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芒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肚倍
  • 5篇肚倍蚜
  • 5篇倍蚜
  • 3篇抗氧化
  • 3篇克隆
  • 2篇氧化酶
  • 2篇氧化胁迫
  • 2篇胁迫
  • 2篇抗氧化酶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亚种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中肠
  • 1篇疏水剂
  • 1篇苏云金芽孢
  • 1篇苏云金芽孢杆...
  • 1篇苏云金芽孢杆...
  • 1篇漆酶

机构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李芒
  • 4篇雷朝亮
  • 2篇王永

传媒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肚倍蚜适应单宁环境机理的初步研究
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 Takagi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蚜总科Aphidoidea瘿绵蚜科Pernphigidae铁倍蚜属Kaburagia,是一种异寄主全周期与同寄主不全周期并存的复迁式...
李芒
关键词:肚倍蚜资源昆虫氧化胁迫抗氧化酶基因克隆荧光定量
肚倍蚜LAC-1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11年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扩增得到肚倍蚜体内的1型漆酶基因(LAC-1)。基因全长为2 327 bp包含1 77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5′和3′末端非翻译区域(UTR)分别为449 bp和105 bp。根据序列推导出该基因由5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理论分子质量约为67 ku,等电点为6.31,该序列具有4个氨基酸保守区:HWHGHH、THFWHSH、HPFHLHGH和WLFHCHIEFH。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扩增出的基因与其他昆虫LAC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李芒雷朝亮
关键词:肚倍蚜漆酶CDNA克隆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ti)杀蚊漂浮剂剂型研究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sp israelensis,简称Bti)是Goldberg和Margalit于1977年发现的一种对蚊科幼龄害虫具有高度毒力的病原细菌。自发现以...
李芒
关键词:BTI持效期疏水剂
文献传递
肚倍蚜抗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 Takagi是一种转寄主寄生昆虫,其虫瘿单宁含量较高为70%。为了解肚倍蚜适应复杂瘿内环境生化机制,根据已发布的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肚倍蚜中克隆β-actin、sod-1、sod-2、cat、prx和gst6个结构基因的保守序列,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瘿内外不同时期肚倍蚜中肠中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研究表明:与瘿外时期相比,肚倍蚜sod-1、sod-2、cat、prx和gst5个基因在表达量上存在一定差异;sod-1、cat、prx和gst基因在部分瘿内时期表达量显著高于瘿外时期。本研究为肚倍蚜抗氧化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肚倍蚜瘿内环境适应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芒王永雷朝亮
关键词:肚倍蚜抗氧化酶克隆中肠半定量RT-PCR
肚倍蚜对高单宁环境的抗氧化反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 Takagi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其瘿内生活环境较特殊(虫瘿单宁含量为70%)。为了解肚倍蚜适应高单宁环境生化机制,本研究以性母为对照,测定了瘿内不同时期肚倍蚜体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分析了肚倍蚜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对高单宁环境胁迫所作出的相关反应。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瘿内时期肚倍蚜体内的总抗氧化能力、CAT和POD活性均显著升高;SOD和GST活性除在有翅蚜阶段与对照无差异,在其他阶段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本研究验证了高单宁环境对肚倍蚜造成氧化胁迫作用,认为肚倍蚜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是其对高单宁环境的一种适应。
李芒王永雷朝亮
关键词:氧化胁迫保护酶肚倍蚜
肚倍组织切片观察及酚物质含量研究
2011年
通过肚倍的切片观察和酚含量测定,分析了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 Takagi)瘿内生活所取食的部位和食物中酚物质的大致浓度。结果表明,肚倍的外壁、中层和内壁组织结构大不相同,肚倍中层的细胞相对较大,是酚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肚倍内壁的细胞较小且排列松散,内壁中维管组织的韧皮部是肚倍蚜主要的取食部位。肚倍的中层和内壁在酚含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肚倍的中层总酚含量为48.5%左右,内壁为18.8%,而汁液中的含量为8.7%。肚倍蚜以刺吸的方式吸取单宁含量较低的植物汁液,这是一种对虫瘿环境的行为学适应。
李芒雷朝亮
关键词:肚倍肚倍蚜切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