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步

作品数:32 被引量:260H指数:10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棉花
  • 5篇种群
  • 5篇种群动态
  • 5篇棉蚜
  • 5篇半夏
  • 4篇植物
  • 4篇提取物
  • 4篇活性
  • 4篇害虫
  • 3篇乙醇
  • 3篇乙醇提取
  • 3篇乙醇提取物
  • 3篇杀虫
  • 3篇教学
  • 3篇醇提
  • 3篇醇提取物
  • 2篇杀虫活性
  • 2篇生物活性
  • 2篇石榴
  • 2篇桃蚜

机构

  • 14篇淮北煤炭师范...
  • 12篇淮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新...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淮北普豪生物...

作者

  • 32篇李进步
  • 16篇方丽平
  • 12篇薛建平
  • 8篇吕昭智
  • 5篇盛玮
  • 5篇张亚楠
  • 5篇郭庆
  • 4篇宋效纲
  • 4篇王志强
  • 4篇陈耕
  • 3篇田长彦
  • 3篇张爱民
  • 3篇邓道贵
  • 2篇杨卫娟
  • 2篇王登元
  • 2篇付士龙
  • 2篇李雷
  • 2篇杨荣志
  • 2篇朱艳芳
  • 2篇张铮

传媒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植物保护
  • 2篇昆虫知识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昆虫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果树
  • 1篇Entomo...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观察了北疆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生态习性、消长动态及危害规律,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北疆棉区危害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棉花品种、土壤性质和田间管理灌溉方式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与危害存在着明显影响。
吕昭智李进步王中华刘国军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棉花
新疆棉区主要害虫的演替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41
2005年
阐述了新疆棉区主要害虫的演替及其机理。 195 0~ 196 0年主要害虫为黄地老虎、牧草盲蝽象、烟蓟马、苜蓿蚜为主 ;1970~ 1980年以棉铃虫、烟蓟马、棉长管蚜、棉红蜘蛛为主 ;从 1990年开始以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为主。导致这一演替的主要原因为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管理技术的变化和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李进步吕昭智王登元田长彦
关键词:害虫演替棉花
棉花抗蚜性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被引量:33
2008年
为探讨可溶性糖含量与棉花抗蚜性的关系,在室内人工接蚜为害和田间自然蚜群两种条件下,测定不同抗蚜性棉花品种受棉蚜为害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其对棉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受棉蚜为害时,抗性品种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性品种,棉蚜为害胁迫后,抗蚜棉花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感蚜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棉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棉花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可溶性糖与棉蚜若蚜历期呈正相关,与内禀增长率呈负相关。本研究说明可溶性糖含量对棉花的抗蚜性有一定的影响,转基因棉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常规棉品种可能是导致非目标害虫棉蚜猖獗的原因之一。
李进步方丽平吕昭智张铮
关键词:棉花棉蚜抗蚜性可溶性糖
干旱区有机棉田棉蚜种群动态
本文调查了有机管理、常规滴灌、常规沟灌三类棉田中棉蚜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三类棉田棉蚜种群存在着很大差异。整个调查期间,有机棉田棉蚜发生数量最少,常规滴灌棉田次之,常规沟灌棉田棉蚜数量最大,其中有机棉田蚜量约为常规沟灌...
吕昭智李进步田长彦李锦辉
关键词:有机管理棉蚜种群动态
文献传递
棉花抗蚜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23
2008年
为探讨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棉花抗蚜性的关系,在室内人工接蚜危害和田间自然蚜群2种条件下,测定不同抗蚜性棉花品种受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危害后叶片的PAL活性。结果表明:未受棉蚜危害时,抗、感品种PAL活性无明显差异;棉蚜危害胁迫棉花PAL活性升高,抗蚜品种受到棉蚜危害诱导所产生的PAL活性远比感蚜品种高。田间有蚜株率与棉花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说明PAL酶活性对棉花的抗蚜性有一定的影响。
李进步方丽平张亚楠杨卫娟郭庆李雷毕彩丽杨荣志
关键词:棉花棉蚜抗蚜性苯丙氨酸解氨酶
新疆南部地区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被引量:11
2005年
为开展棉田害虫生态控制,于2004年5~8月系统调查了新疆阿克苏棉区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有7目15科28种以上,高峰期天敌虫量平均达到8.86头/株;无干扰情况下能建立稳定的自然种群,对棉田发生的害虫基本上可有效控制;不同天敌田间消长动态存在差异,瓢虫和草蛉为优势种类.
李进步吕昭智袁伟超刘天池王登元
关键词: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优势种
六十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葡萄炭疽病菌抑菌活性的室内筛选被引量:7
2014年
以隶属于44科的60种药用植物为试材,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选取的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以筛选出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药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葡萄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的有11种植物提取物,抑制率超过90%的药用植物有艾蒿、苍耳、丁香、黄芩、苦参、肉桂和石菖蒲7种,其中丁香、肉桂和石菖蒲的提取物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为100%。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用植物丁香、肉桂和石菖蒲具有开发成防治葡萄炭疽病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方丽平李进步薛建平王志强陈耕宋效纲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药用植物抑菌活性
不同类型品种棉花上棉蚜适生性及种群动态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田间调查、室内网罩盆栽苗测定选择性等方法,考察了常规棉(泗棉3号,石远321)、杂交抗虫棉(辽棉19号,鲁棉研18号)、转单价基因抗虫棉(国抗12号,中棉所32)和转双价抗虫棉(SGK321,中棉所41)4种类型8个品种棉花上棉蚜的适生性及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棉蚜在各棉花品种上的种群动态有明显差异(P<0.05),单株蚜量以转单价基因抗虫棉中棉32上最高,常规棉泗棉3号上最低,分别为297.81头/株和76.88头/株。棉蚜对4种类型棉花品种的选择性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转单价基因抗虫棉有很强的选择性。根据棉蚜实验种群的参数判断,其在不同品种棉花上的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存在显著差异:若虫发育历期常规棉石远321上最长(6.46天),双价棉中棉所41上最短(5.75天);存活率转单价基因抗虫棉中棉32上最高(88.21%),双价棉SGK321上最低(76.46%);单雌产蚜量杂交抗虫棉辽棉19上最大(44.48头),双价棉SGK321上最小(33.51头);内禀增长率转单价基因抗虫棉中棉32上最高(0.3695),双价棉中棉所41上最低(0.3389)。综合评价,棉蚜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在转单价基因抗虫棉上最高,在双价棉上最低。
李进步方丽平张亚楠杨卫娟郭庆李雷毕彩丽杨荣志
关键词:棉花棉蚜适生性种群动态寄主选择性
论动物标本在动物学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4
2008年
本文从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动物学教学的特点及现状,在总结动物学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动物标本在动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李进步邓道贵方丽平宋效纲
关键词:动物学动物标本教学
一种用于分析昆虫趋向行为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昆虫趋向行为的装置,涉及昆虫性能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网孔板、罩体;箱体顶端敞口且其内底壁垂直固定有挡板以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可放置待测试的诱导试验液的试验腔,多个试验腔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箱体的...
朱秀云张亚楠马赛李进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