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初期应用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8例(22个节断),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比较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0个月。无伤口感染及假体脱位病例,患者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7~11)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0(13~17)分,术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4.8°(4.1°~5.5°),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7°(3.4°~4.0°)和3.6°(3.3°~3.9°)。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运动功能无明显丢失。结论应用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疾病早期效果良好。 李鹏 勘武生 肖军 李琨 李文武 马德彰关键词:颈椎病 人工颈椎间盘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52例,其中股骨骨折36例,胫骨骨折16例。导致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断裂41例,占78.8%;骨缺损,骨感染、骨折过度牵引等所致11例,占21.2%。按照 X 线分型标准:肥大型41例,萎缩型11例。本组病例行切开复位,取出原固定物,清除硬化骨、死骨及瘢痕组织,顺行电动或手动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间隙及周围植骨。伴膝关节僵硬者,手法和手术相结合松解粘连。根据 Judet 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2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行清创、延期缝合后愈合外,其余49例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6个月。无深部感染、脂肪栓塞、内固定物松动、断钉、骨折再不愈合等并发症。Judet 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82.7%。结论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是一种有效方法。 勘武生 郑琼 王俊文 黄珩 陈明 彭永海 谢鸣 李鹏关键词:骨折 不愈合 髓内 扩髓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2011年期间采用该术式治疗的患者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岁。胸椎20例,腰椎6例,胸腰椎同时受累5例。病灶累及2个节段的有21例,3个节段有6例,3个以上节段的有4例。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0例,B级4例,C级5例,D级7例,E级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20-48个月,分析患者结核转归,以及神经功能、脊柱畸形等恢复情况。结果:术中胸膜破裂1例,脑脊液漏1例,未见伤口感染、不愈合及窦道形成病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结核症状无改善,二次前路清创后愈合。1例患者椎体不融合,内固定失效,假关节形成。其余患者均获临床愈合,平均椎体融合时间4.5月。术后复查Cobb’s角改善约9.5°。术后1年ASIA神经功能分级明显改善。无病灶复发病例。结论:该术式操作相对简单,创伤较小,易于纠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稳定。 高鑫峰 刘明 李鹏 赵志刚关键词: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存在差异。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和双侧穿刺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或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随访期间定期摄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变化,采用疼痛目测类比法判断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生活质量,共随访12~36个月,平均26.3个月。结果与结论:单侧穿刺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及穿刺时透视次数均低于双侧组(P<0.05)。穿刺前后两组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椎体前缘、中部和后缘高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单侧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双侧穿刺的疗效相当,且放射暴露和骨水泥用量更少。 罗显禄 郑昌坤 勘武生 李鹏关键词:骨水泥 骨质疏松 椎体后凸成形 生物材料 GM6001对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骨组织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NFH)大鼠骨组织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采用健康SD大鼠臀肌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制备SINFH模型,将7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SINFH组,低剂量GM6001(GM6001-L)组和高剂量GM6001(GM6001-H)组。GM6001-L组和GM6001-H组在造模同时经尾静脉注射50、100 mg/kg,1次/w,连续8 w。另取24只正常SD大鼠于臀肌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分别于造模2、4、6、8 w检测各组血清磷、血清钙水平,检测造模8 w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破骨细胞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 ACP)和降钙素(CT)〕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造模8 w的股骨转子及股骨头的骨密度,通过股骨头形态学观察计数视野内成骨细胞数与破骨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NFH组的血清钙磷、BGP、CT、股骨转子和股骨头的骨密度及股骨头成骨细胞计数均降低,而BALP水平及Str ACP活性均和破骨细胞均升高(P<0.05);GM6001可升高SINFH大鼠的血清钙磷、BGP、CT水平、股骨头成骨细胞计数及股骨转子和股骨头的骨密度,降低BALP水平及Str ACP活性均和破骨细胞计数,与SINFH组和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GM6001-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GM6001-L组(P<0.05)。结论 GM6001可改善SINFH大鼠的血清钙磷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并升高股骨骨密度,抑制MMP活性在糖皮质激素性所致股骨头坏死中有较好的防治价值。 芦敏慧 李鹏 徐治平关键词:GM6001 骨代谢指标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过程中髋臼重建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7月~2006年7月收治36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按Crowe方法分型:Ⅰ型13例,Ⅱ型8例,Ⅲ型8例,Ⅳ型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采用自体股骨头及髂骨在髋臼周围做结构性植骨,髋臼旋转中心内移重建髋臼。术前和随访时采用摄片观察和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10年(平均6.3年)。所有移植骨块经X线片证实均与宿主骨愈合,无骨吸收现象,植骨块对髋臼的平均覆盖率为35%,未见假体松动,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0.6分,术后平均90.3分,近中期随访效果良好,暂无二期翻修病例。结论采用自体股骨头及髂骨结构性植骨、髋臼旋转中心内移重建髋臼的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勘武生 郑琼 黄珩 魏忠民 陈明 王俊文 李鹏 彭永海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重建 后路'三棒矫形技术'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 [目的]探讨后路“ 三棒矫形技术”在治疗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3年7月至2009年11月,对19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利用“三棒矫形技术” 行后路一期非截骨矫形治疗.其中男性5名,... 赵志刚 李鹏 高鑫峰 勘武生应用脱钙骨基质和硫酸钙颗粒治疗骨缺损的初期结果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使用骨移植替代物脱钙骨基质(DBM)和硫酸钙颗粒(OSTEOSET)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同期手术治疗的52例骨缺损患者的缺损处,分别于术后第1、4、8周及3、6、12个月进行随访并摄X线片直至骨缺损愈合。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片辅助分析骨缺损修复程度和并发症。结果随访8-12个月,植骨术后6、12个月分别有95%和99%患者的骨缺损显示有明显的新骨形成,修复水平为60%-100%。并发症为3例(5.77%),经换药后治愈,未发生骨缺损不愈合。结论DBM和OSTEOSET在骨愈合早期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并可作为新鲜自体髂骨的替代物。 肖军 杨述华 勘武生 李鹏 李鲲 马德彰关键词:脱钙骨基质 硫酸钙 骨缺损 甲强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脂肪栓塞在下肢骨折中较为常见,其主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为糖皮质激素,但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甲强龙在预防下肢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中的作用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甲强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以相对危险度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作为效应指标对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6篇文章,共410例患者,甲强龙组患者184例,安慰剂组206例。合并分析的结果显示接受甲强龙治疗的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征的相对危险度为0.20(RR=0.20,95%CI=0.09~0.43,Z=4.07,P=0.000)。证实应用甲强龙可以显著降低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风险。 赵志刚 贾新华 勘武生 李鹏关键词:下肢长骨骨折 甲强龙 脂肪栓塞综合征 META分析 生长期脊柱结核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郑昌坤 马德彰 芦敏惠 赵志刚 刘明 勘武生 李鹏 近年来结核发病率有回升的趋势,其中骨与关节结核约占10~20%,以脊柱发病率最高,约为50%。而约99%脊柱结核发生于椎体,其主要与椎体的生理特点有关:椎体负重大,容易损伤;椎体内以松质骨为主;椎体上很少有肌肉附着;椎体...关键词:关键词:脊柱结核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