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君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障
  • 6篇白内障
  • 5篇晶状体
  • 4篇人工晶状体
  • 4篇角膜
  • 3篇植入
  • 2篇散光
  • 2篇术后
  • 2篇人工晶状体植...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白内障
  • 2篇晶状体植入
  • 2篇角膜散光
  • 2篇TORIC人...
  • 2篇IOL
  • 1篇单眼
  • 1篇单眼先天性白...
  • 1篇亚硒酸
  • 1篇亚硒酸钠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郑广瑛
  • 10篇王华君
  • 4篇李莉
  • 3篇刘玥
  • 2篇张萌
  • 2篇赵雅婷
  • 1篇谭楠
  • 1篇祝凤梅
  • 1篇赵龙君
  • 1篇李亚东
  • 1篇梁圆圆
  • 1篇郑艳
  • 1篇王婧
  • 1篇董敬民
  • 1篇金镖
  • 1篇陈刚
  • 1篇蔡芳菲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2014年河...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婴幼儿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后眼球发育变化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3~18个月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屈光状态的变化和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3~18个月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105例210眼的病历资料。患儿按初次接受白内障摘出术的年龄不同分为3~6个月组、7~12个月组和13~18个月组。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术后3、6和12个月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度数。结果术后3、6和12个月,3~6个月组眼轴增长幅度大于7~12个月组,7~12个月组增长幅度大于13~18个月组。3~6个月组和7~12个月组术后各时间点术眼眼轴增长幅度均大于健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3~18个月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术眼眼轴增长幅度大于健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3个组患儿术眼眼轴均短于健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20,P<0.001;t=-32.288,P<0.001;t=-2.370,P=0.024)。术后12个月,3~6个月组和7~12个月组术眼与健眼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62),13~18个月组术眼眼轴长度大于健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13,P<0.001)。术前3~6个月组和7~12个月组术眼角膜曲率均大于健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13~18个月组术眼角膜曲率与健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术后12个月,各组术眼角膜曲率与各自组内健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各组随着年龄增加屈光度变化量逐渐加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12个月,3个组术眼屈光度变化量均大于健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3~18个月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初次手术年龄越小,越能尽早解除形觉剥夺,术后无晶状体眼与健眼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均能保持协调发育;术后双眼屈光度均有向近视方向转变的趋势,且年龄越大,近视漂移的幅度�
毕玉滢郑广瑛王华君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眼轴长度角膜曲率
外伤性白内障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临床效果的初步观察
目的:白内障探讨合并有角膜瘢痕散光的外伤性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初步选择3例角膜瘢痕性散光较大、但中央光学区透明的外伤性白内障,穿孔伤2例,挫伤1例,3例均为Phaco+玻璃体切除的无晶状...
郑广瑛张萌王华君祝凤梅
视觉训练系统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评估视觉训练系统4(VTS4)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4~10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受试者168例。根据患儿监护人意愿将受试者分为传统+VTS4疗法组84例和传统治疗组84例,其中传统+VTS4疗法组行传统综合疗法联合VTS4治疗,传统治疗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2个组受试者均连续训练1年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采用扩瞳后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法测定等效球镜度(SE);采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觉和融合视觉;采用Titmus立体图检查立体视;采用IOLMaster 500检查眼轴长度(AL)和角膜曲率(Km)。比较2个组受试者治疗1年后的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SE、△AL和△Km,评估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近视漂移情况。将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按年龄分成4~5岁组42例和6~10岁组42例,比较不同年龄亚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的差异。基本治愈为视力提高至0.9及以上、屈光度明显改善、治疗6个月后无复发,基本治愈率为基本治愈例数/总例数×100%。结果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为58.33%(49/84),优于传统治疗组的40.48%(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8,P=0.021)。传统+VTS4疗法组BCVA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7,P=0.011)。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87.93%(51/58)、78.33%(47/60)和70.77%(46/65),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5.57%(40/61)、57.81%(37/64)和52.86%(3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59、5.968、4.566,均P<0.05)。2个组受试者0x0E䥺SymbolDA@0x0FSE、0x0E䥺SymbolDA@0x0FAL、0x0E䥺SymbolDA@0x0FK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VTS4疗法治疗1年,4~5岁组基本治愈率为69.05%(29/42),高于6~10岁组的47.62%(
迟英杰王华君李霄骆瑶郑广瑛
关键词:屈光不正近视漂移
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的术式选择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根据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PHPV)的临床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患者30例(30眼).患者均以"...
李莉郑广瑛刘明王华君赵雅婷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
中原地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术前角膜散光的分布及非球面性分析
目的:筛查分析中原地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的屈光状态及非球面性特征,为白内障患者手术方式的设计和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2012年11月至2014年0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年龄...
张萌郑广瑛郑艳王华君李亚东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角膜散光角膜Q值
活体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防治白内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亚硒酸钠诱导的白内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机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氧化损伤,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但其对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尚少。目的观察NAC对亚硒酸钠诱导大鼠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为白内障的药物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预防部分和治疗部分。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正常对照组2、硒性白内障组、NAC白内障预防组、硒性白内障生理盐水组及NAC白内障治疗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3.46mg/kg亚硒酸钠颈部皮下注射法制作硒性白内障模型,隔日1次,共3次。预防实验时在首次注射亚硒酸钠前30min大鼠腹腔内注射2mmol/L NAC,每日1次,共6次;治疗实验时,硒性白内障大鼠造模后1d腹腔内注射2mmol/L NAC,每日1次,共1个月;硒性白内障生理盐水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每周各组大鼠在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混浊程度并参考LOCSⅢ标准进行分级。各实验组大鼠最后一次注药后制备晶状体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亚硒酸钠对晶状体中caspase-3的影响;对各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生化测定。结果实验后7d正常大鼠晶状体透明。硒性白内障组Ⅴ级晶状体混浊者有11只眼,NAC白内障预防组仅有Ⅱ级混浊8只眼和Ⅰ级混浊2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0.000,P〈0.05)。实验后30d,硒性白内障生理盐水组和NAC白内障治疗组Ⅳ~Ⅴ级晶状体混浊均为20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153,P〉0.05)。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正常对照组LECs及晶状体纤维结构正常,硒性白内障组、硒性�
郑广瑛王华君谭楠陈刚梁圆圆
关键词:亚硒酸钠N-乙酰半胱氨酸晶状体白内障
马凡氏综合征半脱位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半脱位实施闭合式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后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10年间48例(82眼)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半脱位的临床资料,晶状体脱位...
郑广瑛李莉刘玥王华君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
角膜Q值引导下个体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角膜Q值引导下个体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可行性及残留不同球差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情况.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实施白内障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120例(177只眼),其中男性62例(90只眼),女性58例(87只眼),平均年龄(66.2±8.2)岁.术前行角膜地形图检查,通过角膜Q值计算患眼球差,个性化选择合适的非球面IOL,使术后全眼球差为+0.1μm(正球差组)或0.0μm(零球差组),对照组依据患者的意愿选择IOL.术后观察患者球差及1、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包括无眩光和有眩光)和立体视.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球差:正球差组为(0.111±0.023)μm,零球差组为(0.020±0.019)μm,对照组为(0.299±0.073)μm;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4,1.607;P〉0.05);3个月有眩光和无眩光的对比敏感度检查均显示:在全空间频率正球差组对比敏感度优于零球差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85,35.493,19.969,20.572;P〈0.05),中低频率占主要优势;而在3、6 c/d零球差组对比敏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6,7.521;P〈0.05),在12、18 c/d零球差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62,0.848;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立体视觉3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94,157.265;P〈0.05).结论 角膜Q值引导下的个体化IOL植入具有可行性,且术后保留+0.1μm球差能达到最佳对比敏感度及立体视觉,而术后保留0.0μm球差较传统方法也能提高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觉,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中低空间频率.
蔡芳菲郑广瑛王华君李莉刘玥
关键词:个体化医学深度知觉
OCT和视野检查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OCT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早期、进展期以及绝对期)患者23例(37眼)及正常人26例(43眼),分别利用OCT检查其视盘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和平均视野缺损(MD),比较其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正常组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四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及平均视野缺损(MD)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进展期、绝对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方法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各期的全周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MD参数之间均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OCT检测RNFL厚度结果结合视野检查,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病情预测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龙君董敬民王华君郑广瑛王婧金镖
关键词:OCT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探讨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外伤性白内障合并角膜瘢痕性大散光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外伤性白内障合并角膜瘢痕大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角膜穿孔伤所致瘢痕性大散光(4.0D~9.0D)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3例(2...
郑广瑛赵雅婷李莉刘玥王华君
关键词:白内障角膜散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