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恒青

作品数:47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6篇超声
  • 13篇彩色多普勒
  • 10篇血管
  • 9篇多普勒超声
  • 8篇血管回声跟踪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左室
  • 8篇回声
  • 8篇回声跟踪
  • 7篇多普勒
  • 7篇血管回声跟踪...
  • 7篇回声跟踪技术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高血压
  • 5篇血压
  • 5篇血症
  • 5篇脂血症

机构

  • 32篇广州市红十字...
  • 11篇暨南大学第四...
  • 4篇暨南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东医药学院
  • 1篇广州市白云区...

作者

  • 47篇李恒青
  • 26篇郭顺华
  • 13篇姚楠
  • 10篇徐念
  • 9篇过新民
  • 6篇徐小丽
  • 6篇宋粤生
  • 5篇徐武华
  • 3篇熊建群
  • 2篇刘喜鸿
  • 2篇黄文胜
  • 2篇陈慧琪
  • 2篇刘薇
  • 2篇梁玉婵
  • 2篇马文斌
  • 2篇何丽婵
  • 2篇梁天山
  • 1篇韦建瑞
  • 1篇林少品
  • 1篇李应华

传媒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6篇广东药学院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广州医药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广东医药学院...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ROC曲线分析ET参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T2DM60例,正常对照6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膨大系数(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确定颈动脉硬化ET参数诊断截断值。结果T2DM组颈动脉β,Ep,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A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I差别不明显(P>0.05);ROC分析β,Ep,PWVβ,A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5,0.86,0.77,建议分别以β8.50,Ep108.5kPa,PWVβ6.65m/s,AC0.76mm2/kPa作为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诊断截断值。结论糖尿病动脉弹性下降发生在内中膜(IMT)增厚之前,其中以β,Ep,PWVβ作为T2DM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参数评价的准确性较高,AC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
郭顺华徐小丽李恒青徐念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总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多普勒检查与临床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对年龄匹配的86例ACI患者和88例以冠心病为主的非脑梗死(N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2组患者各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与超声波检查结果之间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可能成因,根据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将所有患者重新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比较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①ACI组的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高于NS组(分别为P<0.01、<0.05、<0.05);ACI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P<0.01)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也显著高于NS组。②斑块组的年龄(P<0.01)、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5)和CRP水平(P<0.05)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③IMT的增厚主要与年龄相关(r=0.124,P<0.01);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P<0.01)和颈内动脉(P<0.01)的IMT也明显厚于非高血压患者。结论CAS在ACI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身的病理机制可能有别于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
何丽婵徐武华李恒青郭顺华张素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
输注硝酸酯类防治血透高血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效应
2002年
目的 观察输注硝酸酯类药物防治血透中血压明显升高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效应。方法 血透中血压明显升高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84例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 :A组予硝酸甘油 5mg ,B组予异舒吉 (二硝酸异山梨酯 ) 2 0mg ,C组予异舒吉 10mg。分别为非透析日、血透开始半小时、血透中血压明显升高时 ,输注硝酸酯类药物 10 0分钟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记录患者血压及基本临床表现。结果 A、B组可将血压维持在透析前水平 ,并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临床表现。C组血压无显著下降 ,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临床表现亦无显著改善。结论 硝酸甘油及大剂量异舒吉对血透中高血压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
李青李恒青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硝酸酯类输液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及随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上的应用
1990年
本文报告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例血培养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检测感染性心内膜炎上的瓣膜赘生物和观察心内膜炎造成的心脏损害,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检查。因此,本技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此外我们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进行半年至5年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心内膜炎上的赘生物在抗菌素的治疗下,可以逐渐缩小乃至最后消失。提示应用超声心动图不仅可早期诊断,同时可作为预后观察的依据。
李恒青姚楠何叶熊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探讨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病因.研究表明,血管微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血清CRP增高作为独立危险因素,...
李恒青郭顺华徐念徐武华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
文献传递
心电图和二维超声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的研究
1998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与左室肥厚(LNH)的关系。方法 分成遁析组与无遗析组。检测常规心电图和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左心室大小,厚度及形态。结果 透析组LVH的发生率用两种方法检测均大于无透析组,P<0.01。超声检测LVH的阳性率优于心电图法,P<0.01。血透时间较长,则左室壁增厚较明显。LVH可增加死亡率。结论 血液透析可导致LVH。其中,左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增大是最主要的因素。
李恒青姚楠卢智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血液透析尿毒症
全文增补中
超敏C-反应蛋白与不同阶段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与不同阶段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关系。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对46例下肢DVT患者进行分组,对不同阶段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DVT患者的CRP水平由明显增高至逐渐下降。结论CRP是参与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炎症因子,可作为反映DVT不同阶段的指标之一。
徐念李恒青郭顺华
关键词:C-反应蛋白彩色多普勒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与内皮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正常健康者颈总动脉硬化参数,对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与弹性参数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弹性参数Ep、β、PWVβ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AC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糖尿病组Ep、β、PWVβ均与FBG、HbA1C、PP呈正相关(P<0.05),AC与FBG、LDL、HbA1C、PP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大动脉弹性下降主要与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质代谢紊乱和脉压差有关。
郭顺华徐小丽李恒青徐念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动脉弹性
经食道心脏超声和经胸壁心脏超声在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4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均进行了经食道心脏超声和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 42例患者中经食道心脏超声检出CES 14例(33.3%),其中房间隔缺损检出患者4例,主动脉部斑块患者检出1例,房间隔瘤检出患者2例,检出卵圆孔未闭患者3例,检出二尖瓣增厚2例,左房自发声学显影患者1例,二尖瓣脱垂检出患者1例。经胸壁心脏超声检出CES 3例(7.1%),其中主动脉部斑块1例,卵圆孔未闭1例,二尖瓣脱垂1例。经食道心脏超声的检出率高于经胸壁心脏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6,P〈0.05)。经食道心脏超声相比于经胸壁心脏超声对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诊断有更为明显的优势,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对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瘤、二尖瓣增厚存在漏检情况,对于隐源性青年脑梗死患者,其效果不如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因此建议在经胸壁心脏超声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以提高对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徐念梁天山郭顺华李恒青
关键词:脑梗死经食道心脏超声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股总动脉弹性进行评价,初步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硬化的诊断指标。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股总动脉弹性参数,并与60健康正常人的各弹性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确定股动脉硬化ET参数的诊断截断值。结果2型糖尿病组股总动脉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顺应性(AC)较对照组降低(P<0.01),膨大系数(AI)差异不明显(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β、Ep、PWVβ、AC、A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5、0.84、0.75、0.61。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下降发生在内中膜(IMT)增厚之前,其中以β、Ep、PWVβ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硬化评价参数的准确性较高,AC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AI暂不推荐。本研究者认为,β11.25、Ep 130.5 kPa、PWVβ7.05 m/s、AC 0.74 mm^2/kPa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硬化的截断值。
徐小丽熊建群李恒青郭顺华李应华
关键词:股总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