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7例,女5例。首发症状为为智能下降10例,精神症状4例,卒中样发作3例,癫痫发作2例,头痛2例,双下肢无力1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卒中样发作4例,智能下降12例,精神症状10例,癫痫发作7例,睡眠障碍6例,头痛4例,双下肢无力1例。22例患者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TPHA)均阳性;17例行脑脊液RPR、TPHA试验,15例RPR阳性,16例TPHA阳性;18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含量升高。1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有8例异常,均表现为广泛性慢波。20例行MRI检查,异常19例,主要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改变。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2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复发。结论神经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主要症状为智能下降及精神症状;血浆及脑脊液TPHA、RPR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升高。
- 张利贞滕弘李薇阎俊
- 关键词:神经梅毒
- 缺血性脑损伤与神经元再生
- 2003年
- 神经干细胞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脑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文章综述了神经干细胞在成人脑内分布,脑缺血后内元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元的移行和分化特点,并且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再生的可能机制.
- 滕弘高丹宇朱晓峰
-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再生神经干细胞兴奋性氨基酸神经营养因子5-羟色胺
- 脑心通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 108例VD患者随机均分为脑心通组(口服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丁苯酞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和两药联合应用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MoCA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较脑心通组及丁苯酞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丁苯酞治疗VD疗效优于脑心通或丁苯酞单用。
- 滕弘牛程麟余天浩靳凌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心通丁苯酞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 1999年
- 李振涛李尚文滕弘
- 关键词:小剂量尿激酶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 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
- 自上世界90代初以来,学者们在对神经发育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未分化细胞.这类细胞具有自我分裂、自我复制、自我更新的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研究者认为这一类细胞属于神经干细胞(Neural ...
- 滕弘
- 关键词:脑缺血脑脊液神经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偏头痛病人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滕弘马春
- 关键词: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病人疗效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
- 偏头痛病人血小板 聚集率测定被引量:1
- 1997年
- 滕弘马春
- 关键词:偏头痛血小板聚集率钙拮抗剂
- 神经梅毒的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临床诊断的2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在19-75岁;主要就诊症状为卒中样发作、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
- 张利贞滕弘
- 关键词:NEUROSYPHILISEFFECTIVE
- 文献传递
-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脑梗死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是我国城市居民中首位致死疾病。其中部分患者脑梗死后发生出血性转化,对治疗和预后产生一定影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本文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滕弘余天浩牛程麟李薇靳凌
- 关键词:出血性转化脑梗死分子机制死后致死疾病
- 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生存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加入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 ,观察神经干细胞存活及贴壁细胞团的分化 ,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进行鉴定。结果 :悬浮培养细胞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贴壁培养细胞分化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可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存活 。
- 滕弘高丹宇朱晓峰
- 关键词:脑缺血脑脊液神经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