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松岭

作品数:2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缺损
  • 5篇肿瘤
  • 5篇涎腺
  • 4篇受体
  • 4篇口腔
  • 4篇骨缺损
  • 3篇腺样
  • 3篇腺样囊性癌
  • 3篇囊性
  • 3篇囊性癌
  • 3篇骨移植
  • 2篇多糖核酸
  • 2篇牙槽
  • 2篇牙槽骨
  • 2篇智齿
  • 2篇软膏
  • 2篇腮腺
  • 2篇他克莫司软膏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机构

  • 2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海军大连舰艇...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作者

  • 22篇柴松岭
  • 9篇马国武
  • 8篇高璐
  • 8篇仲维剑
  • 5篇张福胤
  • 3篇李武伟
  • 2篇李雁
  • 2篇董慧
  • 2篇郑辉
  • 1篇张荣鑫
  • 1篇向彬
  • 1篇王戈
  • 1篇张珑珑
  • 1篇梁欣
  • 1篇牛卫东
  • 1篇刘晓东
  • 1篇候喜鹏
  • 1篇陈亚会
  • 1篇王婷

传媒

  • 3篇中国口腔种植...
  • 3篇中外医疗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第六届全国口...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涡轮气钻法联合劈开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202例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高速涡轮气钻法联合劈开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鞍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99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共202颗牙),采用高速涡轮气钻法联合劈开去骨法拔除,于拔除术后3d和7d对其张口度、疼痛程度以及是否发生干槽症进行回访,并评价效果。结果 202颗智齿均顺利拔除,术中劈开失败率仅为6.93%。术后局部肿胀17例,张口受限8例,干槽症3例。结论高速涡轮气钻法联合劈开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王戈高璐柴松岭
关键词:阻生高速涡轮钻去骨法
联合应用海奥骨粉以及海奥胶原膜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将海奥骨粉与海奥胶原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处以及种植区骨量不足的部位,观察两者的联合应用在牙槽骨缺损处的成骨效果。方法:选择14 例牙槽骨缺损患者,其中4 例颌骨囊肿患者,4 例牙周炎患者,3 例上颌窦外提升患者,3 ...
马国武翁涛李武伟柴松岭寇霓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
耳后美容入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44例分析
<正>目的:探讨耳后美容入路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可行性,介绍面神经解剖术的要点以及如何避免术后面部畸形。材料和方法:临床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病人44例,共45侧腺体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所有病例均采用耳后美容入路。面神经解剖...
柴松岭Pranay Ratna Sakya董慧高璐张福胤
关键词:腮腺切除术面神经腮腺肿瘤
文献传递
嘌呤受体P2Y_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ATP对其细胞生长的抑制
2010年
目的研究嘌呤受体P2Y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非高转移细胞株(SACC-83)和高转移细胞株(SACC-LM)的表达,及其激动剂ATP对二者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2Y2受体在SACC-83和SACC-LM细胞株中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TP(0.1mM/L、0.2mM/L、0.4mM/L、0.8mM/L和1.6mM/L)在不同作用时间点(24h、48h和72h)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SACC-83和SACC-LM细胞中P2Y2均呈阳性表达,在细胞膜的染色较胞浆深,其表达在两细胞株中无明显差异。ATP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且对SACC-LM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SACC-83细胞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不同转移能力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和SACC-LM的胞膜和胞浆中均有嘌呤受体P2Y2表达,ATP对二者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柴松岭高璐向彬张福胤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ATP
P2Y_2受体在人涎腺及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探讨P2Y2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Y2受体在49例SACC和肿瘤周边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利用显微镜图像分析技术测定P2Y2受体表达的平均灰度值,统计学分析两组该受体表达量的差异。[结果]SACC中P2Y2受体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为12.73±7.59,显著高于肿瘤周边涎腺组织的3.76±1.82(P〈0.05)。SACC实性型的表达平均灰度值高于腺样-管状型,Ⅲ~Ⅳ期高于Ⅰ~Ⅱ期,神经侵袭型高于非神经侵袭型,以上分组中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ACC中P2Y2受体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性。
高璐柴松岭张福胤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P2Y2受体ATP
牙齿煅烧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促进牙齿煅烧颗粒修复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6月龄新西兰兔10只,于颅顶部制备4个骨缺损,每个骨缺损作为1个观察组。A组为空白对照,不填材料;B组为对照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C组为实验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与PRF混合物;D组为阳性对照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与骨髓混合物。术后6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和组织学分析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各组骨缺损内均未见炎症反应,新骨生成率分别为:A组(7.5±2.2)%;B组(17.6±2.3)%;C组(21.0±4.7)%;D组(23.4%±3.2)%。统计学分析发现,B、C、D组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B组(P<0.05)。C组和D组间的新骨生成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齿煅烧颗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与PRF混合后可以显著加快新骨再生的速度,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郭津源仲维剑柴松岭梁欣马国武
关键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骨缺损
赛霉胺与六神丸预防下颌智齿拔出后干槽症疗效比较
2009年
目的:观察赛霉胺与六神丸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将赛霉胺与六神丸分别置入拔牙窝内,并设置对照组,术后观察疗效。结果:赛霉胺与六神丸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两种药物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赛霉胺与六神丸能够有效预防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两者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柴松岭刘晓东
关键词:六神丸干槽症
颧骨复合体骨折97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对9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2010年间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97例,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主要原因;B型骨折最为多见(60.8%);坚强内固定是首选方案。术后3个月回访,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主要根据骨折类型以及面部畸形情况等决定手术方法。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效果确切,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良好方法。
柴松岭董慧高璐张福胤
关键词:颧骨复合体骨折坚强内固定复位
P2Y<,2>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激动剂作用的研究
背景和目的: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口腔颌面部最具特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和远处转移力,手术切除后常有复发和转移。...
柴松岭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三磷酸腺苷嘌呤受体
文献传递
骨移植与骨引导再生技术联合应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的骨移植材料结合钛膜和胶原膜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8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每侧缺牙区植入4枚钛钉,并于钛钉颊侧制造骨缺损,分别植入自体骨、Bio-oss、1:2的自体骨和Bio-oss混合物、2:1的自体骨和Bio-oss混合物。两侧分别覆盖钛膜和胶原膜。5个月后取材,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学技术观察骨缺损区生成新骨的质量和成骨活性。结果:种植钉无松动脱落。2例钛膜暴露但无脱落,无胶原膜暴露。钛膜下的钛钉顶部被新生骨覆盖,在胶原膜覆盖的钛钉颊侧骨面凹陷,钛膜侧新骨高度大于胶原膜组。X线片可见钛钉与骨结合紧密,钛膜侧植骨区饱满,密度较高。硬组织磨片显示种植钉与植骨材料形成了良好的骨整合,胶原膜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BIC)和种植体周围骨面积(BA)均略高于钛膜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1自体骨和Bio-oss的混合物的BIC和BA均高于1:2比例组,有统计学差异。2:1比例组与1:2比例组植骨材料相比,骨缺损处新生骨成熟度高。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Ⅰ型胶原和骨钙素,各组未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骨、Bio-oss及自体骨和Bio-oss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在修复种植体周围3mm骨缺损时,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自体骨比例大者骨整合程度更好。钛膜下新骨生成量大于胶原膜,但质地和活性无明显区别。讨论:修复种植体周围小的骨缺损(<3mm)时,选用哪种骨移植材料都可以。钛膜虽然容易暴露,但它的帐篷作用好,其下成骨量大,价格便宜,适于国内推广使用。
仲维剑李雁马国武柴松岭
关键词:种植体骨缺损骨移植骨引导再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