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萌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离散元
  • 1篇弹性波
  • 1篇地下建筑
  • 1篇语感
  • 1篇语境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位
  • 1篇水位波动
  • 1篇提高阅读能力
  • 1篇筒仓
  • 1篇土木
  • 1篇土木工程
  • 1篇桩土
  • 1篇桩土相互作用
  • 1篇文化差异
  • 1篇文化语境
  • 1篇习语
  • 1篇细观
  • 1篇细观机理
  • 1篇离散元模拟

机构

  • 6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李萌
  • 4篇冯永
  • 1篇谢飞亚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科技咨询导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土木地下建筑方向的应用型毕业设计研究
2017年
土木工程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专业,而毕业设计更是学生走进工作岗位之前进行的一次演习。本文就最近几年来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现状,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提高毕业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冯永李萌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下建筑
词语、习语的翻译与文化差异被引量:3
2007年
词汇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翻译的基本要素。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词汇、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就是借助其他学者的一些经验浅谈自己的认识。
李萌
关键词:词汇习语文化语境文化差异
改进颗粒组构力学模型模拟筒仓卸粮成拱细观机理被引量:8
2018年
现有研究表明筒仓卸粮成拱和粮食的内外摩擦密切相关,但现行相关离散元模拟采用单一圆形颗粒,模拟粮食的真实接触面积要小很多,不能客观反映卸粮过程粮食的摩擦情况,也较难还原卸粮成拱现象的细观动态过程。该文针对离散元模拟中圆形颗粒的内摩擦力小于真实粮食内摩擦力的缺陷,在已有PFC离散元程序基础上,添加了黏度系数较大的微型颗粒模拟粉尘,建立了一种改进颗粒组构力学模型,采用几何方法判断圆形颗粒间的接触情况,推导出基本单元间力-位移关系。基于典型事故案例和室内试验成果,采用建立的颗粒组构力学模型模拟了卸粮成拱动态过程中圆形大颗粒间以及圆形小颗粒与仓壁之间的力-位移关系。研究表明在卸粮过程中,切应力在剪切位移达到0.3mm的过程中,迅速提高,达到最大值切应力的60%,所得的切应力位移图与其应力特征曲线与试验成果基本吻合。以试验结果曲线各点值为标准值,改进后模拟结果曲线值的标准差相比改进前减小37%,说明曲线相似度更高,利用该模型可更加客观反映筒仓卸粮成拱的动态细观机理。该文提出的改进颗粒组构力学模型,不仅可用于模拟卸粮成拱机理模拟,而且对于模拟散颗粒流动特性、散体-仓壁相互作用机理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冯永李萌
关键词:离散元力学特性细观机理
成拱工况下仓壁超压弹性波动态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工程实例,运用PFC离散元模拟改变参数实现成拱;系统分析筒仓卸粮成拱时仓壁超压、弹性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卸粮成拱时,由于颗粒出流速度降低,仓壁出现超压;随着筒仓高度的增加,卸粮成拱时仓壁的侧压力降低,超压的增量减小,各深度处超压系数也随之增大;超压波峰随着高度的增加先后出现,超压从拱脚处开始,在仓壁上以波的形式向上传播。模拟结果分析发现,波动在筒仓各深度处出现时间间隔均匀,可以认为超压波动的传播比较均匀,揭示了成拱工况下仓壁超压的形成机理。
冯永原子然张盼盼谢飞亚李晓一李萌
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些技巧
2007年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检验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阅读能力对学习者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是浅谈一些阅读技巧方面的认识。
李萌
关键词:语感
库水位波动下的抗滑桩-土作用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以三峡库区某典型堆积层滑坡为实例,采用Abaqus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在库水位波动下抗滑桩-土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滑坡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坡体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相对稳定,抗滑桩后缘会产生张力形成微小位移,坡脚处会产生最大值为-5.075 MPa的应力,桩土作用较小,整个滑坡比较稳定;库区水位下降,桩土之间位移最大处出现在桩顶,相较于自然状态变化较大,同时在渗透水压力作用下,桩土作用明显,桩的应力达到最大值56.38 MPa,该工况在抗滑桩作用下边坡稳定;水位上升,土体物理力学性能降低,滑体顶部位移变化大,为0.018 77 m,土体整体稳定性降低,桩土作用明显。
冯永李萌李晓一
关键词:滑坡水位波动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