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冬亚

作品数:65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化学工程
  • 27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聚氨酯
  • 19篇水性
  • 15篇亚胺
  • 15篇水性聚氨酯
  • 15篇酰亚胺
  • 15篇聚酰亚胺
  • 9篇光谱
  • 9篇光学
  • 9篇改性
  • 8篇荧光
  • 8篇荧光光谱
  • 8篇稀土
  • 8篇耐水
  • 8篇耐水性
  • 8篇聚氨酯脲
  • 7篇水性聚氨酯脲
  • 7篇偶氮
  • 7篇丙烯
  • 7篇丙烯酸
  • 6篇杂化

机构

  • 60篇江苏大学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江苏大学京江...
  • 3篇现代农业装备...
  • 2篇南京大学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扬州工业职业...

作者

  • 64篇杨冬亚
  • 55篇邱凤仙
  • 9篇朱复红
  • 8篇曹国荣
  • 7篇笪祖林
  • 6篇徐红良
  • 6篇蒋艳
  • 6篇吴冬梅
  • 5篇张勤勤
  • 5篇赵敏坚
  • 4篇张汉清
  • 4篇史成亮
  • 4篇韩利
  • 3篇管义钧
  • 3篇顾晓仙
  • 3篇应圣康
  • 3篇李萍萍
  • 3篇郭小瑞
  • 3篇周钰明
  • 3篇胡春圃

传媒

  • 5篇化工时刊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2007年全...
  • 3篇二〇〇六年全...
  • 2篇化工科技
  • 2篇中国皮革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中国胶粘剂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化工进展
  • 2篇广州化工
  • 2篇2006年全...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国激光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1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共溶剂中向日葵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在四氢呋喃(THF)共溶剂和催化剂氢氧化钾的作用下,采用葵花油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共溶剂四氢呋喃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6.0∶1,反应温度为50℃,催化剂用量为0.8%,反应时间为80 m in,THF的用量为1.5%。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4.78%,并对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所获结果满意。
李奕怀吴富军顾超邱凤仙杨冬亚孙平李小华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共溶剂
改性纳米CaCO3复合粒子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采用含有纳米硅溶胶的纳米碳酸钙悬浮液在超声波处理及加热条件下,硅溶胶发生缩合反应从而沉积在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复合粒子.通过红外光谱(FTIR)、TEM分析、zeta...
杨冬亚邱凤仙朱复红吴冬梅张勤勤
关键词:硅溶胶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聚氨酯脲溶胶-凝胶法
文献传递
改性纳米CaCO_3复合粒子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含有纳米硅溶胶的纳米碳酸钙悬浮液在超声波处理及加热条件下,硅溶胶发生缩合反应从而沉积在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复合粒子。通过红外光谱(FTIR)、TEM分析、zeta电位测定以及TGA分析,表征了硅溶胶与纳米CaCO3粒子之间的杂化作用,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复合粒子水分散液的稳定性和粒径、两种纳米粒子之间的包覆作用、杂化作用以及改性后纳米CaCO3复合粒子的热稳定性。同时研究发现,改性后的无机纳米CaCO3复合粒子在聚氨酯脲水分散液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
杨冬亚邱凤仙朱复红吴冬梅张勤勤
关键词:硅溶胶纳米CACO3水性聚氨酯
新型旋光偶氮聚氨酯的合成、热光性能及色散研究
2010年
以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和苯胺为原料,采用重氮-偶合反应方法,合成含偶氮基团的生色分子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胺(NPDA)。将NPDA与手性试剂L(-)-酒石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新型旋光偶氮聚氨酯(OAAPU)。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PDA和OAAPU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OAAPU进行了热稳定性表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5.1℃,表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采用ATR技术,测定了材料在不同波长和不同温度处的折射率(n),得到了相应的热光系数(dn/dT)。由Sellmeyer色散方程得到了聚合物体系折射率的色散曲线和Sellmeyer系数。结果表明,该材料对研制新型数字热光和全光开关具有一定的意义。
曹国荣管义钧张伟柳金花邱凤仙杨冬亚周钰明
关键词:聚氨酯热光效应折射率色散
含氟聚酰亚胺有机聚合物热光性能研究
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和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6FHP)合成了含氟聚酰亚胺有机聚合物.首先是合成了经酰胺化的主链上带有活性羟基的含氟聚酰亚胺,再通过Mitsunobu反...
朱复红邱凤仙杨冬亚刘艳辉赵敏坚
关键词:聚酰亚胺折射率热光开关
文献传递
稀土钕-丙烯酸-草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合成了钕-草酸-丙烯酸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Nd(OOC—COO)(CH2CH—COO)].3H2O,热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钕离子的4G5/2+2G7/2-4I9/2跃迁,表明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可用作光致发光材料。
邱凤仙徐红良笪祖林杨冬亚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荧光光谱
氧化淀粉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氧化交联淀粉对水性聚氨酯(PU)进行改性,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氧化淀粉含量的改性水性聚氨酯。测定了改性产物及其成膜后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氧化交联淀粉后,水性聚氨酯分散液的稳定性不变,但粘度下降,成膜后的耐水性能得到改善。当氧化淀粉用量为10%时,改性水性聚氨酯膜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
韩利蔡晓娇杨冬亚邱凤仙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氧化淀粉改性
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合成了铈-草酸-丙烯酸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e(OOC-COO)(CH2=CH-COO)].3H2O,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的有机配体能够有效地把吸收的能量传递给中心Ce3+离子,强烈敏化Ce3+发光,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Ce3+的5d→2F7/2跃迁,这对寻找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和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一定的价值。
邱凤仙徐红良笪祖林杨冬亚李萍萍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荧光光谱
聚氨酯-酰亚胺的合成及热光性能
2009年
合成了侧链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酰亚胺(PUI),采用红外光谱、示差量热扫描、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PUI进行了表征.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了聚合物溶液在自然光和一系列单波长光下的热光系数;利用折射率和热光系数,计算了聚合物的介电常数、介电热光系数、体积热膨胀系数和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10.0%)的聚合物溶液在自然光下的热光系数值为(-2.9816^-4.1449)×10-4℃-1,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85~9.66)×10-7℃-1;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在不同单波长(632~532 nm)光照射下的热光系数值为(2.6784~2.9973)×10-4℃-1,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12~5.22)×10-7℃-1.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酰亚胺对研制新型数字热光开关材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邱凤仙杨冬亚笪祖林李萍萍
关键词:热分析介电常数
内交联水性聚氨酯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4
2008年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作为硬段,聚醚多元醇(GE220)为软段,以蓖麻油(C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多元醇为内交联剂,制备了两个系列的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脲(PUU)分散液,测定了PUU水分散液及其膜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交联的PUU水分散液相比,交联型PUU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能,吸水率从52.4%下降到12.0%,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尽管水分散液的粒径略有增加,但成膜后的耐水性增强,力学性能提高。
杨冬亚张鹏邱凤仙曹国荣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脲内交联耐水性力学性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