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石膏之妙用被引量:3
- 2019年
-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清朝末年的名医张锡纯所著,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对石膏有独到的认识,灵活运用于临床,特别是用于临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如风寒感冒发热、温病发热、阳明实热、梅毒壮热、瘟疹之热、瘟疫发热、产后热病、疟疾发热、脑漏发热等,单独使用石膏或在对应的方剂中加入适量石膏,可收到满意效果。张锡纯认为:石膏内服宜生用而不宜煅用,最好是买其整块明亮者,自己碾为细末为佳;唯有治金疮,外用以止其血时用煅石膏。
- 吴素伟杨世雷
- 关键词:石膏
- 中药半夏和水半夏区别
- 2010年
- 杨世雷
- 关键词:水半夏中药处方医生处方购药
- 禹州漏芦活性成分的现代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优化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α-三联噻吩的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对溶剂类型、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以4倍量丙酮超声提取10 min(提取3次)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提取率高,重现性好,为最佳提取工艺。
- 余云辉李喜凤高伟利魏振国杨世雷
- 川芎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其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1]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还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 杨世雷
- 关键词:川芎头痛中药应用
- 人参历代方剂应用解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梳理历代医家人参方剂的应用,以使读者更能了解人参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历代医家对人参的认识和含人参方剂的应用,并加以解析。[结果]虽然历代医家均认为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医家对人参的认识逐步加深,如汉代在生津止渴、益气补虚方面,魏晋时期在补虚温中、补气固脱方面,唐代在补心气、益心神方面,宋代在补脾益胃、益气解表方面,金元时期在补脾益肺、益气固阴方面,明代在益气养血固胎方面,清代在益气养阴方面,现代在急症急救的应用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使人参的应用更加广泛。[结论]通过对历代医家应用人参方剂的解析,可使补虚良药人参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人参补虚本草方剂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
- 川乌的功能与主治探疑被引量:3
- 2009年
- 川乌(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n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载其"性味"与归经:辛、苦、大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似有不符,作者通过查阅资料,认为川乌有"温脾止泻"的功效,能够用于脾寒痢疾、泄泻。
- 杨世雷
- 关键词:川乌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 由经方用药谈细辛的用量被引量:1
- 2017年
- 关于细辛的用量一直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之说是否属实,细辛用量多少也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文中通过对经方用药细辛用量、高校教材细辛用量和本院临床部分处方细辛用量分析,发现药典和高校教材的细辛规定剂量1~3 g与临床用药实际存在明显不符,应该修改为3~9 g。
- 黄丽杨世雷
- 关键词:细辛经方高校教材
- 中药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用量的大小不仅影响中药或方剂作用的强弱,而且使中药或方剂的作用从根本上有所改变,故临床用药剂量的大小,应以辨证准确为前提,病情需要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的规定剂量为指导,客观而实际掌握中药的用量。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中药疗效
- 附子的毒性及应用被引量:9
- 2009年
- 附子一药,现今许多临床医生多惧怕其毒性而不用,但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非凡之疗效,在附子的使用指征,炮制和煎煮方法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附子的毒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解毒之法。
- 杨世雷
- 关键词:附子药物毒性
- 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与预防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减少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应该了解中药产生中毒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中毒现象的发生。
1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
1.1品种混用、误用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差异。
- 杨世雷
- 关键词:中药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