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亦忠

作品数:38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理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电气工程
  • 6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永磁
  • 9篇合金
  • 7篇磁性
  • 6篇FE
  • 6篇磁体
  • 5篇永磁材料
  • 5篇稀土
  • 5篇磁材料
  • 4篇永磁合金
  • 4篇矫顽力
  • 4篇MN
  • 4篇磁性能
  • 3篇多层膜
  • 3篇永磁体
  • 3篇制粉
  • 3篇剩磁
  • 3篇时效
  • 3篇化物
  • 3篇交换耦合
  • 3篇粉末冶金

机构

  • 3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山东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特拉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三...

作者

  • 38篇王亦忠
  • 10篇胡伯平
  • 9篇王震西
  • 6篇胡季帆
  • 4篇秦宏伟
  • 4篇沈保根
  • 3篇尹林
  • 3篇杨伏明
  • 3篇张茂才
  • 3篇赖武彦
  • 3篇刘贵川
  • 3篇梅良模
  • 3篇崔晓
  • 3篇冯敏英
  • 3篇龚伟
  • 3篇黄永成
  • 2篇刘英烈
  • 2篇朱青
  • 2篇阎明朗
  • 2篇饶晓雷

传媒

  • 8篇国外科技新书...
  • 4篇磁性材料及器...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科学通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金属功能材料
  • 2篇第1届全国磁...
  • 2篇第八届全国磁...
  • 1篇稀土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第三届中国功...
  • 1篇第十届全国磁...

年份

  • 8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2篇198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铸造RE-Fe-(C,B)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磁性被引量:5
2001年
在铸造的RE Fe (C ,B) (RE =Nd ,Pr ,Mm )合金中获得了高的矫顽力 ,在室温 ( 30 0K)和低温 ( 10K)分别达到 12 80kA·m- 1 和 5 2 80kA·m- 1 。在原始铸态下 ,合金几乎没有矫顽力 ,它的磁硬化是在约 1173K回火 2h以上产生的。合金的矫顽力随Dy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B不仅对改变合金的磁性起重要作用 ,而且影响最佳的回火温度。SEM研究表明 ,合金的晶粒尺寸为 2 μm左右。X射线和TEM表明了回火后的合金是由多相组成的 ,它们分别是RE2 Fe1 4 (C ,B) ,RE2 Fe3 Cx,α Fe和RE2 Fe1 7(C ,B)相。
张茂才周寿增王亦忠Hadjipanayis G C
关键词:铸造合金矫顽力磁性碳化物硼化物
La-Ca-(Mn,Fe)-O大磁阻材料的低温特性
2000年
研究了低温下La Ca (Mn ,Fe) O的磁性及磁阻特性。发现随着铁离子替代锰离子 ,材料中的铁磁作用减弱 ,反铁磁作用增强。在铁替代锰量为 1/10的样品中 ,在磁化曲线及磁阻变化的关系上 ,发现了“弯曲”现象 ,并给出了物理解释。另外还发现少量的铁离子替代锰离子可提高材料的低温磁阻比值。
胡季帆梅良模秦宏伟赵文瑾王亦忠
关键词:稀土
双相纳米晶Nd-Fe(Co,Nb)-B的磁性
体快淬法制备了Nd<,x>Fe<,95-1.5x>Co<,4>Nb<,1>B<,0.5x>纳米复合永磁材料。清楚地观察到了纳米复合材料中由硬磁相Nd<,2...
王亦忠张绍英
关键词:交换耦合剩磁增强居里温度Α-FE
3∶29相稀土铁氮化物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3∶29相稀土铁氮化物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比式为Rx(Fe<Sub>100-x-y-z</Sub>My)Wz,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Ti等元素为稳定剂,含有稀土、铁和氮,制备出的3∶29相稀土铁氮化物永...
杨伏明胡伯平那顺吉日嘎拉王亦忠
文献传递
用传统的合金铸锭工业生产高性能Nd-Fe-B烧结磁体的方法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改进的传统粉末冶金工艺(铸锭热处理、氢爆、改进型气流磨设备以及在气流磨中掺入添加剂等),在无严格的防氧保护情况下,从传统合金铸锭出发,工业化生产出具有高耐蚀性的N48~50档烧结Nd-Fe-B磁体。
崔晓王亦忠
关键词:合金铸锭烧结ND-FE-B磁体氢爆耐蚀性磁性能
2∶19(3∶29)相稀土铁氮(碳)化物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2∶19或(3∶29)相稀土铁氮(碳)化物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比式为R<Sub>X</Sub>(Fe<Sub>100-x-y-y-n</Sub>My)WzOn,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Ti等元素为稳定剂,...
杨伏明胡伯平那顺吉日嘎拉王亦忠
文献传递
钙钛矿材料La_(0.65)Ca_(0.35)Mn_(1-x)Fe_xO_3的低场磁电阻特性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我们制备了氧化物材料La0 .6 5 Ca0 .35 Mn1-xFexO3(x =0、0 .0 1、0 .0 2、0 .0 3) ,研究了材料在低场 0 .57T下的磁电阻效应。我们发现氧化物材料La0 .6 5 Ca0 .35 Mn1-xFexO3的居里温度Tc 及电阻峰位温度TP 均随铁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Fe离子不参加双交换作用 ,且阻挡了双交换作用的进行 ,材料的铁磁作用随铁含量增加而减弱。利用迪尼模型计算了La0 .6 5 Ca0 .35Mn1-xFexO3材料在零场及磁场为 0 .57T下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
秦宏伟胡季帆王亦忠
关键词:低场磁电阻效应钙钛矿结构稀土氧化物
Tb<,3>Fe<,24.68>Cr<,1.84>单晶的晶体结构与内禀磁性
杨昌平姜忠良陈秀云王亦忠胡伯平王震西吴光恒杜江韩秀峰
关键词:晶体结构内禀磁性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Fe/Mo多层膜巨磁电阻及层间耦合振荡
1994年
近年来研究发现,由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交替沉积而构成的金属多层膜和三层(Sandwich)结构系统中,非磁性层厚度发生变化时,相邻磁性层之间出现铁磁性耦合和反铁磁性耦合的交替变换,这种现象称为层间耦合的振荡.零场时若多层膜的相邻磁层呈反铁磁耦合,在外磁场作用下将导致多层膜电阻的大幅度下降,即产生巨磁电阻(Giantmagnetoresistance)效应.巨磁电阻效应最初在Fe/Cr多层膜系统中发现,随之在Fe/Cu,
阎明朗李淑祥俞成涛尹林王亦忠赖武彦库万军葛世慧
关键词:多层膜磁电阻层间耦合
稀土材料La-Ba-(Mn,Fe)-O的磁电输运特性探讨
2000年
研究制备了 L a0 .6 7Ba0 .3 3Mn1 - x Fex O3(x=0 ,0 .0 5 ,0 .1)材料。结果表明 :铁替换锰降低了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及居里温度 ,主要是因为 Fe离子不参加双交换作用 ,同时 Mn3+ - O2 - - Mn4+ 的作用对随铁离子替代 Mn3+ 而数量减少 ,材料的铁磁作用随之减弱。铁替换锰降低了金属 -半导体转换峰温度 ,相应提高了材料的零场电阻值。值得注意的是铁掺杂提高了大磁阻材料 L a0 .6 7Ba0 .3 3Mn1 - x Fex O3的低温性能 ,5 K下磁阻比 [R(6 T) - R(0 ) ]/ R(0 )从 x=0时的- 40 %增加到 x=0 .1时的 - 6 0 %。本文同时利用迪尼模型对材料大磁阻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 ,发现理论计算曲线可以较好的反映实验上出现的金属 -半导体转换峰现象 ,同时负的大磁阻效应现象也可从理论计算上得到证实。
胡季帆秦宏伟赵文瑾季成杰梅良模王亦忠王震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