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卫群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普鲁斯特
  • 3篇小说
  • 2篇文学
  • 1篇德勒兹
  • 1篇独创性
  • 1篇新中国
  • 1篇心理小说
  • 1篇性描写
  • 1篇寻觅
  • 1篇一家之言
  • 1篇艺术
  • 1篇译本
  • 1篇异文化
  • 1篇隐喻
  • 1篇中国艺术
  • 1篇人性
  • 1篇人性描写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观
  • 1篇生命

机构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巴黎政治学院

作者

  • 9篇涂卫群

传媒

  • 3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文艺研究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源出“法国理论”文学批评的“强制阐释”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教授分析了“当代西方文论”的缺陷,准确地说,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末前后在美国发展的文论((1))。这种文论号称“法国理论”,由20世纪60至70年代法国哲学(福柯、德勒兹、德里达、利奥塔)论著节选发展而来。实际上,西方文论的景观极其复杂,基于国别和研究领域不同而纷繁变化、演进发展。张江指责主要运用于美国“文化研究”中“法国理论”的强制阐释。
科莱特.卡墨兰涂卫群
关键词:西方文论文学批评利奥塔德勒兹巴尔特
新中国60年普鲁斯特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曾觉之1933年发表了纪念普鲁斯特逝世十周年的长文《普鲁斯特评传》,由此起始的中国普鲁斯特小说研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国文学研究的政策引导、苏联学者对普鲁斯特小说的"反现实主义"和"颓废派"的定性,陷入30年沉寂。直至改革开放后,普鲁斯特研究重又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中国作家寻求写作新思路的实践相呼应,《追忆似水年华》主要作为西方现代派之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引入我国。1989—1991年,15位译者合作将小说译成中文,此后对普氏小说的研究渐渐由少数通法语的学者扩大至众多外国文学研究者和作家。20世纪90年代末重新兴起的国学热,使我国的一些普鲁斯特小说研究者开始从沟通中法文学世界的角度研究《追忆》。21世纪以来的中国普鲁斯特研究,侧重于对小说的时间艺术和诗性回忆的研究。近30年来,在几代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努力下,中国的普鲁斯特研究逐渐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空白,与国际这类研究渐至同步,并显示出自己的研究特色。
涂卫群
关键词:普鲁斯特小说研究
《法国小说发展史》:一部成一家之言的法国小说通史
2005年
《法国小说发展史》(昊岳添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这部洋洋洒洒超过六十万字的巨著,涵盖法国小说从产生到当代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中国人重视历史的传统精神和法国人注重创作个性的自由精神的完美结合的产物。19、20世纪之交的法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昂拉尔(Camille Enlart)认为,直到19世纪西方才有了历史精神。当然小说史属于文学史范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史学,然而史学发展的杰出成就(眼光和某些方法)仍然能够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涂卫群
关键词:小说发展史通史历史精神史学发展
百年“普学”被引量:3
2005年
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在20世纪初问世,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不同批评流派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本文试图通过追溯这一读解过程揭示小说与批评的交互作用。
涂卫群
关键词:心理小说
文学杰作的永恒生命——关于《追忆似水年华》的两个中译本
2010年
译林版《追忆似水年华》①全译本(十五人合译)问世(1989—1991)二十年后,2010年4、5月间同一家出版社又推出了徐和瑾独译的前两卷。本文首先简述这部长篇巨著在一百年间的出版、再版(重新确立文本)、翻译、重译的曲折历程;《追忆》的版本问题构成普鲁斯特研究与翻译工作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该作品在包括汉语在内的不同语言中的重译正是对法文原作一轮又一轮的出版和再版工作的回应。
涂卫群
关键词:《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生命文学翻译工作普鲁斯特
碎片与和谐整体——从“侨易学”的观点看普鲁斯特“和而不同”的审美观被引量:1
2017年
在法国新批评开启的普学研究中,批评家们十分重视对《追寻逝去的时光》的碎片、碎裂、散逸、离心、碎片化等现象的研究。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侨易学"的观点重读普鲁斯特的小说,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相反的现象,小说家对碎片的连缀,对碎片化的反抗与超越。而这一切,与他"和而不同"的审美观和形成这一审美观的开放与兼容并蓄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小说中存在不同等级的"侨易现象",从资产者沙龙出于附庸风雅需要的对异国情调的追求,到艺术家对包括中国艺术在内的异文化艺术因素的吸纳,普鲁斯特以自己小说中出现的来自不同文化的物品,试图拼接出一幅人类文化在漫长的"侨易"活动里互相启迪影响的整体画面。
涂卫群
关键词:普鲁斯特和而不同审美观
普鲁斯特的箴言与人性描写
2021年
普鲁斯特继承和发展了法国17世纪伦理作家的写作传统,在他的长卷《追忆逝水年华》中穿插大量箴言和警句。与伦理作家不同的是,他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小说世界,并以故事承托箴言,以箴言总结体验,从而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人性。由于小说以主人公成长为作家的经历为主线,许多箴言只有重新置于小说的语境中,参照前后相续的事件才能得到充分理解。为此,本文以小说中的九条箴言为线索,步步深入探讨小说家如何以描写和思考相映照的方式实现对人生问题的文学的解决,也即以写作实现人性的超越及作为人生的完成。
涂卫群
关键词: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箴言人性
寻觅普鲁斯特的方法——论阅读被引量:3
1998年
寻觅普鲁斯特的方法———论阅读涂卫群文学作品的阅读,按照普鲁斯特的说法,是“以死者或不在场的人为对象”①的活动,它的意义究竟何在?这项苛求的活动向我们索取作为生者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们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我们同人物一道欢笑或哭泣。有时我...
涂卫群
关键词:普鲁斯特仿作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独创性
中国艺术“插曲”对普鲁斯特美学的揭示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普鲁斯特美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整体化的眼光与隐喻文笔——之结合,在《追寻逝去的时光》中主要由三位虚构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来展现。小说家一再将隐喻嵌入“中国艺术品”,使不同的主人公看见表面遥远的世界实则互相沟通与交融。整体化的眼光内在于中国文化,并实现于中国的艺术作品中,普鲁斯特以中国艺术品揭示这种眼光是顺理成章的。
涂卫群
关键词:文笔隐喻视觉工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