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生义

作品数:22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硬化
  • 6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乙肝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衰竭
  • 3篇综合征
  • 3篇慢性
  • 3篇骨髓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肝炎病毒
  • 2篇代谢
  • 2篇血清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 2篇细胞

机构

  • 15篇解放军第一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佛山市中心血...
  • 1篇白银市第一人...

作者

  • 22篇杨生义
  • 10篇李惠珍
  • 6篇周小平
  • 6篇李维
  • 4篇乔惠霞
  • 3篇梁敏锋
  • 3篇朱平
  • 2篇丘翠环
  • 2篇李惠珍
  • 2篇杨永霞
  • 2篇侯金林
  • 2篇李晓莉
  • 2篇李文凡
  • 2篇杨洁
  • 2篇周彬
  • 2篇吴小东
  • 1篇张红霞
  • 1篇庄辉
  • 1篇许静芬
  • 1篇郭玲

传媒

  • 9篇肝脏
  • 2篇甘肃科技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代谢组的核磁共振氢谱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方法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变化。方法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18例,采用BRUKER Avance 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并运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代谢组变化。结果乙肝患者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具有明显的差异。肝硬化引起血清中的脂和胆碱/磷酸胆碱降低,而乳酸、丙氨酸、甲硫氨酸、谷氨酰胺、肌酸以及葡萄糖的含量升高。结论通过上述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这种基于磁共振氢谱和主成分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分子水平上的代谢依据。
杨永霞杨生义梁敏锋丘翠环张薇许静芬
关键词:磁共振氢谱肝硬化代谢主成分分析
糖皮质激素在肝衰竭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并评定肝衰竭患者救治中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保肝对症等支持治疗,有明确病因的给予病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疾病进展早期即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过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及总胆红素(TBil)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PTA在用药后1周、4周、8周、12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4周、8周及12周与对照组治疗相应时期比较,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79.2%,明显高于对照组51.5%(P<0.05);治疗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TBil下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别,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衰竭早期使用激素可明显提高救治有效率,缩短住院周期,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周小平李惠珍杨生义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肝衰竭病例对照研究
献血员HBsAg筛查的安全性和病毒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国内血站对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筛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经血站筛查HBsAg阴性的合格献血员血浆983份,用雅培ArchitectI2000电化学发光仪定量检测HBsAg;巢式PCR扩增乙肝病毒S区、C区、X区。诊断为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巢式PCR扩增病毒PreS/S区,产物直接测序并与标准病毒序列对比分析病毒株变异。结果经雅培ArchitectI2000复检HBsAg弱阳性率为6.5%(64/983),HBsAg滴度中位数为0.17IU/ml;60.9%(39/64)病毒两个区扩增阳性,4.0%(39/983)健康献血员为隐匿性HBV携带者;35.9%(14/39)病毒PreS/S区段扩增阳性,未发现"a"决定簇内的变异株。结论目前经血站常规检测HBsAg为阴性的合格血液用敏感性更高的试剂仍能检测出HBsAg及HBV DNA。
杨生义李文凡罗海玲梁敏锋吴小东杨洁周彬侯金林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输血
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强的松。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好转治愈率,同时检测生化指标、PTA及血清HBV DNA载量,以12周为观察终点。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比较,血清ALT、TBIL、TC及PTA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2周后,所有生存病例HBV DNA均转阴(<500 copies/m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82.5%(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P<0.05),治疗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早期患者效果好且可使HBV DNA转阴。
李惠珍杨生义李淑霞李维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衰竭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糖皮质激素
2008年广州市20岁以上正常人群甲型肝炎抗体流行率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调查2008年广州市20岁以上正常人群甲型肝炎抗体(抗-HAV IgG)流行率。方法 2008年在广州市南方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采集20岁以上5个年龄组正常人群血清500份,应用雅培(Abbott)公司抗-HAV IgG诊断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定性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G,分析人群中抗-HAV IgG流行率。结果 2008年广州市20岁以上正常人群抗-HAV IgG总流行率为72.2%(361/500),男性人群阳性率为73.2%(230/314),女性人群阳性率70.4%(131/186)。20~岁组、30~岁组、40~岁组、50~岁组和60岁以上组抗-HAV IgG阳性率分别为52.8%(56/106)、52.5%(63/120)、82.5%(94/114)、89.8%(88/98)和96.8%(60/62),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结论目前广州市20~39岁组人群抗-HAV IgG阳性率较低,建议对该人群的易感者进行甲型肝炎疫苗免疫。
吴小东李文凡杨生义刘学恩杨洁周彬庄辉侯金林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抗-HAVIGG流行率
骨髓移植致乙型肝炎再激活1例
2013年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全身肌肉僵硬、行动不便2年,乏力、纳差2月就诊。患者于2010年1月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Ⅱ(MDS-RAEB-Ⅱ)(有向M6转化趋势)”,拟行异基因外周干细胞移植术,术前多次检查血清中HBsAb(+),HBcAb(+),余阴性,否认有HBV疫苗注射史。
杨生义周小平李维李惠珍
关键词:骨髓移植再激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HBV疫苗
高原寒区大规模军事活动卫勤保障实践被引量:11
2017年
高原病及高原伤对部队减员有较重影响,重视高原病及战伤的救治对保障部队的战斗力有决定性作用。文章回顾性分析玉树抗震救灾及近年来高原驻训伤病员发病诊治情况,分析高原地寒区大规模军事活动中的减员特点,总结卫勤保障的方法及困难,探寻处理对策,为机动卫勤分队执行急进高原保障任务提供经验和参考意见。
曹海魁杨生义
关键词:减员卫勤保障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活动性丙型肝炎肝硬化35例5年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流行态势,我国人群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000万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丙型肝炎极易慢性化,通常具有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加之公众对丙型肝炎知识比较匮乏,导致丙型肝炎患者检查不及时,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感染HCV后10~20年后肝硬化年发生率为10%~20%,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年发展为失代偿的比例3.6%~6%[2],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生存率仅为50%[3]。通常认为干扰素(IFNα)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4],失代偿期肝硬化被列入IFN治疗的绝对禁忌症[5],但不治疗患者的预后也很差。我们在临床观察到许多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实验室指标,经过小剂量长疗程 IFNα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李惠珍杨生义郑培红乔惠霞周小平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小剂量干扰素肝炎肝硬化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丙型肝炎抗体
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疗程及用药安全.方法将慢性丙型 肝炎患者纳人治疗1组,给予干扰素a2b 注射液500 w u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2 组(治疗4 8周) 和治疗3组(治疗96周)给予小剂量干扰素a2b 注射液(100?300 wu)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观察各组的快速病毒学应答 (RVR),早期病毒学应答( 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及生化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肝硬化患者给予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生化各项指标、 P T A及 Child-Pugh评分均有所改善;治 疗 1 组的 ETVR、 SVR均明显高于治疗2组(93. 2%对68. 5%、43. 7%对24. 1%),治疗3组的 ETVR、 SV R也明显高于治疗2 组 (92. 9%对68. 5%、54. 8%对24.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 05). 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经小剂量干扰素联合 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及肝功能均有好转,用药疗程延长至96周可达到较高的SVR.
杨生义乔惠霞李晓莉李维李惠珍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利巴韦林
误诊为隐源性肝硬化的布-加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2016年
布-加综合征(BCS)是指由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使肝脏出现肝窦瘀血、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所引起的以肝后性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因BCS发病率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而易被误诊为肝硬化.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手段的日益进步和普及,特别是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引人和发展,BCS早期得到有效诊疗的患者预后得到极大改善.为提高临床医师对BCS的认识和诊疗能力,本文就我科收治10例被误诊为隐源性肝硬化的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李惠珍杨生义郭玲许奋燕李晓莉
关键词:隐源性肝硬化布-加综合征误诊下腔静脉狭窄临床诊疗临床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