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莉

作品数:81 被引量:65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3篇盆地
  • 48篇塔里木盆地
  • 19篇油气
  • 14篇盐岩
  • 14篇碳酸
  • 14篇碳酸盐
  • 14篇碳酸盐岩
  • 14篇成藏
  • 10篇奥陶系
  • 9篇储层
  • 8篇地质
  • 8篇油气成藏
  • 7篇源岩
  • 7篇烃源
  • 7篇烃源岩
  • 6篇生烃
  • 6篇热历史
  • 6篇走滑
  • 6篇走滑断裂
  • 5篇地层

机构

  • 68篇中国石油化工...
  • 33篇中国石化
  • 2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化石油...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 81篇李慧莉
  • 13篇邱楠生
  • 11篇金之钧
  • 11篇何治亮
  • 10篇钱一雄
  • 9篇尤东华
  • 9篇蔡习尧
  • 7篇高晓鹏
  • 6篇李婧婧
  • 6篇张仲培
  • 5篇张继标
  • 5篇陈跃
  • 4篇李建交
  • 4篇王毅
  • 4篇沙旭光
  • 4篇黄太柱
  • 4篇赵锐
  • 4篇张卫彪
  • 3篇辛艳朋
  • 3篇曹自成

传媒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地学前缘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质科学
  • 3篇特种油气藏
  • 3篇内蒙古石油化...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岩石学报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热历史恢复方法探索被引量:15
2005年
古温标是目前恢复沉积盆地热历史最常用方法之一,但在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碳酸盐岩由于没有合适的成熟度标定参数(古温标),对其经受的热历史和成烃史的恢复一直是困扰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沥青反射率、牙形石色变指数、镜状体反射率等各类古温标,在用于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区的热历史恢复时都是借助于它们各自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现有的镜质体反射率模拟热历史方法来恢复热历史,因而存在不同的缺陷。重点介绍了利用有机质自由基浓度作为碳酸盐岩地区古温标的可能性。通过不同时间和温度下的热模拟得到的有机质自由基浓度数据,初步建立了三种类型有机质的自由基浓度(N)与时间-温度指数(TTI)的定量模型。这种有机质自由基浓度与TTI的关系式为碳酸盐岩地区古地温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方法。
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
关键词: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热历史自由基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恰尔巴克组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层,建立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及恰尔巴克组等时地层格架是开展地质研究和发现油气资源的基础。本文基于岩电特征,建立碳同位素对比标准,完善了奥陶系台地到斜坡相区牙形石化石带,确立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恰尔巴克组划分对比格架,并阐明鹰山组—恰尔巴克组特征及展布规律。研究表明,在完善牙形石化石带序列的基础上,指出鹰山组、一间房组及恰尔巴克组边界处碳同位素变化明显,地层序列发育齐全。鹰山组沉积时期是塔里木盆地台地发育的鼎盛时期,沉积环境稳定,水深基本一致,碳酸盐沉积速率虽较大但却相近。鹰山组厚度大且分布较稳定,一般在700 m左右,可细划分为4段,各段厚度为130~150 m。一间房组沉积时期,顺托果勒地区的沉积环境为一个碳酸盐缓坡环境,碳酸盐沉积速率相对较小。一间房组厚度在100~250 m不等,在顺南地区厚度最大,一般超过了200 m,最大可达250 m;古隆地区与顺北地区次之,厚度一般为130~150 m;跃进地区厚度最小,只有100 m。一间房组可细分为上下2段:上段厚度一般为60~70 m;下段为70~80 m左右。恰尔巴克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一个较深水斜坡环境,沉积速率小,沉积环境稳定,全区厚度相近,而且厚度较小,一般为30~40 m。
张智礼李慧莉焦存礼高晓鹏
关键词:碳同位素奥陶系一间房组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奥陶系沉积相特征
古城墟隆起GL1井已在奥陶系中下统碳酸盐岩中获得质量良好的油气,勘探证实其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因此,开展奥陶统沉积相的研究及寻找有利相带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口钻井岩芯观察,在室内岩矿、古生物及地球...
蔡习尧李慧莉马玉春尤东华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沉积相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顺南-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天然气气源与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被引量:54
2014年
顺南-古城地区处于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阿满低隆)、卡塔克隆起(塔中隆起)和古城墟隆起(古城低隆)3个构造单元的汇聚部位。近3年来,在顺南-古城地区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或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以鹰山组为主)及其毗邻的塔中隆起塔中1号构造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的碳酸盐岩中,已经有11口探井获得天然气流,天然气产量最高可达165.8×10^4m^3/d(顺南5井无阻流量)和107.8×10^4m^3/d(古城9井),显示顺南-古城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潜力。对顺南-古城地区以及塔中1号构造的11口探井的天然气烃类组分与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气-气对比表明:天然气干燥系数C1/C1-5值达0.99~1.00,属于过成熟干气范畴;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δ13C1—δ13C4值均大于-42.5‰,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源的典型天然气对比,确认天然气源自寒武系气源层。以顺南4井为例,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单井地层埋藏史数值模拟-实测地层Ro(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校正热史的集成技术,厘定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以鹰山组为主)气藏属于一期成藏,天然气充注时间为22~10 Ma(中新世),属于晚期成藏,有利于天然气资源的保存。
王铁冠宋到福李美俊杨程宇倪智勇李慧莉曹自成张宝收冯子辉
关键词:深层天然气
文中老三块开发中后期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
2002年
运用动态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 ,进行文中老三块油藏油田注水开发状况评价 ,搞清油层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郭鸣黎李慧莉卢新莉冷风张惠芳
关键词:动态监测中原油田储量动用提高采收率剩余油挖潜
基于成藏体系理论的碳酸盐岩含油气区带评价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以成藏体系理论为基础,参考前人区带评价参数标准,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层系,分别从烃源体、圈闭体、输导体和体系的有效保存性出发,建立了碳酸盐岩地质评价参数标准体系。该区纵向上以一套具有类似地质背景的圈闭体为核心,和其相关联的烃源体和输导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成藏体系。在参数体系中,提出了输导体的3个评价参数:输导层类型、供烃方式和运移距离的评价标准。利用统计学方法,考虑运移距离和成藏几率的关系,指出油气运移距离评价参数分为小于10 km、10~50 km、50~100 km和大于100 km。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膏盐岩下碳酸盐岩地层,采用同时考虑油气聚集单元和盆地构造单元的双要素子体系划分方法,以及考虑地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开展评价。塔北隆起东侧盖层覆盖区和塔中隆起北侧为1类地区;顺托果勒低隆区、塔西南地区、塔中隆起南侧、巴楚隆起北侧、塔北隆起西侧为2类地区。
周波李慧莉云金表徐忠美冯帆
关键词:油气评价区带评价成藏体系碳酸盐岩寒武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新生代断裂活动被引量:12
2016年
研究区以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巴楚隆起为核心,包括其南侧的麦盖提斜坡和北侧的北部坳陷(阿瓦提凹陷)。这里新生代断裂异常发育。以鸟山-古董山地区为重点,通过精细的地震剖面解释,在塔里木盆地西部识别出5期新生代断裂活动,分别发生于:白垩纪末-古近纪初(ca.65Ma)、中新世末-上新世初(ca.5Ma)、上新世末-更新世中期(ca.3~1.5Ma)、更新世中-晚期(ca.1~0.1Ma)和全新世(ca.0.01Ma)。中寒武统和古近系膏盐层构成了研究区的2个主滑脱面。ca.65Ma的冲断受控于基墨里中间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ca.5Ma、ca.3~1.5Ma、ca.1~0.1Ma和ca.0.01Ma的断裂活动(包括滑脱断层、冲断层、走滑断层和正断层)均受控于印度-亚洲碰撞的远程效应。晚新生代(中新世以来)的断裂活动以脉动式冲断为特征,两次相邻脉动式冲断之间为时间不等的短暂的构造间歇期;间歇期构造平静,甚至可以形成正断层。
张强黄太柱李慧莉李曰俊蒋华山马庆佑蔡习尧文磊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西部地震解释
麦盖提斜坡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确认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对麦盖提斜坡新钻井奥陶系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测井地层及碳氧同位素地层进行深入分析,确认该区发育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与下伏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上覆下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均呈不整合接触。良里塔格组以灰色、黄灰色、棕灰色泥晶灰岩、砂屑泥晶灰岩、亮晶颗粒灰岩为主,夹少量紫红色灰质泥岩,厚90~140 m,产牙形石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带,取心段碳同位素值为0.3‰~0.9‰;与塔中地区井下及巴楚地区露头区对比,缺失良里塔格组下部。麦盖提斜坡奥陶系发育3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以鹰山组风化壳岩溶型的颗粒灰岩为储集层、良里塔格组的泥晶灰岩为盖层构成的有利储盖组合;以良里塔格组礁滩体为储集层、礁盖泥晶灰岩或桑塔木组泥岩为盖层构成的良好储盖组合;以良里塔格组颗粒灰岩为储集层、下志留统泥岩为盖层构成的较有利储盖组合。
蔡习尧赵丽娜李慧莉张智礼成俊峰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良里塔格组储盖组合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滑脱构造与分层构造变形被引量:6
2009年
塔中低凸起作为古生代形成的凸起,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研究其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地震和钻井资料,在地震资料解释和分层构造复原基础上,研究认为:(1)除塔中Ⅰ号断裂带部分段为基底卷入式外,塔中低凸起主要逆冲断裂以滑脱式为主,主逆冲断裂多在中、下寒武统膏盐层系滑脱;(2)盐上地层变形特征与盐下地层变形特征不同,盐上地层构造变形强度总体上大于盐下地层构造变形强度;(3)膏盐层系在分层构造变形过程中起到协调变形作用;(4)塔中低凸起分层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俯冲造山及膏盐层系滑脱作用。
何春波汤良杰黄太柱李慧莉宁飞
关键词:滑脱构造塔中低凸起
塔中北围斜区北东向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被引量:57
2013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围斜区发育一系列北东走向的走滑断裂,主要发育花状构造、平行高陡断裂带、雁列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加里东中期塔中Ⅰ号断裂、南缘断裂活动剧烈,北西向的逆掩岩片或滑动块体中由于差异运动而形成了北东走向的撕裂断层-调节断层。加里东末期塔中地区受到东南向强烈斜向挤压作用是走滑断裂形成的动力机制,在基底薄弱带的基础上,塔中地区发生了右旋走滑特征。在这种板内挤压转换构造背景下,形成了一些连接北西向逆冲断层的北东向走滑断裂。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基本上沿着加里东中期的调节断层带的基础上继承发育,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还控制了古生界碎屑岩构造圈闭的发育,并作为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
杨圣彬刘军李慧莉张仲培李婧婧
关键词:控油作用走滑断裂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