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荷根

作品数:38 被引量:31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1篇矿床
  • 13篇金属矿
  • 13篇成矿
  • 12篇地球化
  • 12篇地球化学
  • 12篇同位素
  • 12篇金属矿床
  • 11篇多金属
  • 11篇多金属矿
  • 10篇地球化学特征
  • 10篇多金属矿床
  • 10篇化学特征
  • 8篇地质
  • 7篇斑岩
  • 6篇锆石
  • 5篇定年
  • 5篇银多金属矿
  • 5篇银多金属矿床
  • 5篇铜矿
  • 5篇热液

机构

  • 2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宁波市国土资...
  • 2篇浙江省水文地...
  • 2篇内蒙古黄岗矿...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博物...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首钢地质勘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8篇欧阳荷根
  • 17篇周振华
  • 9篇曾志刚
  • 7篇刘军
  • 7篇毛景文
  • 7篇殷学博
  • 6篇张国良
  • 6篇王晓媛
  • 5篇陈帅
  • 5篇武新丽
  • 4篇马星华
  • 3篇汪小妹
  • 3篇赵财胜
  • 3篇李睿华
  • 2篇郑伟
  • 2篇赵海杰
  • 2篇黄诚
  • 2篇杜理科
  • 2篇吴鹏
  • 1篇叶会寿

传媒

  • 11篇矿床地质
  • 4篇地质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矿物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第四届全国成...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莲花山铜银矿斜长花岗斑岩LA-MC-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7
2012年
内蒙古莲花山铜银矿是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上的一个重要矿床,成矿与斜长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对矿区内斜长花岗斑岩体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36.8±0.77)Ma(MSWD=0.85)和(237.9±0.71)Ma(MSWD=1.02),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侏罗世。莲花山斜长花岗斑岩的εHf(t)=+5.6-+11.5,具有较高的176Hf/177Hf比值(0.282 762-0.282 954)和年轻的二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477-810 Ma),综合研究表明其主要源自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也暗示兴安地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对兴蒙造山带及邻区近1 100个岩浆岩中锆石Hf同位素数据整理研究后发现,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属性相似,其与额尔古纳地块和华北板块北缘各自具有不同的地壳增生历史,揭示它们具有不同的早期地壳演化过程。
周振华武新丽欧阳荷根
关键词:地壳增生
内蒙古敖尔盖铜矿中-酸性侵入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敖尔盖铜矿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大地构造归属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本次研究所采样品为矿区大面积出露的中-酸性侵入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45.4±1.8)Ma(MSWD=1.4),为该区印支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敖尔盖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SiO2≥56%(65.03%-70.11%),Al2O3≥15%(14.45%-15.49%),MgO<3%(1.18%-1.61%),Y<18×10-6(5.85×10-6-6.83×10-6),Yb≤1.9×10-6(0.416×10-6-0.637×10-6),Sr>400×10-6(380×10-6-642×10-6),LREE/HREE=11.60-12.24,δEu=1.00-1.18。说明其来源较深,形成压力较大。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岩体的εNd(t)值(+3.9-+4.4)较高,同时(87Sr/86Sr)i值(0.70380-0.70412)较低,且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较年轻,为578-657 Ma,指示源岩物质可能来源于新元古代形成的亏损地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古亚洲洋在本区消失后,该岩体是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由新元古代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同时通过对比区域岩浆活动并结合大地构造研究认为,大兴安岭南段印支期岩体随着年龄由老到新,其形成构造环境从挤压转为伸展。
郭志军周振华李贵涛李进文武新丽欧阳荷根王挨顺向安平董旭舟
关键词:U-PB定年埃达克岩印支期大兴安岭南段
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侏罗纪成矿的年代学证据及其找矿意义被引量:31
2016年
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南段发现的一超大型规模矿床,其银资源量为2.6×10~4t,锌3.3Mt,铅1.1Mt,但矿床的成矿时代目前还未得到精确的厘定,这制约了对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认识。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调查基础上,识别出了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有关的斑状花岗岩。该岩体内部发育浸染状方铅矿和矿化的隐爆角砾岩,岩体外接触带硅化、绿泥石化及银铅锌矿化强烈,这指示双尖子山矿床的银铅锌矿化和蚀变作用与斑状花岗岩的侵入作用密切相关。鉴于此,作者对斑状花岗岩的锆石进行了LA-MC-ICP-MS U-Pb定年,获得该岩体16颗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3±2.3Ma,该年龄可近似代表双尖子山矿床的成矿年龄。上述结果表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为与晚侏罗世斑状花岗岩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尽管精确的成矿年龄数据已揭示大兴安岭南段存在侏罗纪成矿事件,但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早白垩世(~135Ma)是大兴安岭南段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峰期,因此忽视了侏罗纪成矿事件的重要性。鉴于双尖子山矿床银、铅和锌的资源量均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作者认为,大兴安岭南段侏罗纪成矿作用的强度可能并不亚于早白垩世,应在今后的找矿勘察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欧阳荷根李睿华周振华
关键词:大兴安岭南段隐爆角砾岩
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床为例被引量:16
2019年
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具有"上脉下体"的垂向矿化分带特征,矿集区范围内表现出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的高温锡钨钼矿化、中温铜锌矿化、外围低温铅锌银矿化的水平分带。目前,对锡钨锂多金属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及深部地质背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Ar-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区石英脉型矿石中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31.7±1.4)Ma,显示其与外围维拉斯托铜锌矿床和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属同一构造-岩浆活动产物。石英斑岩中铁锂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21.9±1.3)Ma,可能代表了最晚期的岩浆活动时限,暗示维拉斯托矿区存在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本次研究还获得了维拉斯托矿床东南侧磨盘山岩体边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41.6±1.5)Ma(MSWD=0.75),该年龄不仅与含矿岩体石英斑岩体的年龄一致,也与北大山高分异杂岩体的形成年龄相近,揭示了维拉斯托外围高分异花岗杂岩体深边部及其与地层接触带部位还有寻找锡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综合本次工作和大量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兴安岭南段稀有金属矿床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和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属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不同金属元素在不同的矿化空间内的选择性沉淀是造成元素分带性的直接原因,其成矿特征上可类比南美玻利维亚锡银成矿带。值得提出的是,维拉斯托矿区岩石组合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锂矿化有关的片麻岩穹窿群类似,锡林郭勒杂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对于岩浆-变形-变质-深熔作用过程及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
关键词:岩石圈伸展
大兴安岭中南段布敦化铜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指示被引量:25
2012年
布敦化铜矿是大兴安岭中南段一个斑岩-热液脉型复合铜矿床,包括南部的金鸡岭斑岩型铜矿段和北部的孔雀山热液脉型铜矿段。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的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系统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机制。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金鸡岭矿段与孔雀山矿段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至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金鸡岭矿段相对富集重硫,成矿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为+2.54‰-+2.60‰。而孔雀山矿段相对富集轻硫,成矿热液的S同位素组成为-1.84‰--1.71‰,两矿段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铅同位素组成则表明铅具壳幔混合的特点,其来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结合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认为,布敦化矿床两个矿段的成矿作用均是由流体混合而导致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的大量沉淀。
武新丽毛景文周振华欧阳荷根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成矿流体成矿物质大兴安岭中南段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Fe-S-H_2O系统布拜图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依据硫化物中矿物组合和热液流体化学组成绘制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Fe-S-H2O系统布拜图(Peurbax diagram),阐明了实际情况下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流体由高温至低温的过程中,硫化物中优势矿物黄铁矿的稳定场的演化。结合已有的动力学实验和硫同位素分馏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沉淀硫化物的热液活动过程中形成优势矿物黄铁矿的可能的主要化学反应历程。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海底热液系统中,热液流体由高温(T〉200℃)演化至低温(25~200℃)过程中黄铁矿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陈代庚曾志刚翟滨殷学博张国良欧阳荷根
关键词:黄铁矿
内蒙古及邻区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系列被引量:102
2013年
成矿系列是矿床地质学科中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一种学术思想,主张用系统论、活动论的观点研究在地质历史发展的各阶段、各特定地质构造环境中,成矿作用的过程及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文章基于对内蒙古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结合周边省、自治区以及境外地质和矿产研究新进展,尤其是大批成矿年龄精测数据和对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认识,将内蒙古矿产资源划分为11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①太古代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系列(包括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2个系列);②中元古代海底喷流型铅锌铜硫矿成矿系列;③中元古代白云鄂博稀土元素-铁-铌矿床成矿系列;④奥陶纪—志留纪岛弧环境斑岩铜(金,钼)矿成矿系列;⑤泥盆纪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矿床成矿系列;⑥晚二叠纪—三叠纪与花岗岩有关的钼金多金属成矿系列;⑦三叠纪—中侏罗世斑岩铜矿床成矿系列;⑧得尔布干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花岗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⑨大兴安岭及邻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花岗岩有关的铅锌锡钼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⑩新生代与湖相沉积-蒸发作用有关的盐类矿床成矿系列。在成矿系列划分的基础上,编制了各成矿系列主要矿床分布图,并简要论述了各个成矿系列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矿床组合及时空分布规律等。本次成矿系列的划分,强调以重大构造事件作为背景,突出以重大构造事件与大规模成矿的耦合关系作为出发点,力求从更大尺度上认识当时的地质背景,如将多宝山与白乃庙2个同时代矿床作为一个矿床成矿系列(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它们属于同一个断续的岛弧链,还是被后来构造运动所分裂)。值得指出的是,内蒙古幅员辽阔,不少矿床的成矿系列具有明显空间递变性,如与古亚洲洋闭合和碰撞有关的成�
毛景文周振华武广江思宏刘成林李厚民欧阳荷根刘军
关键词:地质学矿床成矿系列成矿规律
大兴安岭南段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动力学背景
大兴安岭南段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是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叠加部位,这种特殊的构造位置及其富含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格外引起中外地质学家的关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的研究已...
欧阳荷根
关键词: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成矿系列
文献传递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4
2014年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是大兴安岭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铜、钨、锡共生的多金属矿床,成矿与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但其形成时代还存在较大争议,对岩浆来源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对道伦达坝矿床内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Hf-Pb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测试。道伦达坝黑云母花岗岩SiO2含量为65.42%~67.41%,富铝、钾,A/NCK值为1.08~1.27,CIPW标准矿物刚玉含量较高(1.82%~4.08%),岩石属于过铝质S型花岗岩。微量、稀土元素组成表现出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式和Eu负异常以及明显的Nb、Ta、Sr、Ti亏损的特点显示为壳源成因的火山弧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92.1±0.84Ma(MSWD=1.18)~292.5±0.88Ma(MSWD=0.46)。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道伦达坝黑云母花岗岩的εHf(t)=-0.8~+13.3,176Hf/177Hf比值(0.282643~0.282804)偏低,二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较高(740~1024Ma)。全岩Pb同位素组成较均一,206Pb/204Pb介于18.416~18.766,207Pb/204Pb介于15.519~15.542,208Pb/204Pb变化在38.238~39.460。黑云母花岗岩为早二叠世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俯冲增生背景下的产物,主要源自从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重熔,在侵位过程中可能受到了残留的古地壳或岩石圈地幔的混染。古生代是兴蒙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成矿阶段,矿化以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为主。
周振华欧阳荷根武新丽刘军车合伟
关键词:锆石U-PB早二叠世兴蒙造山带
PACMANUS热液区附近铁锰氧化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2009年
欧阳荷根曾志刚
关键词:铁锰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热液成因低温热液铁锰结壳铁锰结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