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二龙

作品数:37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免疫
  • 7篇单胞菌
  • 7篇疫苗
  • 7篇气单胞菌
  • 7篇斑点叉尾鮰
  • 7篇病原
  • 7篇病原分离
  • 6篇维氏气单胞菌
  • 5篇蛋白
  • 5篇海豚链球菌
  • 4篇药物敏感
  • 4篇药物敏感性
  • 4篇药物敏感性分...
  • 4篇耶尔森氏菌
  • 4篇生物信息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乌鳢
  • 4篇免疫效果
  • 4篇敏感性
  • 4篇结节病

机构

  • 37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广元市农业局
  • 2篇重庆三峡职业...
  • 1篇动物疫病与人...
  • 1篇四川省动物疫...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37篇王二龙
  • 32篇汪开毓
  • 26篇陈德芳
  • 18篇贺扬
  • 14篇王均
  • 14篇刘韬
  • 10篇杨倩
  • 9篇耿毅
  • 7篇龙波
  • 6篇王兴丽
  • 4篇邓绿洲
  • 4篇阳磊
  • 4篇何洁
  • 3篇赖为民
  • 3篇崔静雯
  • 3篇周燕
  • 3篇赵敏
  • 3篇段靖
  • 2篇杨淞
  • 2篇周亚

传媒

  • 6篇水产学报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科学养鱼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海洋与渔业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州鲈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龙波王均贺扬赵敏王二龙崔静雯邓绿洲刘韬曾宇鲲陈德芳汪开毓
罗非鱼sIgM截短重链恒定区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罗非鱼sIgM截短重链恒定区蛋白氨基酸序列、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的工程菌和罗非鱼sIgM截短重链恒定区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原核宿主细胞中高效表达了罗非鱼sIgM截...
汪开毓贺扬陈德芳杨倩耿毅王二龙
文献传递
养殖乌鳢内脏结节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正>研究目的对引起四川眉山地区养殖乌鳢出现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腹腔充满腹水,以肝脏、脾脏、肾脏出现白色或淡黄色结节为主要症状,并伴有肿大、出血为特征的内脏结节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材料方法从患内脏...
王二龙汪开毓陈德芳王均贺扬龙波刘韬
文献传递
一株虹鳟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7
2016年
为鉴定一起虹鳟突发疾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自然发病虹鳟的内脏分离到一株致病菌WX153415,并对其进行了常规理化特性、分子生物学、人工感染试验和病理学观察以及药敏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WX153415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理化特性与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特征相符,并且其16SrDNA基因、gyrB基因、毒力基因act、毒力基因aer和毒力基因aha序列与GenBank中A.vemnii的同源性均可达98%以上,在系统进化树中与A.veronii聚为一族;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LD50为1.5×10^6cfu/mL;病理学观察显示该分离株主要损伤虹鳟的鳃、肝和肾等重要器官组织,综合检测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致病性A.veron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14种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哌拉西林、氟苯尼考和头孢呋辛药物敏感。
王兴丽汪开毓陈德芳朱劼垚杨倩贺扬王二龙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虹鳟病理学观察
罗非鱼sIgM截短重链恒定区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罗非鱼sIgM截短重链恒定区蛋白氨基酸序列、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的工程菌和罗非鱼sIgM截短重链恒定区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原核宿主细胞中高效表达了罗非鱼sIgM截...
汪开毓贺扬陈德芳杨倩耿毅王二龙
文献传递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α蛋白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本研究克隆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HN0101分离株的α蛋白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分析结果显示:α蛋白基因的ORF由1341个碱基组成,编码一个长度为446个氨基酸的多肽,N-端具有一个保守的YSIRK信号肽序列和一个AlphaC_N超家族结构域,C-末端含有1个保守Gram_pos_anchor超家族结构域,而在中间具有2个重复的Rib结构域;比较不同来源分离株的α蛋白结构,发现主要区别在于Rib结构域重复数目的不同;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本株菌的α蛋白与已报道的人源A909和鱼源GD201008-001α蛋白聚为一簇,同源性达100%;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α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存在一个跨膜区,有37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和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分析发现存在较多的无规则卷曲,推测有12个氨基酸区域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当选择大肠杆菌为表达宿主时,该重组蛋白的溶解度高达100%,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壁上。
邓永强汪开毓王均邓绿洲樊威王二龙黄小丽陈德芳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克隆分子特性
甲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正>研究目的对引起四川省简阳市某养殖场甲鱼发生以'红脖子'、皮肤溃疡、肺脏干酪样坏死为典型症状的疾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因子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材料方法采集濒死甲鱼,对其进行大体病理、解剖病理和组织病理学检测...
贺扬汪开毓陈德芳曾宇鲲蒋洁何洁王均王二龙刘韬闵洁
文献传递
一种渔用二联口服微球疫苗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渔用二联口服微球疫苗,它包括鮰爱德华氏菌微球疫苗以及鲁氏耶尔森氏菌微球疫苗。本发明二联微球疫苗可以有效保护斑点叉尾鮰免受鮰爱德华氏菌和鲁氏耶尔森氏菌的感染,预防鮰爱德华氏菌病和鲁氏耶尔森氏菌病,使用方便,...
汪开毓阳磊陈德芳王二龙杨倩
文献传递
斑点叉尾鮰E.ictaluri与Y.ruckeri二联基因OmpN2-OmpF亚单位和口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应研究
渔用疫苗作为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进行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多联疫苗因其可预防多种疾病、减少接种次数、简化免疫程序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疫苗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鮰爱德华菌(Edw...
王二龙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口服疫苗
文献传递
海豚链球菌兼职蛋白FBA的克隆表达、抗原性检测及免疫效果评价
2018年
为检测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兼职蛋白(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s,FBA)的抗原性和潜在的疫苗价值,本实验克隆得到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DX09(基因组登陆号LXQF01)的fba基因序列(基因登录号A7N10_RS06935),对克隆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原核表达得到重组FBA蛋白(r FBA),制备了兔抗r FBA血清用于FBA蛋白抗原性检测,同时通过免疫保护实验评估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DX09 fba基因有1个88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9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分子式为C_(1378)H_(2172)N_(368)O_(422)S_8,分子质量为30.9 ku,理论等电点为5.01,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具有保守的裂解酶结构域,且与其他来源的FBA蛋白同源性达100%;具有较高的抗原指数,表明其可形成多个抗原表位。SDS-PAGE检测发现,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出现在沉淀中,大小约为47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兔抗r FBA血清能特异性结合菌体蛋白。同时免疫保护实验显示,重组蛋白对斑点叉尾鮰的相对保护率可达55%,免疫后鱼体抗体水平相对对照组显著升高。本研究表明,原核表达的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DX09 rFBA具备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具有研发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潜在价值。
刘韬刘韬陈德芳段靖王二龙王亚军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候选疫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