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洁萍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行为谱
  • 2篇鸣声结构
  • 2篇鸣声特征
  • 1篇声谱
  • 1篇声谱分析
  • 1篇双斑蟋
  • 1篇鸣声
  • 1篇昆虫
  • 1篇交配
  • 1篇WALKER
  • 1篇GRYLLU...

机构

  • 4篇湛江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李洁萍
  • 4篇林焕芳
  • 4篇丘占锋
  • 4篇陈道海

传媒

  • 2篇Zoolog...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黑色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 Walker)行为谱及鸣声结构的实验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对黑色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Walker)在实验条件下的观察,对其一般行为模式、交配和鸣叫时间分布、鸣声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并对发音结构、鸣声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
陈道海丘占锋李洁萍林焕芳
关键词:交配鸣声结构
长颚蟋行为谱及鸣声结构分析
<正>本文对长颚蟋(Velarifictorus asperses(Walker))行为模式及声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是对其七种鸣声的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从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明显地显示了其差异,并探讨不同鸣声特征...
陈道海李洁萍林焕芳丘占锋
文献传递
双斑蟋鸣声特征与行为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利用计算机声分析技术对双斑蟋 (Gryllusbimaculatus 1773)的召唤声、不同性比的求偶声和争斗声的结构、频谱与时域特征进行比较 ,以探讨鸣声特征与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 3种鸣声的脉冲时间长度(PL)、脉冲时间间隔 (IPI)、每个脉冲群 (PG)的脉冲数 (PN)、声脉冲组合形态和密度等基本相同。这些特征参数较为稳定 ,为种间鉴别因子 ,其中以IPI为最。②节奏 (Rh)、声长 (SL)、间歇 (IT)特征与蟋蟀的社会活动和个体活动有密切联系。从雄性单独生活时的召唤声到有雌性存在时的求偶声 ,每个节奏中的音节数逐渐增加 ,从单音节、双音节到多音节 ;SL、IT呈下降趋势。不同性比条件下 ,雄性数量明显影响鸣声特征。雄性数目增加 ,Rh、SL呈上升趋势 ;IT呈下降趋势。不同比例的雌性对雄性鸣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③鸣声的频谱与时域呈一定对应关系。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的脉冲能量主要集中在 1个能量区上 ,表现出种的同一性。
陈道海林焕芳李洁萍丘占锋
关键词:双斑蟋鸣声特征声谱分析昆虫
长颚斗蟋的鸣声结构与行为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通过计算机外接话筒对长颚斗蟋 (Velarifictorusasperses)在不同条件下的鸣声进行录音 ,利用软件Cooledit 2 0 0 0对其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 :长颚斗蟋的鸣叫声有 7种类型 ,即召唤声、警戒声、挑衅声、胜利声、欢迎声、求爱声和催促声 ;这 7种鸣声在声学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 ,并与行为有关。
陈道海李洁萍林焕芳丘占锋
关键词:鸣声特征鸣声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