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毅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7篇分化
  • 6篇树突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6篇儿童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介导
  • 4篇克隆
  • 4篇间充质
  • 3篇单核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胎盘源间充质...
  • 3篇体外循环
  • 3篇脓毒

机构

  • 28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8篇李毅平
  • 14篇汪健
  • 9篇许云云
  • 7篇张学光
  • 7篇王泳
  • 4篇俞生林
  • 4篇冯星
  • 3篇严永东
  • 3篇廖健毅
  • 3篇李之珩
  • 3篇袁雅红
  • 3篇徐永根
  • 3篇翁震
  • 3篇刘琳
  • 3篇杨清华
  • 3篇汪江淮
  • 2篇黄洁
  • 2篇高沙沙
  • 2篇李芳
  • 2篇柏振江

传媒

  • 6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届全国免...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NOD1/2介导固有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儿童NOD1和NOD2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调控CHD患儿固有免疫状态...
李毅平廖健毅杨清华李之珩徐永根汪江淮冯星汪健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NOD2固有免疫应答
儿童感染免疫机制及临床研究
汪健冯星张光波郭万亮陈旭勤黄洁李艳红朱国际李毅平
该项目属于医疗卫生儿童感染病学。新生儿和婴幼儿主要依赖固有免疫抵御外源性病源感染。TLR在识别入侵病原体,介导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吞噬细胞是宿主固有免疫抵御外来入侵病原微生物的另一关键因素,吞噬细胞抗微生物功能不...
关键词: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疾病治疗
盲肠穿孔所致幼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的建立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符合临床小儿消化道穿孔所致多种细菌性急性腹膜炎的模型。方法在3~4周龄BALB/c小鼠盲肠壁置入一个两端开放的18号无菌硅管,使得肠道内的细菌进入腹腔,观察实验小鼠每日情况,并记录体质量变化及死亡时间。1周后处死存活下来的小鼠,观察其腹腔内脏器外观改变情况,收集腹腔灌洗液做细菌培养,观察肝、脾、肾组织切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均表现出细菌性腹膜炎征象,48 h死亡率高达50%,未死亡小鼠的体质量进行性下降,腹腔灌洗液细菌培养呈现阳性,病理切片显示肝实质、肾周围脂肪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幼鼠盲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模型建立成功,这为探索小儿急性腹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黄薇李毅平汪健
关键词:盲肠穿孔急性腹膜炎幼鼠
间充质干细胞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影响的实验研究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由于表达丰富的协同刺激分子以及分泌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DCs可以有效刺...
李毅平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
文献传递
大肠埃希菌致脓毒症新生大鼠巨噬细胞及血中CD163表达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CD163在大肠埃希菌致脓毒症新生大鼠巨噬细胞及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72只无特定病原体的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只。实验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后分别在第2、4、6、12、24、48 h 6个时间点取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监测肺脏及肝脏巨噬细胞表面CD163的表达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血中分泌型CD163(s CD163)浓度。结果实验组新生大鼠肺脏和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随着实验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01);2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肝巨噬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及以后,实验组肝巨噬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实验时间延长,实验组血中s CD163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0.001);2 h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血中s CD16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及以后,实验组血中s CD16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D163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管欣娴俞生林汪健高沙沙李毅平
关键词:埃希氏菌属脓毒症巨噬细胞
抗人DLL4单克隆抗体6F12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抗人DLL4单克隆抗体6F12的制备方法,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信息为:保藏单位: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时间:2017年...
汪健李刚胡筱涵李毅平许云云赵赫周慧婷
文献传递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从胎盘组织中分离获得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为PM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和传代培养获得P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分别联合应用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地塞米松体系和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吲哚美辛、地塞米松体系将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继而采用碱性磷酸酶检测和Von kossa染色对其进行成骨分化鉴定,采用油红O染色对其进行脂肪分化鉴定。结果从人胎盘中成功分离获得了PMSCs,形态呈纤维状,细胞增殖能力强;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PMSCs表达CD29、CD44、CD105、CD106和CD166,不表达CD34、CD45、HLA-DR;人PMSCs经成骨诱导2周后,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Von kossa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人PMSCs经成脂诱导3周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有明显的脂滴出现。结论建立了有效分离、培养人PMSCs的实验体系,并能使其在体外诱导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表明PMSCs可作为新型来源的种子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
翁震王泳袁雅红李毅平罗先富张学光
关键词: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
新生儿抗感染免疫应答中单核细胞信号传导和炎症反应因子作用及意义
目的研究新生儿和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表达水平及功能的差异,分析TLRs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正常新生儿和成人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COULTER EPICS XL-MCL)对...
俞生林李毅平汪健
关键词:抗感染免疫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信号传导
文献传递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CD3^+CD56^+NKT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CD3^+CD56^+自然杀伤T(NKT)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MPP患儿66例分为轻症组(42例)和重症组(24例),另设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4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外周血中CD3^+CD56^+NKT细胞绝对值,分析CD3^+CD56^+NKT细胞绝对值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NKT细胞和CD8^+T细胞绝对值降低,而CD19^+B细胞绝对值升高,血浆IgA、IgG、IgM水平升高(P<0.05)。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外周血NKT细胞绝对值降低,血浆IgA水平升高(P<0.05)。MPP患儿CD3^+CD56^+NKT细胞绝对值与NK细胞和CD8^+T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CD19^+B细胞绝对值、Plt、IgA、IgG和IgM呈负相关(P<0.05)。结论MPP患儿CD3^+CD56^+NKT细胞参与MPP发病,其在外周血的变化可能对早期识别危重症患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张丹丹姜艳群范玉洁曹秀玲李毅平周卫芳
关键词:自然杀伤T细胞肺炎支原体肺炎
IL-7对胸腺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IL-7对胸腺T细胞及胸腺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摘取15~16日龄胎鼠胸腺进行体外器官培养(胚胎胸腺器官培养-FTOC),分别将细胞因子IL-7和培养基滴加在胸腺小叶上,12天后收集不同条件下经FTOC培养获得的胸腺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CD8、CD11c、B220、Ia等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细胞计数检测细胞数目的变化。再将经FTOC培养获得的胸腺细胞和异源的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通过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性IL-7组的胸腺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其中胸腺CD4-CD8-双阴性细胞及CD8+单阳性细胞比例有所增加,而CD4+CD8+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4+单阳性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变化;此外,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NK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IL-7在胸腺T细胞及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许云云王泳李毅平李芳徐小霞朱守兵张学光
关键词:IL-7胸腺T细胞胸腺树突状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