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芹

作品数:35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电容
  • 7篇电容器
  • 7篇合金
  • 7篇超级电容
  • 7篇超级电容器
  • 5篇催化
  • 4篇高熵合金
  • 3篇低温SCR
  • 3篇电极材料
  • 3篇偶氮染料
  • 3篇染料
  • 3篇活化炉
  • 3篇活性炭
  • 3篇降解
  • 3篇褐煤
  • 3篇负载量
  • 3篇改性
  • 3篇催化降解
  • 2篇电极
  • 2篇电容器用

机构

  • 3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江苏爱尔沃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5篇杨小芹
  • 16篇秦志宏
  • 12篇林喆
  • 7篇陈正
  • 6篇岳晓明
  • 5篇张双全
  • 5篇樊宇
  • 4篇沈承金
  • 3篇王振宇
  • 3篇桂夏辉
  • 3篇张鹏德
  • 3篇张平
  • 2篇朱俊生
  • 2篇刘洁
  • 2篇陶庆
  • 2篇周涛
  • 2篇赫帅
  • 1篇刘雪景
  • 1篇周敏
  • 1篇曹景沛

传媒

  • 5篇洁净煤技术
  • 3篇炭素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四川轻化工大...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载CoCr(Mn/Al)FeNi高熵合金的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CoCr(Mn/Al)FeNi高熵合金的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以活性炭或矿物材料为基体,基体的表面负载有CoCr(Mn/Al)FeNi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其中催化剂的质量含量为90~...
陈正刘雨雨杨小芹沈承金陶庆张平张金勇樊宇
文献传递
硫氮掺杂改性超级电容器用炭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2年
杂原子掺杂炭基材料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获得了人们广泛关注。其中硫掺杂对于提高炭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导电性,改善其润湿性,降低电极材料的电荷电阻和溶液电阻具有重要作用;硫氮共掺杂则可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炭基材料的电容性能。本文针对硫掺杂和硫氮共掺杂改性炭材料提高电化学性能的原理及其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杨春燕秦志宏杨小芹林喆
关键词:硫掺杂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用煤基多孔碳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煤炭因其碳含量高、储量丰富及价格低廉,成为优质的多孔碳碳前驱体。以煤炭为原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电极材料是实现煤炭高附加值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调整孔结构、改善表面化学活性均能有效提高煤基多孔碳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调整孔径分布可利用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联合、模板法和化学活化联合以及不同化学活化剂联合3种方法。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联合法主要是通过水蒸气或CO_(2)对KOH活化过程进行辅助,在得到大量微孔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介孔,并实现煤基多孔碳孔隙与润湿性的协同调控。模板法与化学活化联合则可在获得与模板剂相同孔结构的同时,通过KOH活化进一步造出丰富微孔,从而实现合理的孔径分布。除使用模板剂外,也可利用碳前驱体自身含有的大量杂质充当自模板。采用不同化学活化剂联合的方法也能实现孔结构的调节,如K^(+)和Na^(+)的离子尺寸不同,联合利用可得到不同的孔径分布;利用KCl在高温下的流动性,可以将KOH的中间产物带入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从而实现微孔向介孔的转化。改善表面化学活性则可通过炭前驱体预氧化和引入杂原子2种方式。通过强酸或强氧化剂对原煤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所制备碳材料的有机氧含量,增加活性位点并提高润湿性。通过掺杂剂掺杂可在碳材料中引入杂原子,其中应用最多的是N掺杂,所引入的含氮结构包括吡咯-N(N-5)、吡啶-N(N-6)、季铵-N(N-Q)和氧化-N(N-X)4种。此外,O、B、S和P也是常见的掺杂原子。另一种引入杂原子的方法是通过煤与生物质共碳化,此时生物质既充当碳源也充当杂原子源。杂原子掺杂可改善碳材料的润湿性、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并可产生一定量的赝电容。从以上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煤基多孔碳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目
吴小燕秦志宏杨小芹林喆
关键词:煤基超级电容器多孔碳改性方法
一种负载高熵氧化物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高熵氧化物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以生物炭或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表面负载高熵共掺杂纳米颗粒作为活性组分,所述高熵共掺杂纳米颗粒由等摩尔比的铁氧化物、...
孔维维杨小芹陈正信丽刘雨雨樊宇
文献传递
白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过程中的协同效应被引量:11
2014年
对白松木屑在200、300和400℃下马弗炉烘焙预处理制得半焦,与胜利褐煤进行共气化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200和3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中主要含有―C―O―、―CH3和―OH三种官能团,而4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和褐煤结构相似,主要含有―C=C―、―C=O和―OH三种官能团,因此,随着预处理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中的官能团从单键转换成双键.然后通过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对所制得的松木屑半焦、褐煤单独气化以及它们的共气化进行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相吻合.随着制备松木屑半焦的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单独气化的产气率也不断提高;200和400℃制得的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时具有协同作用,而且4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的产气率、碳转化率和协同效率均大于200℃半焦的;3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不存在协同作用,相反,它们之间存在抑制作用.结合热重分析和固定床实验,推断协同气化主要是热解阶段松木屑半焦中碱金属和氢原子作用的结果.
杨小芹刘雪景刘海雄岳晓明曹景沛周敏
关键词:褐煤
膜分离技术在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21年
总结了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的难点,剖析了膜处理含油废水的基本原理、膜的分类以及膜的制备与改性,并讨论了油水分离膜的长效抗污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膜分离机理、膜的分类、制备与改性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对膜处理乳化油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利用膜表面特殊润湿性协同破乳进而高效分离乳化态油水混合物是未来膜分离技术处理乳化态含油废水的研究重点。
张玲玲陈强殷梦辉郑苏霞杨小芹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含油废水
介微孔孔径分布类型与多孔炭电化学性能——5nm以下介微孔的影响及其机理被引量:1
2020年
以煤全组分分离所得的煤疏中质组经炭化所得泡沫炭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出活性泡沫炭,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并在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和5 nm以下介微孔孔径分布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认为5 nm以下介微孔孔径分布类型是影响多孔炭电化学性能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比表面积.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炭材料5 nm以下介微孔具有峦型、峰型和弥散型3种孔分布特征类型,其中具备峦型孔分布的样品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一般在2 000 m^2/g和180 F/g以上;而峰型和弥散型孔分布的样品比表面积和比电容较低,一般在1 500 m^2/g和150 F/g以下;当介微孔孔径分布为峰型时,其比电容量与比表面积关系呈区域水平特征,此时比表面积不是比电容量的控制因素;当介微孔孔径分布为峦型时,其比电容量与比表面积关系呈区域线性上升特征,即比电容量总体上随比表面积升高而升高,此时比表面积成为比电容量的控制因素.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两种分布类型下的孔型结构及所带来的电解质传输阻力,如峰型分布下的嵌套孔在嵌套节点处突然变径而产生较大的电解质传输阻力,使得电解质只能到达某个节点;而峦型分布下的嵌套孔在嵌套节点处过度平缓光滑,电解质传输阻力相对较小,电解质可以进入更深的内部孔.峰型分布时比表面积利用率一般较高(单位比表面积的比电容在8~50μF/cm^2范围内),且总体上随比表面积增加而降低;而峦型分布时比表面积利用率相对较低且对不同比表面积样品基本维持一致(单位比表面积的比电容一般在3.5~11.0μF/cm^2范围内).当峰型分布有较高比表面积时,其孔深相对较深而嵌套孔数量较少,从而造成反映电解质溶液/离子扩散阻力的等效阻抗Z45的下降;峦型分布的各样品孔深基本一致,导致其单一孔的电解质溶液/
秦志宏陈强刘曼李双双陈航杨小芹林喆
关键词:比表面积超级电容器
一种由褐煤抽提腐植酸后残渣制备吸附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褐煤抽提腐植酸后残渣制备吸附剂的方法,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褐煤腐殖酸,对残渣在760~940℃热解,热解气体产物冷凝冷却制取焦油和富氢气体,热解固体产物洗涤干燥制备碳质吸附剂,实现了褐煤的分级转化利用。本...
杨小芹张双全岳晓明朱凯文赫帅
文献传递
针状焦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针状焦是一种具有高度可石墨化、良好抗热震性等优异性质的炭素材料,在石墨电极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针状焦制备方法与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丙杨秦志宏杨小芹林喆
关键词:针状焦
高熵晶界修饰的铁基多元纳米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晶界修饰的铁基多元纳米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晶合金的组分包括铁、第一金属、第二金属、第三金属和第四金属,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为锆,所述第二金属为铌,所述第三金属为钽,所述第四金属为铪或钼。根据本发...
陈正樊宇孔维维王振宇杨小芹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