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敬

作品数:261 被引量:908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79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8篇矿业工程
  • 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电子电信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4篇光纤
  • 90篇传感
  • 72篇光栅
  • 56篇光纤光栅
  • 53篇感器
  • 52篇传感器
  • 44篇光纤传感
  • 30篇分布式光纤
  • 26篇相似材料
  • 26篇煤层
  • 26篇覆岩
  • 24篇光纤光栅传感
  • 23篇岩层
  • 23篇巷道
  • 20篇传感技术
  • 19篇分布式光纤传...
  • 16篇顶板
  • 16篇模型试验
  • 15篇岩体
  • 15篇光纤BRAG...

机构

  • 229篇西安科技大学
  • 41篇教育部
  • 20篇河南理工大学
  • 11篇西安矿业学院
  • 10篇陇东学院
  • 8篇西安科技学院
  • 8篇兖州煤业股份...
  • 7篇中煤能源研究...
  • 4篇能源集团
  • 3篇重庆大学
  • 3篇北京天地华泰...
  • 3篇中煤科工集团...
  • 3篇国家能源投资...
  • 2篇神华宁夏煤业...
  • 2篇西弗吉尼亚大...
  • 2篇山西能源学院
  • 2篇陕西彬长大佛...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煤炭科工...
  • 1篇湘潭矿业学院

作者

  • 260篇柴敬
  • 73篇张丁丁
  • 70篇李毅
  • 39篇袁强
  • 31篇魏世明
  • 18篇雷武林
  • 13篇王帅
  • 13篇朱磊
  • 11篇邱标
  • 11篇许力
  • 11篇刘奇
  • 11篇钱云云
  • 9篇王丰年
  • 8篇王正帅
  • 8篇邵小平
  • 7篇马哲
  • 7篇张广文
  • 7篇张桂花
  • 6篇伍永平
  • 6篇刘金瑄

传媒

  • 20篇西安科技大学...
  • 14篇煤炭学报
  • 11篇煤炭科学技术
  • 7篇煤矿安全
  • 7篇工矿自动化
  • 7篇采矿与安全工...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采矿与岩层控...
  • 5篇煤炭技术
  • 5篇矿山压力与顶...
  • 4篇煤炭高等教育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西安矿业学院...
  • 2篇煤矿机械
  • 2篇实验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煤炭工程

年份

  • 10篇2023
  • 18篇2022
  • 19篇2021
  • 19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21篇2016
  • 17篇2015
  • 19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变形光纤光栅传感检测的应变传递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岩石变形过程可以通过光纤光栅的表面粘贴法进行检测。建立了考虑表面凹槽时的应变传递模型,经过力学分析得出了应变传递方程及传递系数的表达式;在MTS伺服机上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借助光纤光栅对加载过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传递方程与粘贴层厚度均匀分布时的方程形式相同,只是特征值k不同;换算后光栅的轴向应变与MTS位移计吻合很好,相对误差仅为3.2%;环向测试优于MTS的环向应变计,而两种方法都明显地优于应变片。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经应变传递换算后,通过光纤光栅可以实现岩石变形过程中与MTS精度相当的高精确测试。
魏世明柴敬
关键词:岩石光纤光栅MTS
立爪提升式机械清理撒煤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爪提升式机械清理撒煤系统,其包括:皮带输送机、水泵和小型码头装卸煤机,小型码头装卸煤机具有立爪、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横梁,第一电机驱动立爪上下运行,第二电机安装在横梁上,驱动立爪水平运行,皮带输送机将煤...
邵小平李瑞千柴敬张战平
大倾角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开采裂隙非稳态演化规律的研究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对大倾角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开采裂隙非稳态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利用固体非平衡断裂统计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从而为围岩非稳态断裂控制、支护(充填与离层注浆)关键层位与范围的选择和支护效果的...
伍永平柴敬
文献传递
岩梁小变形的光纤光栅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岩石变形过程复杂,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其破坏的初期损伤状态是关键。光纤光栅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单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点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将光栅点构成阵列式布置。鉴于此,本文首次将多点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用于岩石变形过程的检测中,将多个光栅点阵列布置于相似模型的岩层中,通过实验研究了岩石变形与光栅点波长变化的初步关系。这一研究对检测岩石小变形及监测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魏世明柴敬李毅
关键词: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相似材料模型波长
基片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应变传递研究
为了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基体表面应变的准确监测,以基片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基片式FBG应变传感器所测应变与基体应变之间的关系,即应变传递系数表达式。实验上,将实验室封装的铜基片式应变传感器黏...
张桂花柴敬李旭娟弥旭锋李毅郝蕾
关键词:光纤光学传感器封装
一种岩土体中注浆浆液扩散面积的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岩土体中注浆浆液扩散面积的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该网格状测温光纤的网格直角坐标系;在浆液通过该至少一个注浆钻孔被注入该岩土体的岩层裂隙的过程中,通过该温度解调仪确定该浆液在该网格状测温光...
郑忠友朱磊柴敬古文哲欧阳一博潘浩刘治成宋天奇秋丰岐
文献传递
采场上覆岩层沉降变形的光纤检测实验被引量:25
2013年
为定量化研究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岩层变形过程,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构建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上覆岩层移动的监测方法和系统。在实验室模拟煤矿采场上覆岩层沉降变形,在0.5 m平面模型上使用2~6个不锈钢封装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和醋酸乙烯封装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制作了3个500 mm×425 mm×73 mm的相似材料模型,几何相似比1∶800,同时在模型对应位置使用了2~3个百分表,研究模型开挖过程中岩层沉降变形与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结果的对应关系。实验表明,模型岩层沉降变形与引起的传感器波长漂移量变化线性相关,单位下沉量引起的不锈钢、醋酸乙烯塑料封装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波长漂移量分别为66.17~290.46,778.19 pm/mm,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感知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变化,为相似模型内部应力应变检测提供了手段。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模型上覆岩层移动的实时检测。
柴敬赵文华李毅崔晨王道成
关键词: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相似材料模型
基于FBG-BOTDA联合感测的岩层运动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采场上覆岩层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将准分布式布拉格光纤光栅技术(FBG)和基于脉冲预泵浦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PPP-BOTDA)联合应用于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测试中。在2 m平面应力模型内埋设2根分布式传感光纤和2个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模型尺寸2 000 mm×180 mm×1 700 mm,几何相似比1∶250,测试主关键层由弯曲下沉发育至断裂的变形运动过程。试果表明,2煤开采过程中分布式传感光纤应变曲线体现了岩层的连续变形下沉,曲线中间位置出现应力集中;3煤开采过程中分布式传感光纤应变曲线体现了发生断裂的岩层运动,断裂后的岩层应力得到释放;连续变形下沉的岩层FBG传感器应变曲线呈宽缓峰状,应变值达到4 367.48με;断裂的岩层曲线呈尖峰状,最大应变值达到4 892.82με.实现了模型试验中主关键层由连续体转变为半连续体过程的实时监测。
柴敬孙亚运钱云云宋军马伟超李毅
关键词:温度补偿岩层运动
岩梁变形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被引量:27
2004年
在模拟矿山开采引起的岩层运动时,将光纤传感器埋入模型的岩层中,研究采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岩体变形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和一种新的测试方法,设计出新型光纤微弯传感器,该传感器既可以实现微弯,又可以实现宏弯。通过 2 m 相似材料模型实验,验证了光纤测试岩梁变形的可行性。
柴敬魏世明常心坦李毅
关键词:岩石力学岩体变形
基片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应变传递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基体表面应变的准确监测,以基片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基片式FBG应变传感器所测应变与基体应变之间的关系,即应变传递系数表达式。实验上,将实验室封装的铜基片式应变传感器黏贴在圆柱形试件上,测定了该传感器的应变传递系数。结果表明,理论所得的应变传递系数与实验所测的应变传递系数之间的误差很小,证明了应变传递系数推导的合理性,为基片式传感器的封装和使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张桂花柴敬李旭娟弥旭锋李毅郝蕾
关键词:光纤光学传感器封装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