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京玲

作品数:120 被引量:571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理学
  • 38篇机械工程
  • 27篇电子电信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太赫兹
  • 35篇赫兹
  • 34篇光谱
  • 17篇无损检测
  • 16篇时域光谱
  • 16篇太赫兹波
  • 16篇太赫兹时域
  • 14篇太赫兹时域光...
  • 14篇光谱技术
  • 12篇太赫兹时域光...
  • 12篇红外
  • 11篇毒品
  • 11篇脉冲
  • 11篇激光
  • 9篇成像
  • 8篇折射率
  • 8篇飞秒
  • 7篇飞秒激光
  • 7篇THZ
  • 6篇光学

机构

  • 118篇首都师范大学
  • 10篇北京维泰凯信...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中航工业北京...
  • 3篇公安部第一研...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长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中国飞机强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深圳光启高等...
  • 1篇伦斯勒理工学...

作者

  • 120篇沈京玲
  • 48篇张存林
  • 20篇张波
  • 13篇逯美红
  • 13篇冯立春
  • 13篇和挺
  • 12篇李宁
  • 11篇孙金海
  • 11篇贾燕
  • 10篇赵国忠
  • 10篇蒋淑芳
  • 9篇陶宁
  • 9篇李艳红
  • 8篇李晓丽
  • 7篇刘婧
  • 6篇梁来顺
  • 6篇刘文霞
  • 6篇张岩
  • 6篇张小川
  • 5篇杨党纲

传媒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8篇中国光学学会...
  • 7篇光谱学与光谱...
  • 7篇无损检测
  • 6篇红外与毫米波...
  • 5篇红外与激光工...
  • 5篇光学技术
  • 5篇中国激光
  • 4篇激光与红外
  • 3篇物理学报
  • 3篇中国光学学会...
  • 2篇物理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红外
  • 2篇光电工程
  • 2篇太赫兹科学与...
  • 2篇第十届全国光...
  • 2篇中国光学学会...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5篇2006
  • 18篇2005
  • 1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红外热波检测被引量:36
2005年
本文就红外热波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做简要介绍,并对碳纤维层压板实验结果作了初步分析。
李艳红张存林金万平杨党纲沈京玲陈继华张小川蒋淑芳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损检测
利用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法识别几种毒品的太赫兹光谱被引量:10
2007年
在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对9种常见毒品进行实验研究并得到它们在0.2~2.6THz频率范围的特征吸收谱的基础上,用误差逆传播(BP)神经网络法对9种常见毒品的太赫兹吸收光谱进行了训练及识别。首先,用9种毒品的太赫兹吸收谱训练已经建立的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然后,选用与训练光谱不同时间测得的9种毒品的太赫兹吸收光谱作为检测光谱,经过二阶导数预处理之后分别输入到训练好的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中进行识别,识别率达到89%。该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识别结果充分表明,用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毒品的识别和鉴定,为太赫兹光谱技术用于毒品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贾燕陈思嘉李宁逯美红江德军王光琴沈京玲
关键词:光谱学
脉冲红外无损检测缺陷深度定量测量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5
2013年
缺陷深度定量测量是脉冲红外热波技术定量测量的重要应用,在一维热传导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对数温度-对数时间二阶微分峰值法计算原理。以背面有6个大小相同深度不同的平底洞不锈钢试件为例,利用Ansys模拟脉冲红外无损检测过程,采用对数温度-对数时间二阶微分峰值法计算缺陷深度。比较和分析了Ansys和脉冲红外热波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所建立Ansys模型与脉冲热波实验结果相符,可为脉冲红外热波技术缺陷深度定量测量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美华曾智沈京玲张存林
关键词:ANSYS数值模拟
太赫兹超材料的吸收调制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超材料吸收器由金属谐振腔、电介质层和金属底层平面这3部分组成。利用阻抗匹配原理或多次反射干涉理论可以定性或定量地解释超材料结构对入射的电磁波在某一共振吸收峰出现完美吸收的原因。然而,当超材料的结构参数一旦确定,就只能在特定的共振频率产生完美吸收。因此,如何调制超材料吸收器的吸收频率以及吸收强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本课题组研究了如何实现超材料吸收器的动态调制。在此基础之上,综述几种可以有效地调制太赫兹超材料吸收的方法,包括改变中间电介质层的厚度、调节金属底层平面的电导率或在金属谐振腔的开口处添加光敏半导体材料,并对太赫兹超材料的吸收调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建娜张波沈京玲
甲基苯丙胺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是目前最为泛滥的笨丙胺类毒品中的一种.本丈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测量了甲基苯丙胺在太赫兹(1012Hz)波段的吸收特性,得到它在0.2—2.6THz频率范围的特征吸收谱。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我们计算了...
李宁沈京玲孙金海梁来顺许晓宇逯美红贾燕
关键词:太赫兹时域光谱甲基苯丙胺密度泛函理论
文献传递
光调制超材料及其传感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研究了一种太赫兹光调制超材料传感器。该器件由金属-半导体复合结构(开口谐振环(SRR))和柔性聚酰亚胺衬底组成。光敏硅材料填充在器件上方的两个开口处。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激励泵浦光的功率,光敏硅的电导率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复合超材料结构谐振峰的调制。进一步分析该结构在谐振频率下的电场和表面电流密度分布情况,讨论了其物理机制。此外,随着待测溶液(氯化钙)浓度变化,传感器谐振峰发生红移,其灵敏度为11.4 GHz/M。该器件可作为太赫兹波段液体传感器使用。
刘婧沈京玲张存林赵跃进
关键词:太赫兹超材料
铝蜂窝胶接缺陷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被引量:15
2006年
蒙皮与蜂窝之间的脱粘缺陷使铝蜂窝夹心复合板的强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金属蜂窝胶接产品的应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无损检测。用红外热波技术对铝蜂窝夹层胶接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对试件夹层胶接质量和蜂窝结构作快速有效直观的检测。
蒋淑芳沈京玲杨党纲金万平张存林徐可北李艳红张小川陈继华
关键词:复合材料脱粘
不同厂家镇静类药的THz光谱研究
2012年
太赫兹(THz)技术的兴起为毒品和药品检查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厂家的镇静类药及其有效成分的THz吸收谱获得了有用的THz吸收谱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这对药品质量鉴定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邓富胜沈京玲高海
关键词:太赫兹吸收光谱
ITER第一壁探伤要求及无损检测方案研究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简称ITER)是继国际空间站等以来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其目的是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来实现核聚变.中国已加入这个项目,将承担ITER磁体支撑结构、屏蔽包层等研究项目。其中屏蔽包层模块(第一壁,简称...
石思超沈京玲何凤岐金万平张存林何石
关键词:ITER第一壁无损探伤
文献传递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太赫兹辐射(THz辐射,T射线)通常指的是频率在0.1THz~10THz(波长在30 μm~3mm) 之间的电磁波,其波段在微波和红外光之间,属于远红外波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产生方法和检测手段,...
赵国忠沈京玲王卫宁张存林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