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娟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种基因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SAG、TULP1、RDS、PRPF31基因与视网膜色素变性交互作用的关系,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因学研究、预防与延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4种易感基因进行筛查确定的5个等位基因,应用单纯病例组Logistic回归设计,分析4种基因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SAG基因rs1046974和PRPF31基因rs460824与食用鱼类食物存在交互作用(P=0.020,P=0.017),TULP1基因rs2064318和rs9380516及RDS基因rs434102与近亲结婚史、家族遗传史、吸烟饮酒、其它富含维生素A食物、精神状态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SAG基因rs1046972、PRPF31基因rs460824与食用鱼类食物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P<0.05)。
- 董玉萍王磊峰李军郭志强董秋艳朱素芳李晓娟麻宁
- 眼眶肿瘤36例超声造影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及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的出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近年来不断被拓展到各个学科和领域,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眼眶肿瘤诊断方面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眼科和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2006年9月-2007年12月眼眶肿瘤超声造影检查36例,
- 王磊峰鲁小中朱素芳董玉萍李晓娟董秋燕任秀昀
- 关键词:眼眶肿瘤超声造影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 四种基因多态性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SAG、TULP1、RDS、PRPF31基因多态性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关系,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血液并应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候选位点基因型的检测。使用SPSS及在线的SNPStat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ULP1基因rs2064318、rs9380516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显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频数分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G基因rs1046974、RDS基因rs434102及PRPF31基因rs460824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LP1基因rs2064318、rs9380516位点多态性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存在关联。SAG基因rs1064974、RDS基因rs434102及PRPF31基因rs460824位点多态性与视网膜色素变性无关联。
- 董玉萍王磊峰李军郭志强董秋燕朱素芳李晓娟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指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的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疾病[1],1857年由Donder首次发现并命名[2]。据报道,2001年全世界受累人数约100余万人,近几年又有报道,受累人数已达150余万人[3],目前己成为威胁全世界中青年人群视觉的主要眼部疾病[4]。
- 董玉萍王磊峰董秋艳朱素芳李晓娟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流行病学特征问卷调查
- 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调查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与延缓其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RP 105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RP患者吸烟及饮酒情况、食用富含维生素A食物频率和精神状况等,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不吸烟者72例,占68.6%;现在吸烟者25例,占23.8%;既往吸烟者8例,占7.6%。不饮酒者71例,占67.6%;饮酒者34例,占32.4%。(2)从事轻体力劳动者62例,占59.0%;适度劳动者33例,占31.4%;重体力劳动者10例,占9.5%。(3)每天看电视、电脑和手机屏幕时间〈1h者44例,占41.9%;1~3h者30例,占28.6%;〉3h者31例,占29.5%。(4)日常从不或偶尔食用动物肝脏者90例,占85.7%;从不或偶尔食用胡萝卜者84例,占80.0%;从不或偶尔食用鱼类者77例,占73.3%;从不或偶尔食用蛋类者39例,占37.1%。(5)近6个月总是难以入睡或睡眠不实23例,占21.9%;感觉疲倦或比平时更容易发脾气者19例,占18.1%;感到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紧张或焦虑者10例,占9.5%;感觉肌肉紧张或酸痛者9例,占8.6%。结论:吸烟、饮酒、摄入富含维生素A食物过少等对RP可能有负面影响。
- 董玉萍王磊峰董秋艳朱素芳李晓娟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影响因素
-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局部使用双氯芬酸钠降低眼内IL-12浓度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局部使用双氯芬酸钠是否降低房水中IL-12浓度。方法:选取在我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配为双氯芬酸钠观察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房水中IL-12水平。其中双氯芬酸钠组17名,安慰剂组21名。双氯芬酸钠组患者在行白内障手术前10天,局部使用0.1%双氯芬酸钠4/日,术后继续用药30天。安慰剂组患者术前局部使用安慰剂10天,4/日,术后规范使用白内障术后用药共30天。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妥布霉素滴眼液4/日),术后用药时间为30天。白内障手术术前收集房水样本用以测量IL-12浓度。结果:双氯芬酸钠组患者房水中IL-12浓度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结论:IL-12在发生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明显升高。此类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治疗时,于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术后联合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提高术后视力。
- 朱素芳王磊峰李晓娟董秋燕宋殊琪
- 关键词:白内障双氯芬酸钠白介素-12
- 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蛋白、神经细丝酸性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蛋白及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泪腺腺样囊性癌28例标本,根据临床症状及组织学观察分为嗜神经侵袭组(15例)和无嗜神经侵袭组(13例),并取术中切除的正常泪腺组织9例为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S-100及GFAP在上述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的S-100、GFAP阳性表达分别为12例(80%)和9例(60%),与无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S-100阳性5例(41.67%)、GFAP阳性表达率为0相比,呈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AP、S-100在有嗜神经性侵袭的腺样囊性癌中有特异性表达,其侵袭特性可能与肿瘤细胞中存在着神经膜细胞分化有关。
- 王磊峰董玉萍朱素芳李晓娟董秋艳黑砚
- 关键词: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嗜神经性免疫组织化学
-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2例超声造影分析
- 2014年
- 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及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的研发,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近年来不断被拓展应用到各个学科和领域。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超声造影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2例,并与手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100%。现分析报告如下。
- 王磊峰朱素芳董玉萍李晓娟董秋燕任秀昀
- 关键词: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
- Terson综合征临床诊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Terson综合征的治疗选择及预后.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眼科确诊并治疗的9例(18只眼)Terson综合征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3,病程均<6个月,年龄23 ~69岁.所有患眼均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 所有Terson综合征患者通过手术清除玻璃体积血,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0只眼术后视力达0.5及以上,病程较长或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力恢复欠佳.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治疗Terson综合征患者发生的玻璃体积血,对于较长时间玻璃体腔内积血未能吸收和(或)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 王磊峰朱素芳罗艳琳董玉萍董秋艳李晓娟王建英
- 关键词:TERSON综合征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