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飞 作品数:60 被引量:41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中国地区陆地植被甲烷排放及其对对流层低层甲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008年 甲烷(CH4)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学活性气体.有氧环境中陆地植被CH4排放是CH4源排放研究中的新发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完善中国大气CH4排放清单.基于Keppler等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地区的陆地植被CH4排放模式,并且利用NOAA气象卫星AVHRR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计算得到的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对中国地区植被CH4排放总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地区植被CH4排放总量为11.83Tg/a,约占全部CH4排放的24%;其中森林是最主要的植被源,约占总排放的43%.进一步利用三维大气化学模式系统(MM5-CALGRID)探讨对中国地区对流层低层CH4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陆地植被排放后,CH4平均地面浓度增加了29.9%,在云南南部变化高达69.68μg/m3.因此,开展陆地植被CH4排放研究对于正确估计中国CH4排放对全球的贡献,以及科学评估CH4对全球及区域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谢旻 李树 江飞 王体健关键词:陆地植被 甲烷排放 净第一性生产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江苏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022年 利用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站点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2—3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相比于2019、2020年疫情管控期间PM_(2.5)、PM_(10)、NO_(2)、SO_(2)、CO浓度的全省平均降幅分别为37.5%、36.9%、31.9%、28.2%和21.2%。严格管控期的2月和生产恢复期的3月,江苏省十三市PM_(2.5)、PM_(10)浓度同比降幅大致相当,呈现出较好的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均匀性。但各市臭氧浓度同比变化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空间上,沿江以南城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臭氧浓度明显上升,而其他城市臭氧浓度以下降为主;时间上,2月南京等九市臭氧浓度上升,3月徐州等八市臭氧浓度持平或者下降。假设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未采取为阻断疫情蔓延而实施的种种举措,在仅考虑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持续实施的情况下,与预期降幅相比,疫情管控对NO_(2)实况浓度降幅的影响最大,其次是PM_(2.5)和PM_(10)。 楚翠姣 江飞 孙旭光 梁进 蒋益荃 秦艳红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臭氧 中国碳收支估算的不确定性 2024年 为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我们亟待厘清中国碳收支的历史变化和现状,以确定高效的减排增汇路径.通过全面收集和整理中国碳排放的多种数据集以及利用两个生态系统模型计算中国陆地碳汇,Xia等人[1]较为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1980~2021年中国和各省份的碳收支状况,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在省份(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尺度上,综合分析碳收支状况有助于明晰中国碳平衡的现状及其不确定性. 陈镜明 缪国芳 居为民 江飞 吴谋松 张永光关键词:生态系统模型 碳收支 基础数据 碳平衡 不确定性 中国碳排放 一种基于EnKF的地面排放清单反演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nKF的地面排放清单反演优化方法,包括:构建EnKF清单反演系统并耦合至WRF‑CMAQ模式系统;将每天反演后的清单重新应用到当天模式预报为下一天反演中的集合预报提供初始场,多天反演清单的平均作为最... 冯树状 江飞 王恒茂文献传递 NO_x和VOC自然源排放及其对中国地区对流层光化学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5 2007年 利用Williams等和Guenther等的模型估计中国地区NOx和VOC的自然源排放.所得清单显示土壤NOx排放总量(以N计)为225.75 Gg;植被VOC年排放总量(以C计)为13.23 Tg,其中异戊二烯、单萜烯、其它VOC分别为7.771、.86、3.60 Tg;排放有明显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运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以及光化学模式Calgrid研究这些排放在不同季节对对流层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O3、NOx、HNO3和PAN的全国平均浓度在土壤NOx排放影响下分别增加15.3%、15.7%、25.5%和6.5%;在植被VOC排放影响下改变5.6%、-4.9%、-19.3%和142.3%;在两者综合影响下增加26.1%、8.8%、4.3%和177.9%;浓度变化在夏季明显强于其它季节.自然源对中国地区光化学污染物空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同区域气象条件、源排放和NMHC/NOx比值等因素有关.NOx和VOC的自然源排放对光化学特性影响显著,在光化学模拟过程中不容忽视. 谢旻 王体健 江飞 杨修群关键词:VOC 自然源 光化学反应 数值模拟 台风“南玛都”影响下的福州市臭氧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2023年 2022年9月18-20日福州市发生了一次臭氧(O_(3))污染事件,11:00-14:00 O_(3)浓度基本维持在160μg/m^(3)以上,且19日O_(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达176μg/m^(3).这次污染事件可能与第14号台风“南玛都”的外围东北气流带来的海上O_(3)污染传输有关.本文利用2022年9月15-21日常规大气污染物浓度、VOCs组分浓度及气象监测数据,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PDM模型)、区域空气质量模型(WRF-CMAQ模型)和基于观测的化学盒子模型(OBM模型)等多种手段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定量评估了海上O_(3)传输贡献和福州市O_(3)前体物减排效果.结果表明:(1)基于△O_(x)(光化学氧化剂小时浓度变化量)的结果显示,19日受东北风影响,近海高浓度O_(3)气团传输至福州内陆,传输贡献为5~17μg/m^(3),19日18:00-23:00海上O_(3)污染气团对九龙站点的O_(3)平均输送量达到6.0μg/(m^(3)·h).(2)9月18-20日,福州市O_(3)生成由VOCs与NO_(x)协同控制区逐渐转为VOCs控制区,福州市VOCs与NO_(x)减排比例在台风影响前期控制在1∶1,后期需增大VOCs减排量,减排比例调整为2∶1,以缓减污染天高温及自然源排放增加等不可控因素对O_(3)污染贡献增加的影响.研究显示,通过对NO_(x)与VOCs排放管控进行科学动态调整,能够获得更好的管控效果. 应传友 林晶 郑文飞 蔡哲 陈曦 唐志伟 周德荣 江飞关键词:台风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TRACE-P期间香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被引量:118 2009年 利用Hysplit4.7轨迹模式和2001年3月NCEP再分析气象资料,计算2001年3月TRACE-P期间抵达香港地区的后向气流轨迹,并分析香港地区大气输送特征。对轨迹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到达香港的6类典型气团。结合香港鹤咀测站所测量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进一步分析不同来源气团的化学特征。抵达香港的气流轨迹结果表明来自大陆的气团占47.5%,局地输送性气团占34.6%,海洋性气团占18.7%。鹤咀测站的污染性气体O3、SO2、CO在大陆气团影响下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1、3.0、486.1μg/m3;在海洋性气团影响下分别为20.0、1.0、319.4μg/m3;在局地输送气团影响下分别为20.0、1.2、308.0μg/m3。 赵恒 王体健 江飞 谢旻关键词:大气污染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WRF CMAQ模式对常州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5 2019年 基于通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CMAQ(WRF-CMAQ)对常州市2018年6~12月的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结合实况资料,进行了预报效果评估,以期为常州市空气质量的预报提供更好的参考。结果表明:(1)模式对常州市各预报时效空气质量指数(AQI)和各污染物浓度的标准化平均偏差(MFB)和标准化分数误差(MFE)均处于“理想水平”范围,能较好的反映实际空气质量变化趋势。(2)当空气质量为优良时,AQI和空气质量等级(AQI等级)预报效果最好,当空气质量达中度及以上污染时,预报效果最差,应进一步优化调整。(3)模式对首要污染物24小时预报准确率为66.9%,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及以上级别时,预报准确率较高。(4)模式对AQI的预报总体存在负偏差,对细颗粒物(PM 2.5)浓度的模拟结果较好,对臭氧(O 3)和可吸入颗粒物(PM 10)存在低估现象,对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和一氧化碳(CO)等3项污染物浓度均有所高估。 杨卫芬 夏京 赵亚芳 江飞 唐志鑫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方法、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47 2022年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2015年《巴黎协定》确定了自2020年后国家自主贡献的减排方式,并从2023年开始每5 a开展一次全球碳盘点。2019年第49届IPCC全会明确增加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排放清单校验方法。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正在大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MVS(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Support)能力。本文调研分析了全球碳盘点对卫星遥感技术的需求,介绍了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的技术原理,梳理了温室气体卫星遥感、生态系统碳源汇卫星遥感估算、人为源碳排放卫星遥感、碳通量同化估算等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核心环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碳盘点任务的支撑能力,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的碳监测卫星计划方案,并展望了中国开展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重点任务,期望为中国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体系建设提供思路与方案。 刘良云 陈良富 刘毅 杨东旭 张兴嬴 卢乃锰 居为民 江飞 尹增山 刘国华 田龙飞 胡登辉 毛慧琴 刘思含 张建辉 雷莉萍 范萌 张雨琮 周翔 吴一戎关键词:全球变暖 碳排放 卫星遥感 同化 利用WRF—chem模拟香港地区一次持续光化学污染过程 本研究利用WRF-chem模拟研究了2001年9月14—19日台风百合期间发生在香港地区的一次大气光化学污染过程。在这次过程中,香港地区的空气质量监测站连续六天记录了高浓度的O3、CO和NOx,O3小时浓度最高达到191... 江飞 王体健 谢旻 赵恒关键词:环境气象学 光化学污染 下沉气流 气象模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