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升
- 作品数:24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月亮山山区梯田及其生态文化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月亮山山区梯田积聚着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贡献,是农耕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介绍了月亮山山区梯田耕种文化、建造技术、结构布局,探讨了梯田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构成梯田生态系统中发挥的生态功能,展示了梯田的生态文化意义。
- 张和平朱灿梅杨东升
- 关键词:苗族梯田农耕文化生态功能
- 论黔东南苗族古村落村寨树的生态及社会功能
- 2012年
- 村寨树作为黔东南苗族古村落相伴而生的聚落要素,在苗族古村落发展中承担着固土缚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御寒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精神、示引、评判、议事等社会功能,是苗族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杨东升张和平
- 关键词:生态功能社会功能
-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 2016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扶贫,黔东南州贫困山区大部分农户已脱贫致富,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目前仍有部分农户在贫困线以下。这部分农户脱贫的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脱贫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十三五"时期全国必须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黔东南州的扶贫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任务艰巨。因此,必须因贫施策,对症下药,做到精准扶贫,才能完成"十三五"时期的扶贫攻坚任务。
- 杨东升傅安辉
- 关键词:扶贫攻坚
- 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存在被引量:2
- 2014年
-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民族文化转化为产品和商品、满足游客需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民族文化的加工与重塑,动摇着民族文化存在的基础。只有在开发中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的良性互动,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存在、传承和发展。
- 杨东升
-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文化存在
- 论苗族服饰形成、演化时序--再与席克定先生商榷被引量:2
- 2011年
- 笔者曾对席克定先生关于苗族服饰类型、演化和时代的部分观点进行过商榷,但未涉及服饰形成的时序问题。席先生关于现今苗族服饰形成时序上限在宋代,下限在明代,并由此进行的苗族服饰形成、演化时序推论,笔者认为缺乏可靠的论据支持,没有充分考虑现今服饰的类型分布和苗族自东向西迁徙的历史,仍然存在问题,尚需进一步商榷。
- 杨东升
- 关键词:苗族服饰款式
- 论苗族古村落“路”、“桥”生命文化的发生被引量:4
- 2011年
- 路、桥是苗族古村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命路"、"求子桥"是苗族古村落路、桥生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苗族古村落路、桥生命文化的发生是苗族历史迁徙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适应西南山地独特生境的客观需要。苗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迷幻的巫术丰富了苗族古村落路、桥生命文化的内涵。
- 杨东升
- 关键词:生命文化
- 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空间论被引量:3
- 2012年
- 原生态苗族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苗族在空间资源禀赋中,基于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取向。苗族空间资源禀赋、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原生态苗族文化存在的空间基础,也是构成原生态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历史演进中,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原生"性将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 杨东升
- 关键词:原生态苗族文化
- 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文化的加工对象.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在农耕文化上的反映.
- 杨东升
-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
- 关于苗族女服的形成、演化及时限问题——与席克定先生商榷被引量:3
- 2010年
- 现今的苗族女服异彩纷呈,种类繁多。席克定先生在研究苗族女服的类型时,看到了服饰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对苗族女服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类。但在研究苗族女服的发展演化及形成时间时,认为贯首装是目前苗族妇女最早的服装类型;对襟裙装是当今苗族服饰最主要、最基本的类型,并以中原服饰作参照,界定当今苗族女服各类型款式的形成时间。对此,我们有自己的看法,故撰此文,与席克定先生商榷,并就教于方家。
- 杨东升
- 论黔东南苗族古村落结构特征及其形成的文化地理背景被引量:23
- 2011年
- 黔东南苗族古村落分布及形态结构,是苗族历史文化和生境适应的综合反映,蕴含着苗族文化与生境适应的历史解码。通过苗族古村落结构特征形成的文化地理背景分析,可以解译黔东南苗族的历史与文化,解译黔东南苗族古村落生境适应的文化变迁。
- 杨东升
- 关键词:文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