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宏

作品数:210 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会议论文
  • 9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细胞
  • 33篇皮肤
  • 18篇病理
  • 17篇肉芽
  • 17篇肉芽肿
  • 13篇淋巴
  • 12篇蛋白
  • 12篇蕈样
  • 11篇天疱疮
  • 11篇肿瘤
  • 11篇蕈样肉芽肿
  • 11篇临床病理
  • 10篇淋巴瘤
  • 10篇结节
  • 9篇细胞癌
  • 9篇病例
  • 8篇银屑
  • 8篇银屑病
  • 8篇综合征
  • 8篇坏死

机构

  • 192篇杭州市第三人...
  • 14篇浙江省杭州市...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建德市第一人...
  • 1篇杭州市拱墅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10篇沈宏
  • 87篇许爱娥
  • 26篇王一玲
  • 24篇王平
  • 20篇唐旭
  • 16篇刘泽虎
  • 13篇朱惠军
  • 13篇郑俊惠
  • 10篇赵斌
  • 10篇王彦红
  • 10篇施桂芬
  • 10篇夏修蛟
  • 9篇王向东
  • 9篇孙焱
  • 8篇夏治华
  • 8篇刘继峰
  • 8篇乔刚
  • 7篇赖来桂
  • 7篇孙春秋
  • 7篇桑波

传媒

  • 39篇中华皮肤科杂...
  • 10篇中国中西医结...
  • 8篇临床皮肤科杂...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华东六省一市...
  • 5篇2016年浙...
  • 4篇2015年浙...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3篇2008年浙...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健康博览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08全国...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8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30篇2008
  • 10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徐田红刘继峰赵斌沈宏许爱娥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银屑病皮损颗粒酶B穿孔素寻常性GRANZYME
学习皮肤病理意义和怎样解读报告单
<正>临床上,不论是患者,还是医师,对皮肤组织病理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常常有以下两种不正确的认识:①万能论:不论什么病,诊断有困难均作病理;②无用论:许多皮肤病病理改变缺乏特异性,作病理无意义。皮肤组织病理在临床诊治上...
沈宏
文献传递
色素减退型MF1例
患者男,43岁。3年以前无明显诱因腰腹部、四肢、臀部出现色素减退斑,大小不等,边缘清楚,部分白班上覆少许鳞屑,无自觉症状。以后白斑继续扩大、增多,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无明显疗效。病理检查:表皮轻度棘层肥厚,真表皮交界处...
沈宏
文献传递
皮肤色素减退性淋巴增殖性疾病4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HMF)与色素减退性界面T细胞异常增生(HITCD)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皮肤色素减退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41例,分析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使用t检验,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两组间等级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41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规则色素减退斑,可伴有红斑或糠状鳞屑。病理特征:21例表现为不典型淋巴样细胞向表皮浸润和聚集,符合典型蕈样肉芽肿病理学特征,诊断为HMF;20例表现为基底层空泡变性伴有淋巴样细胞浸润以及轻度嗜表皮现象,诊断为HITCD。免疫细胞表型均符合T细胞表型,14例(67%)HMF与13例(65%)HTCD表皮淋巴细胞以CD8表型为主。表皮中,HMF组总淋巴细胞数量多于HITCD组(t=1.81,P=0.012);真皮中,HMF组CD4^(+)淋巴细胞(t=2.64,P=0.012)、CD8^(+)淋巴细胞(t=1.51,P=0.002)以及总淋巴细胞数量(t=2.60,P=0.001)均多于HITCD组。所有患者均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完成随访34例,30例(包括所有HITCD)皮损消退未复发,4例HMF皮损未完全消退。结论HITCD与HMF病理特征不同,且呈良性生物学行为,应作为一类独立疾病区别于HMF,单一光疗可获良效。
王佳绮王平李刘雨樊奇敏朱蒙燕王燕清周鸿宇沈宏许爱娥
关键词:病理过程
SELDI蛋白芯片技术筛选蕈样肉芽肿血清特异性蛋白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筛选蕈样肉芽肿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方法用CM10(弱阳离子交换表面)蛋白芯片结合SELDI—TOF—MS技术,检测15例蕈样肉芽肿和15例对照组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谱,用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筛选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有差异的蛋白。结果从15例蕈样肉芽肿与15例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中共检测出329个蛋白峰,从中筛选出30个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蛋白标志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结合其中两个蛋白峰(3939,5909)可得到最佳诊断模型,模型训练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留一法交叉验证和测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为100%。结论血清蛋白质谱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蕈样肉芽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唐旭沈宏余捷凯许爱娥
关键词:蕈样肉芽肿蛋白质阵列分析生物学标记
Merkel细胞瘤1例报道
报告1例Merkel细胞瘤。左上膝结节为主要表现,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可见大片肿瘤团块,瘤细胞大小基本相同,部分细胞有异形
乔刚朱惠军沈宏
文献传递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12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文献报告,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与恶性肿瘤有关,属于副肿瘤性皮肤病之一.我们总结了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我院皮肤科住院皮肌炎患者伴发恶性肿瘤情况,共收集资料完整病例60份,其中伴发肿瘤的患者1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王向东沈宏
关键词:皮肌炎恶性肿瘤
肠病性肢端皮炎1例报告
一般情况:男,4月。主诉:腔口、肢端皮炎、脱发和腹泻3月。病史:患儿出生1月于口腔周围出现粟粒大水疱,破溃后结痂,而后腔口(眼、肛门、鼻)周围手指、足趾末端、枕骨部、膝肘关节等处出现水疱、大疱、脓疱,疱周红晕,几天后干枯...
沈宏
容易忽略的国外旅游相关感染性皮肤病
目的:随着国外游的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尤其是感染性皮肤病出现,介绍两例国外旅游相关感染性皮肤病。方法:报道一例幼虫移行症和一例皮肤利什曼病。结果:通过皮肤CT、皮肤病理及肺部CT证实为幼虫移行症合并肺炎,并给予阿苯达唑成...
刘泽虎沈宏
皮肤癌MicroRNAs表达谱及其与P53转录调控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皮肤癌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恶性增生的结果,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BCC)、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以及KC的癌前病变日光性角化病(AK)和原位鳞状细胞癌(SCCIS),AK、SCCIS和...
王平彭建中郑俊惠沈宏许爱娥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