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潭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量子
  • 4篇腔前卵泡
  • 4篇量子点
  • 4篇卵泡
  • 3篇体外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生殖
  • 2篇生殖毒性
  • 2篇体外培养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检测
  • 1篇毒性效应
  • 1篇蓄积
  • 1篇生物毒性
  • 1篇生物毒性效应
  • 1篇生物光
  • 1篇生物光学

机构

  • 8篇深圳大学
  • 2篇南洋理工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作者

  • 8篇林晓潭
  • 7篇王晓梅
  • 5篇许改霞
  • 4篇林苏霞
  • 3篇杨坚泰
  • 2篇马汉武
  • 2篇梅树江
  • 2篇屈军乐
  • 2篇牛憨笨
  • 2篇林桂淼
  • 2篇蔡志明
  • 2篇李慧
  • 2篇朱玥荃
  • 1篇秦彦珉
  • 1篇路滟
  • 1篇陈思平
  • 1篇程锦泉
  • 1篇刘夏
  • 1篇李媛
  • 1篇谢旭

传媒

  • 4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鼠腔前卵泡三维培养成熟后受精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013年
目的:建立小鼠腔前卵泡体外海藻酸盐包埋培养的三维培养(3-dimensions in vitro growth,3D-IVG)方法以及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系。方法:采用机械法分离12日龄雌性昆明小鼠卵巢,获取结构完整的腔前卵泡,腔前卵泡经过包埋后体外立体化培养,激素超排,收集黏液化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complex,COCs),分别计数发泡期(germinal vesicle,GV)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期(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卵母细胞和含有第一极体(first polar body,PB)卵母细胞,制备卵母细胞染色体并进行C带染色分析。同时设小鼠体内超排卵母细胞(in vivo convention,IVC)作为对照。再将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与获能后的小鼠精子受精,观察受精情况。结果:经过3D-IVG,卵泡存活率为82.5%,卵泡发育过程维持完整的三维结构,卵泡直径增长迅速,培养6d后,有91.7%成腔;在激素超排后,有82.6%COCs黏液化。GV、GVBD和含有PB的成熟卵母细胞分别为6.1%,45.4%和48.5%。3D-IVG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百分率(48.5%)明显低于体内超排成熟卵母细胞百分率(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D-IVG所获得的卵母细胞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0条,结构未见异常,与体内超排卵母细胞一致。并观察到3D-IVG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可以受精成功。结论:建立并完善了小鼠腔前卵泡的三维体外培养体系,为生殖毒性实验研究和胚胎工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曾荔苹王晓梅侯震晖林桂淼李慧林苏霞林晓潭朱玥荃蔡志明
关键词:小鼠腔前卵泡
小鼠腔前卵泡体外成熟-染色体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在量子点生殖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林晓潭
关键词:腔前卵泡生殖毒性
静磁场对体外三维培养小鼠腔前卵泡发育成熟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用三维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成熟体系检测静磁场对生殖细胞发育成熟的影响。方法:从12日龄昆明小鼠的卵巢中,机械分离出直径为(130±10)μm的腔前卵泡,用海藻酸钠凝胶将单个卵泡包埋后,放入预平衡的培养液滴中培养,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和450 mT暴磁组,隔天半量换液,在倒置显微镜下测量其直径,连续培养8 d,对成腔的卵泡进行体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16~18 h后,检测卵母细胞成熟情况。结果:各组卵泡形态学发育均良好,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卵泡逐渐增大,在第4天450 mT暴磁组卵泡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增大显著(<0.05),第6天5和450 mT暴磁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卵泡成腔率亦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而5 mT暴磁组成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450mT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藻酸盐凝胶可维持昆明小鼠腔前卵泡体外正常生长发育。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卵泡的成腔率显著性提高,成腔卵泡直径显著增大,但高强度的静磁场可能会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
林桂淼梅树江林苏霞许改霞李慧朱玥荃林晓潭蔡志明王晓梅马汉武李媛路滟秦彦珉易婉娴
关键词:腔前卵泡静磁场
功能化量子点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量子点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以及其表面功能化包覆材料的可修饰性,目前成为生物医学领域最具有应用前景的荧光标记物,由于功能化量子点的核心成分及其表面包覆材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生物毒性,成为量子点在生物体内应用中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对功能化量子点的体内、体外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林晓潭许改霞王晓梅
关键词:量子点毒性效应生物相容性
CdSe/CdS/ZnS量子点对体外培养成熟卵母细胞的侵入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研究CdSe/CdS/ZnS荧光量子点的生殖毒性,通过建立雌性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体系,将量子点加入到卵母细胞培养液,使其浓度为28.90 nmol/L,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和饱和湿度下分别培养4,8和20 h,观察卵母细胞形态并在相差荧光显微镜下拍照统计。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剂量量子点作用下,随培养时间延长,进入颗粒细胞的量子点增加,并累积于细胞膜附近,但未发现量子点进入卵母细胞内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层析图证明了该结论。在该剂量量子点作用20 h后,量子点虽未进入卵母细胞,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显著下降。
王晓梅杨坚泰许改霞林晓潭周消清屈军乐陈思平牛憨笨
关键词:生物光学卵母细胞侵入性生殖毒性
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成熟-染色体分析技术的建立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初级卵母细胞生长过程中对理化因子反应敏感,拟建立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成熟(IVG)一染色体分析技术,为生殖毒理学提供有效的检测模型。材料与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法从12~14日龄昆明小鼠的卵巢中分离出直径为140—160μm的腔前卵泡,单个卵泡放入微液滴培养体系中,隔天半量换液,连续培养10d,对成活卵泡体外诱导超排,于16~24h后,检测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分别计数停滞在生发泡期(GV)、生发泡期破裂(GVBD)和排出第一极体(PB)的卵母细胞数,对卵母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分析,并与体内发育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体内超排成熟卵母细胞(IV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4只小鼠卵巢中分离得到332个腔前卵泡,培养早期卵泡直径增长显著,随后呈“摊鸡蛋”样生长,部分形成假腔。培养10d后存活率为95.78%(318/332),激索诱导排卵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排出率72.01%(229/318),其中11.80%(27/229)停滞在GV期,39.30%(90/229)发生GVBD,47.16%(108/229)发育成熟,排出第一极体(PB),1.74%(4/229)发生孤雌活化。IVG与IVM、IVC两种方法获得的卵母细胞染色体对比分析,未见明显的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结论: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成熟,可获得与体内生长相同的成熟卵母细胞,染色体分析未见异常,可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殖毒理学体外检测与卵泡发育机制研究模型。
梅树江林晓潭王晓梅林苏霞许锦贝程锦泉马汉武谢旭
关键词: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
生物相容性量子点的表征及其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无机低温水相合成法制备表面包覆L-半胱氨酸的CdTe/ZnTe核壳型量子点,测量不同溶液以及激发功率激光作用下该量子点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该量子点吸收谱和荧光光谱峰值位置不随pH值变化,而荧光光强随pH值升高呈近似线性上升趋势;不同缓冲液对该量子点荧光光强无影响,但随孵育时间延长,荧光强度略有下降;在强激光照射下QDs会被快速光漂白,选择适当的激光功率(<100μW),可降低漂白速率,实现长时间稳定测量。因此,该量子点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将其与血铁蛋白相连形成靶向共轭纳米粒,可成功用于HeLa细胞标记。细胞内量子点光漂白实验表明,细胞微环境会影响量子点的光稳定性,加速量子点的光漂白。
刘夏陈丹妮屈军乐杨坚泰罗永祥Roy Indrajit王晓梅林晓潭钟磊Prasad N Paras许改霞牛憨笨
关键词:QDS细胞标记
CdSe/CdS/ZnS量子点在雌性小鼠体内的分布和蓄积
2012年
目的:荧光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领域,但这种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代谢情况尚不清楚,在临床应用之前,需对其在体内的动态分布蓄积进行观测,系统评价其在吸收、转运及代谢过程中会对生物个体、组织、细胞甚至生物分子行为带来的影响以及毒副作用。方法:本文选取六周龄的雌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100μL浓度为289 nmol/L的CdSe/CdS/ZnS荧光量子点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血液循环,分别处理1天、7天、14天后,处死小鼠,统计主要脏器重量变化,并制作组织涂片和石蜡切片。结果:组织涂片结果表明,各脏器中的量子点呈现动态分布。作用1天后,脾脏、肝脏、肺、心脏、肾脏和卵巢中都有量子点的分布,其中脾脏中最多;作用量子点7天后,脾脏蓄积减少,而肺部蓄积增多,肝、肾、卵巢蓄积量变化不大;作用14天后,各脏器中量子点明显减少,心脏和肾脏已无量子点蓄积,提示量子点已经从这些脏器中清除了。作用14天后,小鼠卵巢中仍存在量子点,提示量子点可能会在对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中滞留并造成生殖毒性。结论:石蜡切片结果表明,量子点在各脏器的蓄积未产生明显的病理性损伤。
林苏霞许改霞杨坚泰翟鹏赵晓凤林晓潭王晓梅
关键词:量子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