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骞

作品数:23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诗歌
  • 6篇小说
  • 4篇审美
  • 4篇文学
  • 3篇叙事
  • 3篇彝族
  • 3篇艺术
  • 3篇情感
  • 2篇代文
  • 2篇叙事话语
  • 2篇学史
  • 2篇人性
  • 2篇少数民族
  • 2篇社会
  • 2篇诗歌创作
  • 2篇铁凝小说
  • 2篇作家
  • 2篇文学史
  • 2篇凉山彝族
  • 2篇美学

机构

  • 21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作者

  • 21篇李骞
  • 2篇刘启涛
  • 1篇王琨
  • 1篇王国旭

传媒

  • 5篇小说评论
  • 4篇文艺争鸣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当代文坛
  • 2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昭通学院学报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中国文学批评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当代大凉山彝族汉语诗歌的原生态美学精神被引量:4
2017年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诗性书写为主要特征的诗歌群体。这个群体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21世纪初,以吉狄马加、倮伍拉且、阿库乌雾、巴莫曲布嫫、阿苏越尔、霁虹等诗人为代表,是一个三百余人的诗歌创作团队。
刘启涛王琨李骞
关键词:汉语诗歌凉山彝族美学精神原生态少数民族
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民俗记忆
2016年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曾经这样说过:“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对于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其实,在当代民族诗歌创作中,诗人们一方面都在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空前的革新。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了对于民俗文化的高度热情,在他们的作品中,那些带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们在阅读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的时候,能从它的字里行间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浓郁的民俗气息。
李骞
关键词:诗歌创作凉山彝族民俗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特色
文化的地理写作——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被引量:8
2011年
崛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成型于90年代的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彝族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的诗歌现象。他们创立了一种民族文化资源写作的诗歌写作方向,重视地理环境与人的文化关系,用现代诗歌技巧言说古老的文化传说。这个群体以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识和丰富的写作技巧,集体对古老的彝族文化完成了诗意的想象记忆,并在诗歌创作中实现了从个人实验到整体认知的过程。
李骞
关键词:文化地理
平实的深刻:论朱自清的《新诗杂话》被引量:4
2005年
《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研究中国现代新诗的一部著作。朱先生在这部诗学著作中,坚守诗歌文本的分析,坚持对诗歌意义进进缜密详实的“解读”,并认为这是新诗研究的基础。论及范围宽泛,富于创见性,是这部著作的显著特点。以“解诗”为出发点,《新诗杂话》探讨了诗与感觉、诗与哲理、诗与幽默、抗战与诗、诗与建国、诗的形式、歌谣与译诗、新诗的进步性、新诗的发展趋势等诸多关系,平实而深刻,精确而简洁,“将深化为浅”是《新诗杂话》最富于生机与活力的语言叙述原则。
李骞
关键词:平实
铁凝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书写分析
2020年
关于铁凝与当代文学史编写的关系,梳理起来有这么几种现象:第一是没有提到;第二是一带而过的注释;第三是提到其中某一篇作品;第四是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的说来,无论是缺席被忽略,还是注册式的解释,以及对其中某篇作品的深度阅读和评介,这三种现象都不具备史学的客观性,是文学史编著的一种错位,理应在今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中引以为戒。
李骞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铁凝小说文学史编写
论铁凝的小说观念
2019年
如果从1975年《会飞的镰刀》算起,著名作家铁凝的小说创作历程已经有了43个年头,她的小说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息息相关,她对生活的思索,对人性温情善意的总结,对人类社会现代性的发现,都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她的小说作品之所以得到广大读者的重复认可,引起批评家、研究者的强势关注,除了小说艺术本身的美学力度外,其小说观念的深厚意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李骞
关键词:小说观念社会现代性著名作家文学思潮小说创作
结构:诗歌的内外组合美学原则
2012年
诗歌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内结构和外结构的组合原则。内结构是诗人情感的智性活动,是诗人传达自己的审美感情时所形成的艺术形态,是诗歌艺术整体的集中表现,是诗歌语言能指功能的最终表达。外结构是指诗歌外在表达技巧的总和,包括语言的诉说组合,句式的排列,甚至意象、想象、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诗歌作为结构而被感觉到,是因为诗歌的结构不仅是完整的具有内在的一贯性,而且诗歌创作的内、外结构之间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甚至相互转换。
李骞
关键词:诗歌创作美学原则
存在的焦虑:论《野草》的生存哲学被引量:7
2007年
《野草》具有追寻人类的生存意义,叩问生命真谛的深层哲学内蕴。作品以"人"为叙述目的,言说"人"为了摆脱外部境遇,实现人性自由飞翔的生存理念,以绝望的生命本质,抗拒非人间的生存环境。作品表达了"人"在残酷、阴暗的外部处境下内心世界的焦虑,但这种焦虑不是消极的颓废,也不是病理的焦虑,而是文化的焦虑,是大智大勇的怀疑精神。自由抵抗的生存哲学是《野草》的核心主题,作家试图让存在者的"人"在非存在的境遇中寻求自我解放,在焦虑中找回自己,让"人"的价值从外在环境的桎梏中释放出来,实现"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的。
李骞
关键词:生存哲学焦虑人性自由生命本质外在环境
“昭通作家群”探析被引量:10
2011年
2006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昭通作家群"与"宁夏青年作家群"、"甘肃青年作家群"、"河南青年作家群"一起被写入大会的主题报告。昭通作家群是全国唯一一个被中国作协以市级地名来命名的作家群。一个地方的文学现象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应该说与昭通作家群的创作状态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李骞
关键词:文学现象作家群文学走向
情感:诗歌结构的符号艺术被引量:2
2012年
情感是诗人内在的生活存在,是诗歌艺术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最集中的表达。诗歌内容所具有的形式都来源于诗人自身的情感,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诗歌创作的主旨,"只是为着把内在的东西按照心情的内在实况表达出来"(1)。这里所说的"内在实况表达",实际上也就是诗人情感信息的完成过程。
李骞
关键词:情感信息诗歌艺术诗歌结构诗歌内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