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秀虹
- 作品数:44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三国志平话》叙事的原则与视角被引量:4
- 2009年
- 《三国志平话》叙述三国故事大体遵循三条原则,即历史原则、报应原则、道德原则。《平话》在《资治通鉴》编年体之外创造了艺术的叙事文本,确定了迥异于正史的叙事视角,把历史本真的复合结构改变为刘备蜀汉发展的单线结构。《平话》对刘备蜀汉同情与赞颂的叙事中积淀了魏晋以来不同时代复杂的社会心理。《平话》的艺术图景中凸现的主要是蜀汉方面不多的几个人物,经常占据叙事焦点、最为活跃、塑造得最有生气的人物是张飞。《平话》的叙事原则与叙事视角,表现了市民接受群的审美风尚与道德观念、价值判断,表现出民间艺术来源于史著、但又别异于史著的艺术趣味与评价倾向。
- 涂秀虹
- 关键词:《三国志平话》叙事原则
- 说三分与三国戏:三国故事发展之形态及其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三国故事和关于三国故事的表演由来已久,至宋元时期已传播广泛。讲史之"说三分"与杂剧之三国戏为三国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二种艺术形态,二者同生共长,关系密切。元杂剧之三国戏所演故事基本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戏多截取平话中的一段故事改编而成,平话的全知叙事方式、人物性格形象、超越史传的艺术思维、以及尊崇刘备集团的叙事倾向等,都对三国戏的演述产生了重要影响。
- 涂秀虹
- 关键词:三国戏元杂剧讲史
- 论明代建阳刊小说的地域特征及其生成原因被引量:9
- 2010年
- 建阳刊小说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从语体来说,以白话通俗小说为主,而较少介入文言小说的刊刻;从题材来说,多集中于讲史、神魔、公案三类题材,而极少艳情小说的刊刻;从作品类型来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大名著的刊刻与改编占了现存全部刊本的一半,且以简本为主,此外所刊小说多为书坊组织文人编撰,受典范作品影响,但艺术成就大体不高;从版式上看,现存三分之二的刊本为上图下文版式,图像雕刻大多比较粗糙。上述特征的形成,与明朝的封建统治能力和官方的政策导向、闽北地区的理学氛围与区域性文化特征、建阳的经济文化水平,以及与此相关的建阳书坊的经营策略等方面密切相关。
- 涂秀虹
- 明代建阳书坊刊刻小说之概况被引量:3
- 2014年
- 福建建阳是宋元明三代的刻书中心之一,在明代刊刻了大量小说,尤其以万历年间为小说刊刻高峰期。明代建阳书坊的小说刊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语体选择以白话小说居多,题材类型多集中于讲史、神魔、公案,版式多为上图下文。
- 涂秀虹
- 关键词:建阳书坊
- 论《三国志》在三国题材艺术中的肇始之功被引量:1
- 2004年
- 《三国志》具有并列三国的外结构和俯瞰形势的内结构,其对人谋的推重,对历史人物多元复合性格以及精神气质的表现,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深沉地规范着此后三国历史的叙述,为此后三国题材的文学艺术奠定了基本的人物谱系和历史情景。
- 涂秀虹
- 关键词:三国志智谋人物谱系历史情景
- 从《水浒》鲁莽英雄形象评点看晚明士人的英雄观
- 2014年
- 人物形象评点是《水浒》评点最精彩的内容,在诸多光彩四溢的英雄形象中,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位鲁莽英雄形象最为晚明评点者所称道。晚明士人对三位鲁莽英雄的评点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从而表现了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士人独具时代内涵的英雄观。
- 游丽萍涂秀虹
- 关键词:英雄观
- 《精忠录》:岳飞故事流传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资料选编被引量:2
- 2014年
- 《精忠录》辑录岳飞生平史实与著述、历代朝廷褒典与文人赋咏等,是岳飞史事与岳飞故事流传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资料选编。在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中多见学者论及藏于海外的李氏朝鲜铜活字印本,或许因为此书国内不容易看到,因此,学术界涉及《精忠录》的相关论述多语焉不详。事实上,
- 涂秀虹
- 关键词:故事文学研究历史研究学术界
- 以类型构撰历史,阐明小说演变规律——齐裕焜先生小说研究综述
- 2017年
- 齐裕焜先生半个世纪的小说研究成绩斐然。以类型为框架揭示古代小说发展规律,打破研究疆界贯通古今,精耕细读对作品进行深度阐释,对学术界的理论探讨保持冷静的思考和清醒的判断,齐先生的所有著作表现出历史认识、哲学思辨和诗性敏感、理性逻辑相结合的学术思维特点。齐先生为中国小说研究的进步作出了有力贡献,对当前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涂秀虹
- 关键词:小说类型小说史
- 嘉靖本《荔镜记》与万历本《荔枝记》——陈三五娘故事经典文本的对比与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明代建阳书坊刊刻的嘉靖本《荔镜记》和万历本《荔枝记》,是陈三五娘经典故事现存最早的二个故事文本,为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文本形态,可贵地保留了明代戏文演同一故事的不同形态,还原了戏曲史生动鲜活之一斑。二本戏文都经文人整理编集,但嘉靖本文本相对精致,既适合于舞台演出,又适合于案头阅读,而万历本文本较为粗糙,但更多保留了当时的演出形态。通过二个文本的对比分析,可见文人整理对于经典文本形成的作用,以及经典文本对于故事传播的意义。
- 涂秀虹
- 关键词:闽南文化
- “按鉴”:明代历史演义的编撰方式及其意义——从建阳书坊刊刻通鉴类图书谈起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古代刻书中心之一的福建建阳,刊刻了大量通鉴类图书。这一刻书背景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代历史演义大多以"按鉴"相标榜,也确实多参照通鉴类图书通俗演义而成。这些"按鉴"演义有的艺术成就不高,但是它们在明代的大量产生有其积极意义,满足了读者阅读的需要。从小说艺术和小说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说,"按鉴"演义是小说艺术精致化、小说文体独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中间环节。
- 涂秀虹
- 关键词:历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