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永刚

作品数:37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异体
  • 9篇异体骨
  • 8篇同种异体
  • 8篇同种异体骨
  • 8篇骨髓炎
  • 7篇脂质体
  • 7篇庆大
  • 7篇庆大霉素
  • 7篇慢性骨髓炎
  • 5篇葡萄球菌
  • 5篇球菌
  • 5篇金黄色葡萄球...
  • 5篇黄色葡萄球菌
  • 5篇骨移植
  • 5篇骨诱导
  • 5篇骨诱导活性
  • 4篇腰椎
  • 4篇硫酸钙
  • 4篇骨移植材料
  • 3篇生物膜

机构

  • 37篇成都军区昆明...
  • 7篇昆明医学院
  • 6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59医...
  • 1篇广元市第一人...
  • 1篇云南省军区

作者

  • 37篇游永刚
  • 36篇徐永清
  • 27篇唐辉
  • 13篇李刚
  • 11篇丁晶
  • 10篇陈苏丽
  • 10篇陆华拓
  • 9篇李军
  • 7篇陆声
  • 7篇张勇
  • 7篇朱跃良
  • 7篇赵万秋
  • 5篇马涛
  • 5篇赵玺龙
  • 4篇周田华
  • 4篇郑天娥
  • 4篇林月秋
  • 4篇郭远发
  • 4篇汤迅
  • 4篇梅良斌

传媒

  • 8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西南军医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五届全国解...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0
  • 17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唐辉李军徐永清李刚游永刚梅良斌杨军林月秋丁晶汤迅
马德隆畸形并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两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马德隆畸形(Madelung’s deformity)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在临床上均属较为少见的病例,而马德隆畸形合并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同时存在则更为罕见。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2例(3腕)马德隆畸形合并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游永刚徐永清林月秋丁晶郭远发师继红陆声徐小山何晓清陈苏丽
关键词:马德隆畸形形合
三种骨移植材料大鼠体内植入的组织学观察
2009年
目的比较3种骨移植材料在大鼠体内降解吸收及诱导周围组织反应的情况,为临床骨缺损修复选择合适的骨移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29~358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8只,于大腿中部切开长约2cm切口,造成股部肌袋,埋植不同实验材料。A组左侧植入人工骨硫酸钙(calcium sulfate,CS)颗粒(A1组),右侧植入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rtrix,DBM)材料(A2组);B组左侧植入异种DBM(B1组),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B2组)。术后2、4、6周,A、B组各处死6只动物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并行组织学评分。结果大体观察:A1组CS颗粒随时间延长逐渐降解吸收;A2组和B1组DBM未见明显吸收,肌肉有纤维化改变,炎性反应均较重;B2组仅见术区组织瘢痕改变。组织学观察:A1组未见明显炎性反应,CS颗粒随时间延长逐步降解吸收,于术后6周完全降解吸收,后期周围组织纤维化表达增加;A2组和B1组炎性反应随时间延长而减轻,DBM降解吸收不明显,可诱导异位肉芽组织并继发纤维化改变,未见明显免疫反应并可观察到异位诱导成骨现象;B2组轻微炎性反应随时间延长而消退,后期有胶原纤维密度增加和血管化发生。A2、B1组与A1、B2组炎性浸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B1组间及A1、B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组纤维化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与B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及B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降解吸收快,生物相容性好,在急性骨折伴缺损和无需承重部位的骨移植中是最佳骨修复填充材料。同种异体和异种DBM具有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吸收缓慢,适合于下肢承重部位骨缺损和骨不连的修复治疗。
游永刚徐永清唐辉丁晶陆华拓赵万秋张勇李刚赵玺龙陈苏丽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硫酸钙骨移植生物相容性
同种异体骨的骨诱导活性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08年
游永刚唐辉陈克久徐永清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骨诱导活性
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
目的由于细菌生物膜常在骨内固定物、死骨滋生,导致难以根除的骨组织慢性感染。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新的抗生素缓释系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制备庆大
唐辉徐永清李刚游永刚陆华拓李军丁晶
人工小关节在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
2008年
2008年9月11日至14日,在云南省第七届二次骨科学术年会召开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瑞典神经科学研究中心(SNI)脊柱外科主任John Hsiang教授,请他就目前脊柱方面最新动态《人工小关节在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作了演讲。Hsiang教授在人工小关节的设计理念、体外及体内生物力学测试、研究计划和临床应用结果等方面均有详细介绍。笔者作为会议承办单位成员之一,以近距离方式聆听了此次演讲。现将他的演讲翻译后整理如下,供国内广大骨科同仁参考。
游永刚徐永清陈苏丽唐辉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小关节生物力学测试
骨诱导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骨诱导理论是骨愈合机制中继自身成骨作用和骨传导理论后提出的又一学说。无论有无骨移植,骨诱导活性均在骨愈合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对骨诱导的理解只局限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异位诱导成骨现象。随着骨诱导理论的发展,现已发现其他相关骨生长因子在骨愈合机制中也具有诱导成骨作用。目前时这些骨生长因子的研究已进入体内如何与受体作用以表达细胞内外信号转导和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引起成骨性细胞分化、增殖等诱导作用的分子学机制阶段,且已利用重组基因技术生产这些骨生长因子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初步成果。
游永刚唐辉陈克久徐永清
关键词:骨诱导骨愈合骨生长因子
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同种异体骨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细菌生物膜常于骨感染灶滋生,导致难以根除的慢性感染;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在体外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生长。探讨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对兔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40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左下肢构建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骨髓炎模型,右下肢为阴性对照侧。造模后2周行大体及X线片观察。造模后10d内死亡4只动物,余36只于造模后2周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6组,每组6只。A组:无抗生素;B组:庆大霉素静脉注射;C组: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静脉注射;D组:植入2粒庆大霉素同种异体骨(0.5cm×0.3cm);E组:植入2粒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同种异体骨(0.5cm×0.3cm);F组:植入2粒同种异体骨(0.5cm×0.3cm)。治疗后2周行X线检查并行Norden评分,抽取静脉血行细菌学检查;然后处死动物,取标本行HE染色及骨髓细菌学检查。结果造模后2周大体及X线片观察均提示兔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骨髓炎模型制备成功。治疗后2周行X线检查提示A、B、C、F组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以及骨膜反应;D、E组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A~F组Norden评分分别为(2.5±0.3)、(2.1±0.2)、(1.5±0.3)、(1.5±0.2)、(0.9±0.3)、(2.7±0.3)分,A组与B~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组中除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组血液及骨髓培养均呈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其余4组血液培养均为阴性;骨髓培养B、C、D组各有6、4、3只兔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E组为阴性。HE染色示A、F组均有脓肿、死骨形成,未见新骨形成;B、C组均有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聚集;D组部分出现中性粒细胞聚集,并见植入骨周围骨母细胞及破骨细胞;E组无中性粒细胞聚集,大量肉芽组织长入,植入骨周围有骨�
唐辉徐永清李刚游永刚赵玺龙梅良斌范新宇杨军赵万秋丁晶李军汤迅林月秋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骨髓炎同种异体骨
三种骨移植材料的骨诱导活性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人工骨硫酸钙(CS)、同种异体和异种脱矿骨(DBM)3种骨移植材料异位诱导成骨效应的观察,比较其骨诱导活性优劣,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骨移植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鼠股部肌袋内埋植实验。选择成年斯普拉大鼠共36只,随机分成A、B2组,每组18只。A组左侧植入CS(A1),右侧植入同种异体DBM(A2);B组左侧植入异种DBM(B1),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行空白对照(B2)。通过异位诱导成骨实验,在植入后2、4、6周取材作大体、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离子生化测定,对不同材料的骨诱导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周,2种DBM被纤维组织包裹,可观察到DBM骨片周围间充质细胞聚集;4周时可见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形成;6周时有类似软骨基质样物质形成;ALP和钙离子含量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说明2种DBM具有骨诱导活性,其结果差异具有供体依赖性。而CS降解吸收快,炎症反应轻,未见诱导成骨现象。[结论]2种DBM具有骨诱导活性,同种异体DBM较好,异种DBM次之,供体的差异性和DBM的制备可影响其在体内的骨诱导活性。CS生物相容性较好,是可供选择的骨修复填充材料。
游永刚徐永清唐辉赵万秋陆华拓张勇李刚赵玺龙陈苏丽
关键词:脱矿骨硫酸钙骨移植骨诱导活性
高炮部队训练伤调查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某高炮部队士兵训练伤的发病和诊治情况。方法抽样600名高炮部队士兵,发放调查表,统计相关参数。结果伤病员90人(15%),伤病率和年龄、军衔、职务正相关;其中腰肌劳损25人(28%),最多;治疗方法以自己休息、药物为主,总体疗效偏低。结论随着服役年限增多,伤病率增高;腰肌劳损为影响部队训练的主要伤病;伤病员在享受医疗救治上仍有客观上的不足。
朱跃良徐永清游永刚
关键词:高炮部队训练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