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云

作品数:76 被引量:1,18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5篇油气
  • 18篇源岩
  • 16篇烃源
  • 16篇烃源岩
  • 14篇勘探
  • 13篇盆地
  • 12篇盐岩
  • 12篇碳酸
  • 12篇碳酸盐
  • 12篇碳酸盐岩
  • 12篇海相
  • 10篇气藏
  • 9篇地质
  • 9篇生烃
  • 9篇裂解
  • 9篇成藏
  • 8篇液态烃
  • 8篇有机质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机构

  • 66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石油天然气总...
  • 5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科学院兰...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大港油田集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76篇王兆云
  • 29篇王红军
  • 29篇赵文智
  • 18篇李永新
  • 17篇汪泽成
  • 12篇程克明
  • 10篇胡素云
  • 10篇赵长毅
  • 9篇张水昌
  • 6篇王东良
  • 5篇王云鹏
  • 4篇姜华
  • 4篇郑红菊
  • 4篇石书缘
  • 4篇刘伟
  • 4篇何海清
  • 3篇张柏生
  • 3篇范璞
  • 3篇胡国艺
  • 3篇胡国义

传媒

  • 11篇石油勘探与开...
  • 8篇沉积学报
  • 4篇石油学报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质学报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第四届中国石...
  • 2篇第八届中国含...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源储配置约束下的石油空间分布定量评价图版的生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源储配置约束下的石油空间分布定量评价图版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按热演化程度、有机质丰度、岩性、有机质类型采集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样品;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定量每个温度点排出油和滞留油的量,残渣进行有...
王兆云李永新王东良白斌庞正炼郑红菊
文献传递
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潜力新认识
“十一五”期间,笔者有幸参与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针对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潜力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我国古老海相层系发育以泥质岩为主的优质烃源岩,经历了完整的“双峰”式生烃与差异演化历史,具有“晚期成藏规模大、...
汪泽成赵文智胡素云王兆云沈安江潘文庆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岩溶作用
文献传递
泥页岩生储油潜力及页岩油经济性评价
<正>针对页岩油气和部分致密油气,泥页岩即为烃源岩,又为储集岩,具有双重属性集于一身的特点。泥页岩中有机质和无机矿物的组成和含量,决定其生油数量、原油特征及滞留油的含量。干酪根中油气潜力碳含量及芳核平均结构尺寸的研究,定...
王兆云
关键词:页岩油泥页岩流动性
文献传递
中国中低丰度油气资源大型化成藏与分布被引量:32
2013年
分析中国中低丰度油气资源大型化成藏的条件与分布特征。成藏要素的大型化发育与规模变化是油气大型化成藏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油气藏分布的区域性;海相烃源灶内分散液态烃裂解规模生气与煤系烃源灶抬升期规模排气是大型化成藏的重要条件,决定了烃源灶整体进入主生气阶段的规模性;体积流和扩散流是大型化成藏的主要运聚机制,保证了烃源输入的充分性;薄饼式、似层状和集群式成藏是大型化成藏的主要形式,保证了成藏的规模性。中低丰度油气资源成藏分布有近源性、成藏组合有主体性、成藏时机有晚期性、成藏类型有单一性特点。海相克拉通盆地古隆起围斜区、陆内坳陷盆地广大斜坡低部位—坳陷区以及前陆盆地缓翼斜坡区等是油气大型化成藏的主要部位,表现为大面积和大范围成藏两种类型。中国中低丰度油气资源大型化成藏认识的提出,提升了叠合盆地中深层和坳陷盆地斜坡低部位—坳陷区油气资源发现潜力,规模扩大了勘探范围,实现了油气勘探"由局部二级构造带向以主力烃源灶为中心的全盆地"和"由中浅层向深层、超深层"的推进发展。
赵文智胡素云王红军卞从胜汪泽成王兆云
关键词:勘探领域叠合盆地坳陷盆地
油裂解生气是海相气源灶高效成气的重要途径被引量:62
2006年
干酪根晚期生气潜力和原油裂解气的问题关系到海相高.过成熟地区天然气的来源和勘探前景.用高磁场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类型和演化程度干酪根的结构和油气潜力碳含量,Ⅰ-Ⅲ型干酪根在高.过成熟阶段气潜力碳含量均较低,表明生气潜力较小,生气数量有限;而低成熟Ⅰ型干酪根油潜力碳含量较高,表明在生油窗阶段大量生油,为后期发生油裂解生气奠定了物质基础.原油生气动力学实验表明,在160℃左右(Ro=1.6%)原油才开始大量裂解形成天然气,主生气期晚于干酪根的,但生气数量是干酪根的2—4倍,这种成因天然气富含甲基环己烷,具有不同于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气的特征.
赵文智王兆云张水昌王红军王云鹏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赋存定量表征及其主控因素
2023年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赋存特征及控制因素复杂,赋存状态与定量表征难度大,厘清页岩油赋存特征和主控因素对优选甜点体具有重要意义。为表征玛湖凹陷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含量,对凹陷中心区和斜坡区的风城组页岩样品进行分步抽提,建立了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定量表征实验方法,分别得到游离轻烃、游离重烃和吸附烃的含量。在有机地球化学和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以下认识:由于研究区有机碳和黏土含量较低,风城组页岩油以游离赋存状态为主,吸附烃含量最少;页岩油多以油膜状赋存于矿物表面和干酪根中,重烃通常赋存于微孔比表面积大的页岩中,宏孔是游离油的主要赋存场所;有机质丰度和孔径增大,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较高有机质丰度和孔径较大的储层有利于页岩油富集;成熟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页岩中流体的吸附能力,有机质成熟度越高的页岩样品游离烃占比越多、吸附烃占比越少;比表面积的增大促进吸附油与游离重烃的富集,制约游离轻烃的富集,中孔比表面积对于页岩油的吸附量具有控制作用,比表面积越大页岩的吸附能力越强。相关研究和认识可为研究区优选甜点段和评价页岩油开采效益提供依据。
李嘉蕊杨智王兆云唐勇张洪蒋文琦王小妮魏琪钊
关键词:主控因素页岩油二叠系准噶尔盆地
碳酸盐岩热演化指标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应用固体^(13)C-NMR技术对不同类型、不同演化程度碳酸盐岩干酪根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用干酪根的结构参数去表征碳酸盐岩的热演化程度.对芳碳率、芳氢率、芳核平均结构尺寸的具体分析表明后者是最有效的热演化衡量标尺,其不受母质类型的影响,并建立了芳核平均结构尺寸与镜质体反射率的关系.
王兆云范璞程克明
关键词:碳酸盐岩干酪根NMR
高效气源灶及其对形成高效气藏的作用被引量:35
2005年
厘定了高效气源灶的概念和评价指标。高效气源灶是指具有一定分布范围的高有机质丰度气源岩在特定的热力或生物化学营力作用下高效生气,且这一过程与天然气聚集成藏作用在时、空间有良好耦合关系,从而在大中型气藏形成中高效发挥作用的气源灶。包含两方面涵义,生气的物质基础和生气的热动力学过程。因此,评价指标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气源灶生气强度大,这里沿用戴金星提出的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评价指标,大于20×108m3/km2;二是主生气期的作用时间短,通过Ⅰ、Ⅱ、Ⅲ型气源岩及原油的生烃动力学研究,以及对我国主要含气盆地气源灶主生气期作用时间统计分析,确定主生气期作用时间小于40Ma,尤以小于20Ma为优;三是主生气期完成时刻距今的时间晚,晚期成藏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高效气源灶对形成高效气藏的贡献在于单位时间内供气数量大,以及由此产生的高效运聚作用和天然气散失数量少等。根据源岩母质类型和生气的动力学过程,我国有三类六种高效气源灶。
赵文智王兆云汪泽成王红军张水昌王云鹏赵长毅苗继军
关键词:评价指标
烃源岩内分散液态烃丰度下限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烃源岩内分散液态烃丰度下限的确定方法,其包括在待测区域采集系列基础烃源岩样品,对这些样品进行测定,得游离烃量S<Sub>1测</Sub>、热解烃量S<Sub>2测</Sub>、产烃潜量S<Sub>1测</Sub...
李永新王兆云王红军
文献传递
一种分散液态烃裂解成气的定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液态烃裂解成气的定量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选取主要端元的各种类型的烃源岩,以排油率研究为基础,明确各种烃源岩类型中的源内分散液态烃和源外分散液态烃的分配比例和基本数量;通过热成因沥青和荧光样品统计...
王兆云石书缘李永新胡素云姜华刘伟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