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昆

作品数:57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乳头
  • 35篇宫颈
  • 34篇瘤病毒
  • 33篇乳头瘤
  • 33篇乳头瘤病毒
  • 28篇人乳
  • 28篇人乳头瘤
  • 28篇人乳头瘤病毒
  • 24篇宫颈癌
  • 19篇基因
  • 17篇肿瘤
  • 15篇子宫
  • 14篇病毒
  • 12篇细胞
  • 12篇超微
  • 12篇超微结构
  • 10篇子宫颈
  • 9篇人乳头瘤病毒...
  • 9篇宫颈肿瘤
  • 7篇子宫颈肿瘤

机构

  • 40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湖北医学院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大同医学专科...
  • 2篇三峡大学
  • 2篇新疆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三峡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延边医学院

作者

  • 57篇李昆
  • 43篇司静懿
  • 19篇刘世德
  • 16篇宋国兴
  • 12篇刘朝奇
  • 8篇韩日才
  • 7篇孟祥金
  • 7篇孙瑜
  • 6篇许雪梅
  • 6篇麦永嫣
  • 5篇刘士德
  • 5篇赵富玺
  • 5篇陈莲凤
  • 4篇曾毅
  • 4篇胡伦颖
  • 4篇徐建青
  • 3篇张卫
  • 3篇贾丽萍
  • 3篇赵蔚明
  • 3篇徐建青

传媒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电子显微学报
  • 4篇中国癌症研究...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癌症
  • 2篇病毒学报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实用医学进修...
  • 2篇大同医专学报
  • 2篇病毒学杂志
  • 2篇第八次全国电...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肿瘤
  • 1篇国外医学(微...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6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5篇1990
  • 7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巨细胞病毒协同人乳头瘤病毒16型诱导宫颈上皮细胞癌变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协同感染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应用我室建立的HPV16永生化的人宫颈上皮细胞系,感染HCMV,观察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HCMV协同HPV16促进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在裸鼠中形成肿瘤。结论:HCMV可协同HPV16恶性转化宫颈上皮细胞,并对其协同机制进行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探讨。
刘朝奇李昆司静懿刘世德宋国兴阎伦飚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瘤病毒16型发病机制
人乳头瘤病毒16型亚基因DNA体外转化功能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利用HZIP16和HZIP16K(见材料和方法)质粒,将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全早期区基因及其开放读码框架(ORF)E6-E7分别转入ψ2细胞,所产生的重组病毒能诱导NIH3T3细胞发生转化。转化细胞具有恶性细胞的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可在0.3%软琼脂中形成集落,可使裸鼠致瘤。Southern blot证明,HPV-16 E6-E7 ORFs序列以整合形式存在于转化细胞和裸鼠肿瘤细胞DNA中,表明HPV-16 DNA具有体外诱导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E6-E7 ORFs是诱导细胞转化的关键基因。
张卫司静懿李昆陈连凤赵维敏韩日才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细胞转化
宫颈癌病毒病因研究的过去与未来被引量:2
1990年
自6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对宫颈癌病毒病因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顾过去的20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重点研究了单纯疱疹二型病毒(HSV-2)与宫颈癌相互间的关系;70年代末期至今则偏重研究了人乳头瘤病毒(HPV)
韩日才李昆
关键词:宫颈癌病毒病因子宫肿瘤
乳头瘤病毒体外诱癌的分子生物学与超微结构
1994年
乳头瘤病毒体外诱癌的分子生物学与超微结构司静懿,李昆,阎伦飙,刘士德,宋国兴,马钧,贾丽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我们以往的研究工作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亚基因E6E7与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为深入研究其...
司静懿李昆阎伦飙刘士德宋国兴马钧贾丽萍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子宫颈肿瘤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被引量:2
1994年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刘士德,陈莲凤,闫伦飙,宋国兴,司静懿,李昆,麦永嫣(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北京医科大学妇儿医院)原代培养细胞作为研究模型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但由于人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存在...
刘士德陈莲凤闫伦飙宋国兴司静懿李昆麦永嫣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宫颈鳞状细胞原代培养超微结构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_6基因表达产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将含有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_(16))E_6基因的重组质粒PAS1-HPV_(16)E_6转染大肠杆菌AR120,在萘啶酮酸诱导下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分离、纯化和鉴定获得一种分子量为19000的E_6表达蛋白。用纯化后的E6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在PEG_(4000)作用下进行融合,经HAT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克隆,克隆筛选,ELISA检测和再克隆,得到一株持续稳定分泌抗HPV_(16)E_6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株RAC_6。
桂长云宋国兴李昆司静懿韩日才贾丽萍马钧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基因表达子宫肿瘤
HPV致宫颈癌的分子机理与基因治疗及疫苗研究(综述一)
对HPV的病毒学、肿瘤学及免疫学成为近年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课题. 宫颈癌是最严重危害中国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癌瘤之一.在国家'七五攻关','八五攻关'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经本组大量分子流行病学...
司静懿胡延忠许雪梅陈连凤吴璐陈浩李昆宋国兴刘世德阎伦飙韩广洲徐建青刘朝奇曾苹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机理基因治疗疫苗
文献传递
双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及沙眼衣原体
1997年
本研究于国内首次建立了人乳头瘤病毒/沙眼衣原体两对引物PCR技术,即HPV/CT双重引物PCR。将设计在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omavirus,HPV)16型早期基因E1保守区的一对共有引物和设计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隐蔽质粒区的一对引物同时加入同一反应体系,一次反应可同时检出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存在的HPV和CT的单独或混合感染;对设计的两对引物做了敏感度、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0.1fgHIZP-HPVDNA及1~2个拷贝的沙眼衣原体即可被检出,且只对CTL2EB血清型及HPV6、11、16、18型DNA有扩增产物出现,而对人基因组DNA、HCMVDNA、HSV-2DNA、大肠杆菌M109DNA、奈瑟氏淋球菌ATTCC29402DNA、解脲支原体T8DNA无扩增产物;并用该方法对29例临床标本(18例尖锐湿疣、11例宫颈癌)中的HPV和CT感染进行了检测,同时用HPV多重引物PCR对29例病理确诊后标本中HPV感染进行了对比检测;用CT-MOMP蛋白基因区单重引物PCR对18例尖锐湿疣的CT感染进行了对比检测。结果表明,HPV和CT相应的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
许雪梅司静懿周四方刘世德徐建青宋国兴李昆王家璧刘耀华王宏伟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
应用PCR-SSCP银染色法检测宫颈癌中p53基因突变被引量:3
1995年
应用PCR-SSCP银染色法检测宫颈癌中p53基因突变赵蔚明,司静懿,李昆,张煊,宋国兴,刘世德,赵立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100005)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conforma...
赵蔚明司静懿李昆张煊宋国兴刘世德赵立新
关键词:宫颈癌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
宫颈癌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体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的相关性
1989年
自1966年Naib首次提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与宫颈癌发生有关以来,经过20多年的研究,虽然大量的资料支持这一设想,但也存在许多不能解释的问题,因此人们对HSV-2的单一作用开始怀疑。1977年Zur Hausen提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能是宫颈癌的又一危险因素。1982年Zur Hausen又提出HSV-2作为“启动子”与HPV协同致癌学说,但此假设尚缺乏实验依据,仅是理论上的推测。本实验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血清HSV-2抗体及癌活检组织HPV DNA的检测,试图探讨HSV-2和HPV的可能联系。
孟祥金孙瑜李昆韩日才司静一刘朝奇胡伦颖曾维坤
关键词:子宫肿瘤单纯疱疹病毒HPV核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