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绍兴

作品数:55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性病
  • 8篇健康
  • 8篇健康教育
  • 7篇艾滋病
  • 6篇淋病
  • 5篇求医行为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心理
  • 4篇社会
  • 4篇疗效
  • 4篇淋病奈瑟菌
  • 4篇卖淫妇女
  • 4篇奈瑟菌
  • 4篇妇女
  • 3篇性病艾滋病
  • 3篇性病患者
  • 3篇社会心理
  • 3篇社会心理因素
  • 3篇疗法

机构

  • 53篇四川省皮肤病...
  • 8篇四川大学
  • 8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成都市卫生防...
  • 5篇内江市卫生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卫生厅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皮肤病...
  • 1篇北京市性病防...

作者

  • 55篇李绍兴
  • 25篇林昭春
  • 13篇廖菁
  • 13篇马渝根
  • 11篇陈琦
  • 11篇陈金
  • 11篇万绍平
  • 10篇雍刚
  • 7篇廖巫山
  • 6篇靳征
  • 6篇万慧颖
  • 5篇陈美明
  • 4篇叶梅君
  • 4篇周启贵
  • 3篇欧志勇
  • 3篇向辉
  • 3篇吴学庆
  • 3篇潘晓平
  • 3篇宋翔
  • 3篇刘碧文

传媒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中国性病艾滋...
  • 6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性科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华西医讯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10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色纤维性丘疹病1例被引量:2
2010年
患者 女。74岁。因颈、胸和肘部出现白色粟粒大丘疹18个月于2009年5月就诊。患者1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成片群集白色粟粒大丘疹,无自觉症状。丘疹逐渐增多,扩大,累及胸部和肘部屈侧。无自然消退迹象。其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无长期日晒及其他化学物质接触史。
李绍兴伍友成万慧颖徐敏燕
关键词:丘疹病纤维性
1991年、1996年淋病奈瑟菌耐药谱质粒谱相互关系研究
1998年
通过对成都地区1991年、1996年各50株淋病奈瑟菌的耐药谱质粒谱进行分析,以便探讨耐药谱与质粒谱之间相互关系。以琼脂扩散法测定每株标本对十二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碱裂解加溶菌酶法对其进行质粒抽提。结果表明:1991年分离的淋病奈瑟菌标本主要以同时耐2种抗生素为主,耐药谱型24种,质粒谱型5种。1996年分离的标本主要以同时耐3、4种抗生素为主,耐药谱型34种,质粒谱型增加到10种。提示:不同时期分离的标本耐药谱,质粒谱变化较大,同一时期分离的标本尽管耐药谱型较多,但质粒谱型相对稳定,说明本地区耐药菌株的流行存在染色体突变。耐药谱、质粒谱相互关系分析,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监测及准确及时地跟踪耐药菌株的来源和耐药菌株的流行特征分析提供了流行学信息。
李绍兴向辉雍刚叶梅君廖巫山
关键词:淋病淋病奈瑟菌耐药谱质粒谱
梅毒与软下疳的新进展被引量:2
1995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引起人们对性传播疾病的关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以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几种性传播疾病,如梅毒和软下疳。这类性传播疾病可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梅毒与软下疳在工业化国家再次流行,特别是在美国。由于梅毒和软下疳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感染导致对梅毒的诊断和两病在治疗上的困难,因此无论在工业化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对梅毒和软下疳的预防和控制研究都是很紧迫的。
李绍兴
关键词:苍白螺旋体杜克雷嗜血杆菌梅毒软下疳
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态度对求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STD患者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对其求医行为的影响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调查数据采用SPSS9.0、EPI6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后多数STD患者能主动就医 ( 97.3%) ,但就医方式和主动就医的原因各异。STD患者的性病知识十分贫乏 ,5 2 .7%的患者对性病一无所知 ,使得部分病人( 5 8.5 0 %)就医时不知道到何处看病。结论 增加STD患者对性病知识的了解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有利于患者正规求医。
廖菁林昭春马渝根欧智勇万绍平李绍兴吴学庆陈琦潘晓平
关键词:STD患者性病知识求医行为
嫖客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嫖客嫖娼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身心健康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成人生活事件量表对嫖客进行询问和自陈式调查,并以常模和正常男子为对照,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处理。结果:365名嫖客和90名正常男子接受了调查,结果显示嫖客组与常模组相比有明显的人格背离和抑郁,与正常男子组相比接受的生活刺激量明显增多。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嫖客的嫖娼行为有明显影响,值得重视。
陈金李绍兴李昭春陈美明靳征
关键词:社会心理心理健康法制教育
性病患者求医行为的初步研究
1998年
目前性病(STD)在我省继续呈高水平流行,每年报告的病人数约3万例,居全国第二。由于病人大多流入个体诊所,因而无法准确估计性病发病率及潜在流行趋势。研究病人的求医流向、求医心理与求医行为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对本所就诊的16例患者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
林昭春李绍兴马渝根陈琦万绍平陈金
关键词:性病求医行为
四川省1981~2000年性病流行概况被引量:3
2002年
1964年中国宣布基本消灭性病以后,在1981年四川省首次报告新发性病病例.随着年代的增长,性病发病率也不断地上升.病种由单一发展到8种,发病地区扩大到全省各地,妇女和儿童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现就1981~2000年四川省性病流行情况作一概括的报告.
靳征林昭春李绍兴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疫情管理
泛昔洛韦片剂口服治疗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陈金林昭春李绍兴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16例NGU的沙眼衣原体报告被引量:1
1995年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16例NGU的沙眼衣原体报告陈金,李绍兴,周启贵,顾旗,雍刚四川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邮政编码610031)我们用MicroTrak试剂对116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患者作了沙眼衣原体检查,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
陈金李绍兴周启贵顾旗雍刚
关键词:阴道炎NGU免疫荧光法沙眼衣原体
性病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研究
健康教育,特别是社区健康教育已作为疫苗的“替代品”力图使社会高危(易感)人群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几率.本文探讨性病、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
李绍兴林昭春廖菁万绍平陈金马渝根潘晓平郝康玲秦光辉
关键词: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