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孔钛/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骨缺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制备多孔钛/间充质干细胞(MSCs)/富血小板血浆(PRP)材料,探讨其对兔股骨远端骨缺损修复.方法 多孔钛、成骨诱导MSCs、PRP复合成多孔钛/MSCs/PRP和多孔钛/MSCs,体外分别培养4、9d,扫描电镜观察.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A组:多孔钛移植;B组:多孔钛/MSCs复合物移植;C组:多孔钛/MSCs/PRP复合物移植;空白组:未填充材料.术后6周行大体观察、甲苯胺蓝染色、Micro-CT检测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 体外培养4、9d,电镜下多孔钛/MSCs/PRP组微孔内MSCs数量比多孔钛/MSCs组多.动物实验术后6周材料孔隙内骨组织生长,新生骨量(NBV,%):A组:4.66±3.01,B组:10.08±2.55,C组:15.40±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强度:A组:(1.49±0.55) mPa,B组:(3.29 ±0.55) mPa,C组:(5.31±1.01) m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孔钛/MSCs/PRP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 舒涛项舟杨婧高宇高博段鑫郑晓佐范红松朱向东
- 关键词:骨缺损钛富血小板血浆间充质干细胞
- 小鼠干细胞成骨和成软骨分化特异性微小RNA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C3H10T1/2细胞进行成骨及成软骨分化,利用微小RNA(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筛选成骨分化和成软骨分化中差异miRNA,以期寻找调节C3H10T1/2细胞成骨及成软骨分化的特异性miRNA。方法取C3H10T1/2细胞系,分别行成骨和成软骨诱导分化,对诱导组和对照组进行鉴定。然后通过miRNA芯片技术筛选分化前后2倍变化幅度且平均标准化信号值>2的差异miRNA,并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 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结果诱导7 d成骨诱导组较对照组有明显ALP表达(P<0.05);诱导7、14、21 d,RT-qPCR检测成骨诱导组成骨标志物Runx2、丝氨酸蛋白酶7(serine protease 7,Sp7)、Ⅰ型胶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诱导0 d时(P<0.05);诱导21 d,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诱导组Runx2、Sp7、Ⅰ型胶原、OPN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成软骨诱导5、10、15 d,RT-qPCR检测成软骨诱导组软骨标志物SOX9、Ⅱ型胶原、蛋白多糖(Aggrecan)、透明质酸合成酶(Has2)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诱导0 d时(P<0.05);诱导15 d,Western blot检测成软骨诱导组SOX9、Ⅱ型胶原、Aggrecan、Has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miRNA芯片技术分别筛选出10个成骨和3个成软骨2倍变化幅度且平均标准化信号值>2的差异miRNA。除miR-455-3p之外,其余差异miRNA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比较有较好一致性。结论通过miRNA芯片技术对C3H10T1/2细胞系以及其诱导成骨和成软骨分化细胞进行检测对比,发现部分miRNA表达量在诱导后细胞中发生变化,为进一步挑选成骨和成软骨特异性miRNA进行功能验证和靶基因预测奠定了基础。
- 幸嵘孔清泉项舟杨婧罗静聪邓力解慧琪
- 关键词:成骨分化成软骨分化微小RNA
- 肢端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总结肢端血管球瘤的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0例肢端血管球瘤患者临床资料。男11例,女59例;年龄18~67岁,平均41岁。病程4个月~30年,中位病程5年。单发病灶69例,多发病灶1例。病灶位于手指66例(67指),足趾4例(4趾);其中位于甲下44例(44指、1趾)。患者均有阵发性疼痛、局部触痛,Love’s试验均呈阳性;冷敏感试验阳性29例(28指、1趾)。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52例(48指、4趾)符合血管球瘤表现。X线片检查示16例(14指、2趾)可见指(趾)骨被肿瘤长期压迫或侵及形成的凹陷。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延迟愈合及感染。7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9年2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术后患指(趾)疼痛症状均消失,无活动、功能障碍。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肢端血管球瘤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术前定性及精确定位,有助于制定手术方式并完整切除肿瘤,预后较好。
- 魏代清项舟杨婧黄富国岑石强钟刚张世琼
-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 同一供者及不同供者的人胎盘MSCs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复合培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同一供者及不同供者的人胎盘MSCs(human placenta-derived MSCs,HPMSCs)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三维复合培养效果,为体外构建三维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足月产妇自愿捐赠的胎盘及脐带组织,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和人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PMSCs,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型,取第2代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培养鉴定;以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HUVECs,通过Ⅷ因子相关抗原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实验分为两组,A组取不同供者的第3代HUVECs和成骨诱导培养3周的第3代HPMSCs以1∶1比例复合种植于胶原水凝胶,制备细胞-胶原水凝胶复合物;B组将同一供者的以上两种细胞同法复合制备复合物。复合培养第1、3、5、7天取材,行CD31免疫荧光染色,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其成血管倾向,测量复合物中的索道长度和节点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鉴定,成功分离培养HPMSCs及HUVECs。CD31免疫荧光染色示,与A组相比,B组细胞-胶原水凝胶复合物中的HUVECs可在三维空间上较早、较好地伸展,在水凝胶内部相互交织能力较强,形成的索道更长,节点更多,网络更密集。第7天时B组索道长度和节点数分别为(8.11±0.62)mm/mm2及(21.30±1.41)个/mm2,显著优于A组的(6.68±0.35)mm/mm2及(17.10±1.10)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894,P=0.000;t=0.732,P=0.000)。结论将同一供者的HPMSCs与HUVECs体外复合种植于胶原水凝胶支架上,比不同供者来源的细胞形成的网络成血管倾向更明显,交织连续性好,层次丰富。
- 杨婧项舟魏代清黄潇高宇高博舒涛段鑫张兴栋
-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血管化
- 腺病毒介导RNA干扰抑制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阻断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被引量:2
- 2015年
- 背景:软骨细胞肥大分化是软骨内骨化启动的标志,也是软骨内骨化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一种级联反应,一旦启动就很难阻断,最终结果是形成骨骼结构。RNA干扰技术是一种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相关研究显示采用RNA干扰技术阻断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能够有效地抑制异位骨化形成。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从而阻断大鼠软骨细胞肥大分化。方法:构建沉默SD大鼠核心结合因子基因的腺病毒Ad-Cbfa1-si RNA。利用维甲酸及白细胞介素1α促进软骨细胞肥大分化,观察Ad-Cbfa1-si RNA对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的抑制作用。利用核心结合因子α1免疫组化方法比较各组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从而分析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经维甲酸和白细胞介素1α诱导后,阴性对照病毒组软骨细胞出现肥大分化,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呈阳性反应;Ad-Cbfa1-si RNA组软骨细胞中未见核心结合因子α1明显表达。提示利用RNA干扰技术能够明显抑制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从而阻断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
- 高博幸嵘孔清泉项舟杨婧蔡加琴黄益州李秀群陈晓禾
- 关键词:软骨组织工程核心结合因子RNA干扰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