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云

作品数:40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高校
  • 8篇教学
  • 5篇大学生
  • 5篇农民
  • 3篇政治
  • 3篇政治理论
  • 3篇政治理论课
  • 3篇社会保障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理论
  • 3篇思想政治理论...
  • 3篇思政
  • 3篇思政课
  • 3篇农民工
  • 3篇企业
  • 3篇理论课
  • 3篇民工
  • 2篇德育
  • 2篇新生代农民
  • 2篇新生代农民工

机构

  • 29篇河北科技师范...
  • 6篇南开大学
  • 2篇石家庄学院
  • 1篇秦皇岛职业技...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省教育厅

作者

  • 31篇王兆云
  • 5篇王新刚
  • 3篇李小梅
  • 3篇赵宗宝
  • 2篇朱洪亮
  • 2篇王瑞云
  • 2篇赵艳芹
  • 2篇陆静
  • 2篇卢亚君
  • 2篇肖继新
  • 2篇杜立文
  • 2篇蒋爱林
  • 1篇李一
  • 1篇付宝岩
  • 1篇王瑞峰
  • 1篇李民
  • 1篇王新刚
  • 1篇朱翠兰
  • 1篇潘洪江
  • 1篇王丽玲

传媒

  • 7篇河北科技师范...
  • 3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改革与开放
  • 2篇未来与发展
  • 2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办公室业务
  • 1篇黑河学刊
  • 1篇山西农经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企业家信息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消费导刊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在社会思想多元化趋势影响下,高校大学生信仰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调研发现,部分大学生信仰不清晰,信仰宗教者亦有存在。笔者从时代的因素、社会的因素、教育的因素等多方面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赵宗宝卢亚君王兆云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
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融入
2013年
新生代的农民工拥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同样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遵循的是"又快又好"的准则,而随着过去粗犷的发展方式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总体基调是"又好又快"。经济发展的科学化,使得人文气息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究竟如何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成为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并分析了现今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以期能够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王新刚王瑞云王兆云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现状及成因被引量:6
2009年
当前,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呈现出主体意识自我化、价值取向世俗化、文化品位低俗化和文化行为浮躁化的现状,分析其成因,既有社会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思潮和科技革命的影响,又有教育本身如高等教育体制的滞后、教育个性化目标的误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乏力等因素的影响,还有校园文化主体———大学生自身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蒋爱林赵彦军王兆云王红侠
中国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精神随着"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研究的热潮逐渐成为热点问题。近年来,在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宽松的学术氛围中,中国精神在含义内容特征、形成基础、地位功能及弘扬建构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今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在中国精神基本内涵的概括、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问题、中国精神的比较、中国精神的微观培植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是理论进步的要求更是实践发展的需要。
王兆云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中国精神的构筑指引被引量:3
2019年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新时代中国精神构筑的全方位指引,"不忘本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战略指引";"吸收外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空间指引";"面向未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时间指引"。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于中国精神构筑的实践进程。
王兆云
大学生宗教观现状分析及良性变化对策——基于河北省五所高校的抽样调查被引量:39
2007年
通过对河北省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及宗教观问卷调查”,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现状,即:大多数大学生不信仰宗教,但在信教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多数大学生对宗教报宽容态度,但对宗教内涵的理解有失偏颇;大学生宗教观盲目性与理性化并存,具有现世功利的意识特征,心理调节需求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大学生宗教观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要区别对待大学生信教问题。
赵宗宝李小梅王兆云
解读“80后”大学生道德认识矛盾性提高德育效益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德育效益,笔者针对"8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进行了问卷抽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8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具有矛盾性,并分析了道德认识矛盾性的原因,重点从三个层面提出提高德育效益的途径:第一,社会层面,重构社会高层价值体系;第二,学校层面,要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观念,内容要具有可接受性,方法上要加强情境性教育、体验性教育;第三,大学生要注重自我教育。
王兆云王玉娟王瑞峰董春香
关键词:德育效益
大学生就业状况及思想动态研究
王新刚肖继新王兆云朱洪亮李一李民刘欣
课题首先阐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思想动态的现状;其次是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分析了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是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了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思想动态的对策。课题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被引量:4
2010年
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校非主流文化既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又表现在政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高校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是由经济、社会、文化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
王兆云
关键词:高校非主流文化
新时代京津冀区域高校思政课协同发展探究
2019年
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实施,为京津冀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基于协同发展理念,京津冀三地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化思维,正视差异,优势互补,搭建区域化思政课教育教学共享平台,以期促进各方教学质量共同发展,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杜立文王兆云陆静李朝阳王丽玲
关键词:京津冀高校思政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