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松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17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委试验示范项目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棉花
  • 3篇种子
  • 3篇缓释
  • 2篇性状
  • 2篇油脂
  • 2篇植物根
  • 2篇植物根际
  • 2篇植物油
  • 2篇植物油脂
  • 2篇生长季
  • 2篇水分
  • 2篇田间
  • 2篇田间试验
  • 2篇土壤
  • 2篇农药
  • 2篇农药活性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种子包膜

机构

  • 14篇北京市农业技...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玛纳斯县农业...

作者

  • 14篇恽友兰
  • 14篇李松林
  • 9篇田晓莉
  • 9篇周春江
  • 5篇周春江
  • 3篇刘西莉
  • 2篇张巨松
  • 2篇杨培珠
  • 2篇周立刚
  • 2篇谢湘毅
  • 2篇赵强
  • 2篇刘瑞涵
  • 2篇李召虎
  • 2篇宋慧欣
  • 2篇申琳
  • 2篇段留生
  • 2篇许永新
  • 1篇雷勇刚
  • 1篇于海霞
  • 1篇何钟佩

传媒

  • 2篇中国棉花
  • 2篇棉花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农业(下...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缓释农药颗粒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缓释农药颗粒剂,它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农药活性化合物、改性淀粉、粉料和辅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缓释农药颗粒剂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颗粒剂可以控制活性成分使其在预定的时间里按照预定的速度或以较低的速度释放...
周春江李松林田晓莉刘西莉恽友兰
文献传递
增效乙烯利在棉花上的催熟脱叶效果被引量:3
2007年
周春江田晓莉李松林恽友兰于海霞雷勇刚
关键词:脱叶催熟技术乙烯利脱叶效果棉花新疆棉区农业技术推广
化学打顶对棉花群体容量的拓展效应被引量:70
2011年
以常规人工打顶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18万、22.5万和27万株.hm-2),研究化学打顶对棉株形态、群体器官数量和经济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棉花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平均高出17%,中上部果枝显著变短,尤其是上部果枝平均比人工打顶短75%,冠层中部透光率平均提高约13%。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化学打顶棉花单位面积果枝数、主茎节间数多于对照。化学打顶棉花的皮棉产量在密度为18万株.hm-2时为2541 kg.hm-2,与人工打顶相当;当密度增加到22.5万株.hm-2时,化学打顶的产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600 kg.hm-2),而人工打顶较化学打顶产量下降了10%。因此,化学打顶的最适密度范围扩大,为进一步增密增产提供了可能。化学打顶对综合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
赵强张巨松周春江恽友兰李松林田晓莉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株型
一种控制植物种子水分的改性植物油脂种子包膜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植物油脂种子包膜材料,其包膜过程及贮藏或播种土壤后,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可在常温条件下制备改性植物油脂包膜材料和种子包膜加工工艺。通过调整改性植物油脂包膜材料、配比和加工工艺,可控制外界水分进入种子速度...
周春江恽友兰刘瑞涵宋慧欣申琳李松林许永新
文献传递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7
2008年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DPC)主要用于防止棉花徒长,在我国的应用面积每年达400万hm2以上,用量为75~300g·hm-2,明确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可为评价其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在实验室恒温培养条件下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DPC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3.5mg·kg-1,添加浓度为1.0~2.0mg·kg-1时,回收率在74.5%~88.8%之间,标准偏差为3.1%~3.6%,变异系数为3.9%~4.2%。研究结果表明,DPC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微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两条途径,化学降解和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1.93和3.12%·d-1,半衰期(T1/2)分别为13.0和7.2d,降解95%所需时间(T0.95)分别为53.8和33.2d。另外,土壤温度和湿度对DPC降解均有显著影响,DPC降解的适宜温度为25℃,适宜湿度为饱和持水量的60%~70%,此时平均降解率为(3.0 ̄3.5)%·d-1,半衰期为8d左右,降解95%所需时间(T0.95)为30 ̄35d。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DPC属于易降解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田晓莉谢湘毅周春江杨培珠王保民段留生李松林恽友兰何钟佩李召虎
关键词:降解土壤温度
噻虫嗪缓释颗粒防治番茄白粉虱的田间试验
2008年
番茄幼苗移栽时,将噻虫嗪内吸性杀虫剂包囊于缓释载体之中制成颗粒,施入移栽穴内,能有效地防治番茄白粉虱。在移栽后110d内,0.5%噻虫嗪缓释颗粒在剂量为4.0kg/667m2时,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4.5%和77.9%;而用相当药剂量的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处理,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0.5%和56.5%。噻虫嗪缓释颗粒还能有效地减少煤污病的发生。
李松林周春江周立刚恽友兰
关键词:白粉虱番茄
超声波提取-比色分析法测定土壤中残留缩节胺
采用超声波提取、比色分析法测定土壤中缩节胺的残留量,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表明:3个不同水平的标准添加,其平均添加回收率范围是75.2%-88.1%,变异系数为3.7%- 4.2%。该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
谢湘毅周春江田晓莉恽友兰李松林段留生王保民李召虎
关键词:超声波比色法缩节胺
文献传递
缓释缩节胺包衣处理对棉花农艺及经济性状的调控效果被引量:14
2004年
研究了缓释缩节胺和杀虫剂包衣、使种子亚丸粒化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 ,缓释缩节胺包衣处理的株高、主茎节间长度和果节数不同程度地减少 ,单株生产力随株高的降低明显下降。不同缓释材料间引起的差异一般大于不同缩节胺剂量间的差异。在缓释缩节胺中添加杀虫剂还可大大减轻棉花的苗期虫害。
周春江田晓莉李松林恽友兰
关键词:棉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种子包衣
噻虫嗪缓释颗粒防治番茄白粉虱的田间试验被引量:3
2008年
在番茄幼苗移栽时,将噻虫嗪内吸性杀虫剂包囊于缓释载体之中制成颗粒,施入移栽穴内,能有效地防治番茄白粉虱。在移栽后110d内,0.5%噻虫嗪缓释颗粒在剂量4.0kg/667m2时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4.5%和77.9%;而用相当药剂量的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处理,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0.5%和56.5%。噻虫嗪缓释颗粒还能有效地减少煤污病的发生。
周春江李松林周立刚恽友兰
关键词:白粉虱番茄
农药缓释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7
2005年
 以天然、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缓释材料,将一些内吸性杀虫、杀菌剂或生长调节剂与其复合,加工成具有缓释性能的根用农药亚丸粒或颗粒剂,通过根部一次性隐蔽施药防治作物整个生育期(或一定生育期)的病虫害或控制徒长。经过3年的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缓释农药一次施药可以防治作物整个生育期(或一定生育期内)的病虫害,同时该技术在控制棉花和草坪生长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春江李松林恽友兰田晓莉刘西莉
关键词:施药缓释技术徒长可生物降解内吸性高分子化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