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红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哮喘
  • 3篇小鼠
  • 2篇道炎症
  • 2篇炎症
  • 2篇气道
  • 2篇气道炎症
  • 2篇球菌
  • 2篇细胞
  • 2篇哮喘小鼠
  • 2篇酪酸
  • 2篇酪酸梭菌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 2篇肺炎链球菌
  • 2篇RSV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亚群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金乡县人民医...

作者

  • 9篇李秋红
  • 8篇吴海霞
  • 5篇许东亮
  • 4篇孙新
  • 3篇徐晓丽
  • 3篇杨晓蕾
  • 3篇林海波
  • 3篇张国成
  • 2篇吕香萍
  • 2篇张娟
  • 2篇常子维
  • 2篇张娟
  • 2篇曾明华
  • 2篇郭颖
  • 1篇朱华锋
  • 1篇董莹
  • 1篇邓军霞
  • 1篇付蓉
  • 1篇高广勋
  • 1篇成胜权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酪酸梭菌对RSV感染加重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郭颖张娟曾明华吴海霞李秋红孙新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RSV感染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刘瑞清杨晓蕾李秋红吴海霞黄可飞张国成邓军霞林海波刘雪许东亮徐晓丽
4584例手足口病EV71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或疱液标本。结果 2009年至2013年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4 584例,其中EV71阳性标本369例,各年EV71的感染率依次分别为7.84%、5.77%、16.71%、10.16%、3.66%。不同年份EV71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岁的婴幼儿EV71感染率最高(65.58%),每年4~7月手足口病感染人数明显升高。结论手足口病EV71型各年感染率不同,有明显的季节及人群分布。在流行季节应当加强宣传培训及督导作用,采取安全措施,有效控制病情。
吴海霞许东亮李秋红成胜权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A型
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测定快速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了解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测定用于辅助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住院的23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采集尿标本和痰标本,用BinaxNOW法测定尿肺炎链球菌抗原,对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 1.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33.5%(78/233例),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率为27.9%(65/233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2,P<0.05);2种方法联合检出肺炎链球菌阳性率为39.5%(92/233例),一致性检验Kappa指数为0.588.2.以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为参考标准,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测定的灵敏度为78.5%,特异度为83.9%,准确度为82.4%.3.≤3岁患儿的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高于>3岁患儿(40.0%比26.5%,x2 =4.728,P<0.05).结论 在辅助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测定优于痰培养,2种方法联合检验肺炎链球菌一致性效果较好,可提高其检出阳性率.相对于痰标本诊断肺炎链球菌感染,尿抗原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用于临床辅助快速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尤其适用于≤3岁患儿.
林海波白琼张国成许东亮吕香萍徐晓丽杨晓蕾李秋红吴海霞
关键词:抗原儿童
小鼠胰岛素抵抗哮喘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2018年
目的:探讨小鼠胰岛素抵抗哮喘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进行评估。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HC)、哮喘组(NIRA)均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胰岛素抵抗组IRNA)、胰岛素抵抗+哮喘组(IRA)均给予高脂饲料(D12492)喂养。每周称重,第6-14周,每周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后在其基础上诱导哮喘模型,NIRA组和IRA组小鼠给予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HC组和IRNA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末次激发24后,制作肺病理切片,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检测血清和BALF中相关炎性因子的水平,比较各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哮喘评价指标,评估模型。结果:(1)第9周末,IRNA组、IRA组小鼠的HOMA-IR值均>2.5,表明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肺组织病理切片中,HC组、IRNA组小鼠肺组织无炎症改变,NIRA组、IRA组炎细胞浸润明显,尤以IRA组更甚。(3)与HC组比较,NIRA组(P<0.01)、IRA组(P<0.01)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4)血清中抗OVA特异性Ig E(P<0.01)和Ig G1(P<0.05)水平显著升高;(5)血清和BALF中IL-4(P<0.01)、IL-17(P<0.05)的水平明显升高,且IRA组(P<0.05)明显高于NIRA组;IFN-γ(P<0.05)的水平明显降低,且IRA组(P<0.05)明显低于NIRA组。结论: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9周,可建立稳定的胰岛素抵抗模型,从第10周开始用OVA致敏、激发诱发哮喘,可成功建立稳定的胰岛素抵抗哮喘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胰岛素抵抗与哮喘相关机制奠定基础。
周宁娟徐海军金巧艳张娟李秋红吴海霞苏慧孙新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哮喘动物模型
酪酸梭菌对RSV感染加重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2017年
目的酪酸梭菌对RSV感染的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模型组(PC)、酪酸梭菌治疗组(LS),每组12只。除对照组(NC)以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在哮喘模型建立后第二日用RSV隔日滴鼻,连续3次,复制急性病毒感染哮喘模型。对照组(NC)采用生理盐水替代卵清蛋白和RSV。酪酸梭菌组(LS)于0~33天给予酪酸梭菌灌喂,每日1次,第34天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数目;制作肺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与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BALF中IL-12、IL-5及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结果与模型组(PC)相比,酪酸梭菌组(LS)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P<0.01),BALF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2的水平升高(P<0.0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L-5水平降低(P<0.01)。结论酪酸梭菌可减轻RSV感染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酪酸梭菌对于RSV感染的哮喘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郭颖张娟曾明华吴海霞李秋红孙新
关键词:酪酸梭菌支气管哮喘卵清蛋白小鼠
6298例患儿呼吸道病毒抗体IgM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病毒抗体IgM的检测及结果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留取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6 298例患儿血清标本进行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IgM抗体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 298例标本中,共检出767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2.18%(767/6 298)。男女性患儿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3.28%和14.79%,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流感病毒(IFV)、人副流感病毒(PI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阳性率分别为8.69%、3.56%、1.67%及0.17%,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1.59%。2011-2015年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17%、10.32%、13.73%、10.27%及31.08%。0~<1岁、1~<3岁、3~<6岁及6~<14岁感染率分别为9.41%、12.89%、17.33%及16.51%。春、夏、秋、冬季的感染率分别为10.83%、17.21%、14.42%及13.17%。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种类较多,且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其变异性较大,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儿的疾病临床特征,及早进行病毒的检测,为患儿早期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李秋红周莉常子维张娟吕香萍吴海霞李玲莉许东亮孙新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A型流感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尿肺炎链球菌测定快速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临床研究
林海波陈彩萍张国成白琼许东亮吕湘萍徐晓丽杨晓蕾李秋红吴海霞付蓉
一例少见原始细胞伴有Auer存在的变异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报道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报道一例少见类型的可变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V)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M3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图例,同时通过文献回顾研究M3V的特点及发生、发展及诊疗情况。结果:本病例骨髓以原始粒细胞为主,核仁明显,并有Auer小体,免疫表型为CD34^+CD2^+CD117^-CD13^+CD33^+。结论:本病例与以往大多数报道的M3V典型特点不完全一致,体现了M3V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复杂多变性。APL病情凶险,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干预,死亡率高,需要快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以减少早期出血和DIC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对于实验室诊断困难而临床特点疑似APL的患者在实验室最终诊断结果做出前给予必要的经验性治疗是合理的。
常子维李秋红朱华锋冯苗娟苏小丽侯丽萍董莹高山于书春田志强李丽宁赵亚萍高广勋
关键词:免疫表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