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恩荣

作品数:37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哲学宗教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伦理
  • 7篇技术哲学
  • 6篇人工智能
  • 4篇资本论
  • 4篇《资本论》
  • 3篇哲学
  • 3篇认识论
  • 3篇文化
  • 2篇道德
  • 2篇新工业革命
  • 2篇证法
  • 2篇知识
  • 2篇人工物
  • 2篇资本
  • 2篇资本逻辑
  • 2篇自然主义
  • 2篇自转
  • 2篇换人
  • 2篇技术逻辑
  • 2篇技术认识论

机构

  • 37篇浙江大学
  • 2篇塔里木大学
  • 2篇之江实验室

作者

  • 37篇潘恩荣
  • 3篇何亚平
  • 2篇郭喨
  • 2篇杨明芳
  • 1篇高强
  • 1篇吴旭平
  • 1篇叶芬斌

传媒

  • 9篇自然辩证法研...
  • 5篇科学学研究
  • 3篇哲学研究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今日科技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修船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标准科学
  • 1篇工程研究(跨...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第五届全国分...
  • 1篇中国自然辩证...
  • 1篇2007两岸...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例被引量:12
2020年
人工智能产业界在解决伦理问题时发现,技术专家无能为力。当转而寻求伦理专家给出方案,如自动驾驶在电车难题情景中撞向谁的伦理决策方案时,伦理专家发现自身难以承受如此责任。从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视角来看,这是技术和伦理相互独立甚至对立引发的后果。理想的治理方式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伦理融合成一种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基于“设计情景-使用情景”,结合人工智能的两种技术设计思路“人工的智能”(AI)和“智能增强”(IA),这样的伦理框架能够解决自动驾驶面临的问责难题。
潘恩荣杨嘉帆
关键词:自动驾驶伦理决策
中西方工程哲学自立自强之路比较研究——以“工程”概念研究为例
2022年
《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的历史贡献是开启了“工程”概念的独立建构过程,并最终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充分的、可靠的工程哲学。“工程”概念的独立运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基础上成为独立的哲学概念。与西方离散化研究进路不同,《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开启了一条“工程概念”的“全生命周期”研究进路,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工程哲学研究的完整频谱,构建了中国工程哲学话语体系。中国工程哲学已经从存在论角度基本完成对人工物世界的勾勒,未来发展空间是从造物论视角进行工程设计哲学研究。
高强潘恩荣
关键词:人工物全生命周期存在论
谈谈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性被引量:1
2003年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性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体现出来的新科学概念,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史、进化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
潘恩荣
关键词:大科学进化认识论
基于设计视角理解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近现代科学赖以发展的基本方法,这同时也是达芬奇的基本研究方法。达芬奇一生的主要身份是一位设计师,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家或科学家。所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实际上是设计师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经过培根的总结和伽利略的实践改...
潘恩荣
关键词:达芬奇
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自然主义式的认知被引量:9
2006年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技术人工物,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就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以自然主义的方式考察人工物的双重属性,可以发现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与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意义具有心灵哲学的性质。研究人类必须进行设计研究。
潘恩荣
关键词:人工物自然主义心灵哲学
人工智能“机器换人”问题重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介入路径被引量:24
2019年
本文力图在《资本论》视域中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机器换人"问题,提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和介入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径。从《资本论》"劳动能力"思想角度看,机器换人争论双方的矛盾根源是,在"人机对立"预设下,思考机器是否以及如何单向度地替换人的劳动能力。但是基于"人机互补"角度从"劳动时间"概念看,"机器换人"的实质是"以机器运行时间替换人类劳动时间"而非"以机器(生产力)替换人类本身的劳动能力"。那么,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机器换人而言,除了要批判"机器替换人本身",更要考虑如何确保"人"在各种智力劳动时间之间平滑转换。这为重构"人类-人工智能机器"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潘恩荣阮凡郭喨
关键词: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
面向未来工程教育的人工智能伦理谱系被引量:4
2021年
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建立一种人工智能伦理谱系是必要的,以此阐明人工智能伦理与工程伦理、传统伦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教育提供支持。人工智能伦理谱系围绕着"人与机"关系展开,机器"质变"是划分人工智能伦理谱系层级的根本因素。当前人工智能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不同的参与人群催生了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人工智能伦理谱系对未来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发展"面向科技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体系",探索"专业课+必修课"的新人工智能伦理课程体系,推动人工智能科技专家参与或主导编撰人工智能伦理教材,培育新型人工智能伦理教育观。
潘恩荣曹先瑞
关键词:工程教育谱系
“两山”理论的制度性实在建构被引量:18
2017年
基于塞尔学说,建构"两山"制度的关键是通过言语行为能力建构制度性事实体系来重视原始事实,然后又用原始事实的存在保障了制度性事实的建构与发展。奥尔曼的内在关系辩证法能够克服塞尔制度性实在理论框架的断裂、静态化和极简化的缺陷,使得"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一种关系整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身本质的一部分。
吴旭平潘恩荣
由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透视企业文化被引量:11
2004年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为依托,以先进管理思想为指导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技术,是企业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从狭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其本质是企业的群体意识系统,是企业生存的精神基础。文章通过阐述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两者发展的规律及两者的内在联系。
陈俊发何亚平潘恩荣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思想心理文化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与自然主义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梳理现代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发现现代技术哲学的发展之路或多或少借鉴了科学哲学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库恩和蒯因的自然主义思路。现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纲领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自然主义性质。
潘恩荣
关键词:自然主义还原论整体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