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峰

作品数:21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8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传感器优化布...
  • 6篇配置法
  • 5篇动点
  • 5篇健康监测
  • 5篇感器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4篇残差
  • 3篇结构健康监测
  • 2篇信号
  • 2篇应变模态
  • 2篇有限元
  • 2篇模态
  • 2篇模型修正
  • 2篇加速度
  • 2篇TIMOSH...
  • 1篇动测
  • 1篇多线程
  • 1篇多线程编程
  • 1篇信号预处理

机构

  • 21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21篇杨海峰
  • 19篇吴子燕
  • 7篇吴丹
  • 6篇覃小文
  • 4篇闫云聚
  • 2篇余龙
  • 1篇孙蓬
  • 1篇易文迪
  • 1篇任建亭
  • 1篇姜节胜
  • 1篇赵宇
  • 1篇张彬
  • 1篇代凤娟
  • 1篇阎云聚
  • 1篇陈换过
  • 1篇任礼行
  • 1篇韩晖
  • 1篇肖立波
  • 1篇宋静
  • 1篇张坤

传媒

  • 3篇振动.测试与...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测控技术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六届全国搜...
  • 1篇第九届全国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对结构进行健康监测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种传感器优化配置方法,但在传感器数量优化上考虑得比较少。为解决传感器数量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同时考虑数量和位置优化的传感器布置算法--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
吴丹吴子燕杨海峰覃小文
关键词: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
文献传递
面向复杂结构的小损伤检测理论与应用研究
闫云聚吴子燕姜节胜杨海峰陈换过任礼行余龙
复杂工程结构初期小损伤的在线振动检测是结构动力学科的前沿课题,还与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材料学科密切相关。各类复杂工程结构在长期服役使用过程中,其结构部件由于经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各类强烈的动载荷,经过一定服役时间后,其结构局...
关键词:
关键词:弱信号传感器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回传射线矩阵法在传感器优化布置中的应用研究
2011年
由于结构存在阻尼现象,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信号强度必然会随传播距离而衰减。据此提出弹性波极限传播距离与传感器极限布置间距概念,考虑到在高频率处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比较大,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结合经典回传射线矩阵法,提出使用局部散射矩阵确定结构损伤检测中的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并将其应用到传感器优化算法中。针对指定检测系统,以桥梁结构Benchmark模型为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杨海峰闫云聚吴子燕
关键词:回传射线矩阵法TIMOSHENKO梁
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介绍一种同时考虑数量和位置优化的传感器布置算法—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该法首先通过弹性波传播原理确定特定结构的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并初步确定检测所需传感器数量,然后,以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为约束条件,采用有...
吴丹吴子燕覃小文杨海峰
文献传递
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介绍一种同时考虑数量和位置优化的传感器布置算法-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该法首先通过弹性波传播原理确定特定结构的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并初步确定检测所需传感器数量,然后,以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为约束条件,采用有...
吴丹吴子燕覃小文杨海峰
振动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及其MATLAB实现被引量:50
2010年
通过振动测试设备采集到的信号因外界干扰往往呈现出非线性、非平稳性和非光滑性等特点,并常常会偏离其真实值,给后续分析带来了误差甚至错误。因此振动信号的预处理在信号分析中非常重要。信号预处理是对采样信号提取特征量的首要步骤,它直接决定着后续诊断技术的使用效果及精度。讨论了振动信号预处理的两种方法——消除多项式趋势项和数据平滑处理,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进行算法实现。以两著名的地震波为例,对上述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信号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肖立波任建亭杨海峰
关键词:振动测试信号预处理特征量
支持故障预测的传感器设置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故障预测的传感器设置方法,技术特征包括两个步骤:传感器数量优化与传感器位置优化;先执行数量优化步骤:根据仪器的参数得到信号最小加速度峰值,利用入射波的波幅衰减公式得到入射波传播极限距离阀值,得到所需传感...
吴子燕杨海峰闫云聚
文献传递
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介绍一种同时考虑数量和位置优化的传感器布置算法——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该法首先通过弹性波传播原理确定特定结构的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并初步确定检测所需传感器数量,然后,以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为约束条件,采用...
吴丹吴子燕覃小文杨海峰
文献传递
基于加速度频率响应函数的结构损伤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加速度频响函数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分别利用试验测量和模型计算所得的加速度频响函数对动力学模型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系数进行修正,使修正后模型的加速度频响函数与试验测量所得的相一致,利用其修正的差值即可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该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避免了模态分析,便于形成实时监测系统。数值算例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杨海峰吴子燕吴丹
关键词:健康监测频响函数模型修正
基于深度学习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传感器优化布置(optimal sensor placement,简称OSP)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的解决方案,并以简化的桥梁形状的桁架结构中的振动测试传感器优化为例进行了验证。首先,选择一种传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对自动化生成的大量不同的桁架结构分别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计算,将所得优化布置结果在进行数据预处理后构建出深度学习方法所需要的训练集与验证集;其次,使用Python语言和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设计实现与本研究问题适配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训练;然后,随机生成了新的桁架结构参数;最后,将深度神经网络输出的传感器布置结果和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速度上、可移植性与可扩展性方面的性能优势。
周硕余龙吴子燕杨海峰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