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爱英

作品数:49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电子电信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网络
  • 8篇感器
  • 8篇传感
  • 8篇传感器
  • 6篇信号
  • 4篇阵列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水印
  • 4篇图像
  • 3篇电子鼻
  • 3篇水印算法
  • 3篇子群
  • 3篇阈值
  • 3篇阈值分割
  • 3篇无线传感
  • 3篇无线传感器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粒子群

机构

  • 44篇河南农业大学
  • 7篇郑州大学
  • 3篇杭州电子科技...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电信
  • 1篇四川省电力试...

作者

  • 47篇林爱英
  • 22篇吴莉莉
  • 22篇郑宝周
  • 12篇李富强
  • 12篇袁超
  • 8篇谷小青
  • 8篇豆根生
  • 7篇贾树恒
  • 6篇朱连轩
  • 6篇邢玉清
  • 6篇王敏杰
  • 5篇党建亮
  • 4篇郑丹
  • 4篇李辉
  • 4篇昝红英
  • 4篇滕红丽
  • 4篇闫凤鸣
  • 4篇潘建斌
  • 3篇贾芳
  • 3篇郭淼

传媒

  • 6篇现代电子技术
  • 4篇传感技术学报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电子科技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平顶山工学院...
  • 2篇科技信息
  • 1篇无线电通信技...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河南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嗅觉特征融合的分类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嗅觉特征融合的分类方法,通过对采集的待分类样品的视觉和嗅觉信息分别进行特征降维提取,确定颜色和纹理特征以及气味特征,组建原始的特征子集,然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子集的融合优化,得到最佳的视觉...
吴莉莉邢玉清林爱英郑宝周豆根生
文献传递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加权平均倒数熵阈值法参数选取被引量:3
2020年
考虑到目标和背景对图像分割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对目标和背景类的倒数熵进行加权平均的阈值分割方法。同时,针对该方法中权重参数m的选取问题,给出一种利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自适应选取参数的优化策略,依据图像分割质量评价均匀性准则对权重参数m在(0,1)区间进行全局寻优,进而实现了加权平均倒数熵阈值分割方法的自动阈值选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比传统熵阈值法更好的分割效果。
林爱英谷小青李富强贾树恒袁超
关键词:阈值分割加权平均
二维Tsallis熵阈值法中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参数选取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二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中参数q的选取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自适应选取参数q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图像分割质量评价指标—均匀性测度,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参数q在参数空间进行优化搜索,从而实现了二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的自动阈值选取.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图像有效地选取参数q,获得理想的图像分割结果.
林爱英李辉吴莉莉昝红英
关键词:阈值分割粒子群优化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蚜虫刺吸电位波形的分类识别被引量:2
2019年
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仪是研究蚜虫取食行为、传毒机制等的有力工具,然而EPG波形的分类识别一直是靠人工进行,迫切需要波形自动识别来提高分析效率。采用了小波变换、希尔伯特-黄变换和极限学习机等算法对蚜虫EPG信号中7种波形的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不同特征向量的决策树分类性能进行了对比,发现分形盒维数、Hurst指数、HHT前2层谱质心、第2~3层低频小波能量组成的6维特征向量识别效果最好,平均识别率可达91.61%。采用该特征向量进入极限学习机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分类性能,平均识别率为93.57%,相比前期研究提高了2.14%。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极限学习机的EPG波形分类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为研发EPG波形自动识别分析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莉莉邢玉清林爱英郑宝周潘建斌闫凤鸣
关键词:极限学习机小波变换特征提取
基于FPGA的AGWN信号生成器
2009年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FPGA的高斯白噪声生成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给出设计的总体框图和分模块设计中的一些要点,阐述了主要部分的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这种高斯噪声生成器与传统数字电路所组成的噪声生成器相比,通过利用QuartusⅡ中的一些既有功能电路(PLL),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提高了电路调试的灵活性,可用于多种环境下的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测试。
林爱英党建亮吴莉莉郑宝周
关键词:加性高斯白噪声PN序列
相量法与傅里叶变换法的联系与区别
2010年
论文主要分析了在"电路"与"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相量法与傅里叶变换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相量法和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频率响应及零状态响应分析分别是各自课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对后续课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中通过实际例子详细分析了相量法与傅里叶变换法在求解频率响应方面的一致性,特别重点讨论了在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方面,学生容易误解而许多教科书也没有具体讲解到的两者之间的区别。
党建亮林爱英朱连轩吴丽丽袁超
关键词:相量法傅里叶变换零状态响应
级联RS-空时格码OFDM系统的应用
2004年
提出了级联RS-空时编码的OFDM系统方案,分析了在无线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并给出了性能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充分利用所有的分集资源,获得相当大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
林爱英陈建安
关键词:级联空时格码分集增益OFDM系统编码增益空时编码
一种昆虫刺吸电位波形的机器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刺吸电位波形的机器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对采集的EPG波形进行去噪预处理;然后分别提取EPG波形的分形维数特征和HHT特征,串联融合构成特征向量;最后用决策树对六种常用的EPG波形进行分类识别。本...
吴莉莉邢玉清林爱英潘建斌闫凤鸣卢少华
文献传递
级联 Turbo-空时格码 OFDM 系统的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在研究传统的空时编码 OFDM 系统模型及误码率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 Turbo 码级联空时格码的 OFDM 系统方案;并给出了该系统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上界和误码率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分集资源,获得相当大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
林爱英陈建安
关键词:空时格码级联
基于非周期随机共振的粮食早期霉变识别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随机共振向人们展示了噪声在非线性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在深入分析非周期随机共振FH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互相关系数的方法来进行电子鼻信号的分类识别。实验中8只传感器构成的电子鼻阵列采集了燕麦不同程度的早期霉变数据,对这些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处理后,通过非周期随机共振系统,发现不同霉变程度的燕麦,其最大互相关系数不同,而且对每个类别该系数几乎是常数,因此能准确地用来代表不同的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周期随机共振的最大互相关系数法准确可行,为电子鼻信号的分类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吴莉莉惠国华林爱英郑宝周潘建斌
关键词:电子鼻主成分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