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文
- 作品数:25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湖南长沙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给棉田主要害虫防治及自然天敌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作者系统调查研究了湖南长沙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消长动态和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长沙转基因棉田群落结构较丰富,有节肢动物11目20科33种。棉田主要害虫有棉叶蝉、小绿叶蝉、朱砂叶螨、棉蚜及烟粉虱;主要天敌有八斑鞘腹蛛、鳞纹肖蛸、龟纹瓢虫、六点食螨蓟马和日本通草蛉。6月上旬前重点防治朱砂叶螨和蚜虫,7月中旬重点防治小绿叶蝉和棉叶蝉。八斑鞘腹蛛和六点食螨蓟马是前期优势天敌,鳞纹肖蛸是中后期优势天敌。鳞纹肖蛸、龟纹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应加以保护利用。
- 袁准李毅李育强钟亮李志文曾爱平
- 关键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多样性生态位
- 油茶象生物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的专性蛀果害虫,常导致大量落果。为明确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2014年在湖南省邵阳县小果油茶林采用震落法捕获油茶象成虫146头,实验室室温下饲养,记录日死亡数,并对其干重、喙长、体长和体宽进行了测量。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分析雌雄成虫大小差异性,用线性拟合(Linear fit)分析成虫日死亡数与日最高气温的关系,并用Crosby生长法则对'多峰拟合'分龄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象雌性多于雄性,性比为3.06:1;成虫具2种体色型,即黑色型和褐色型,黑色型为优势种群;成虫最长寿命>100天,7月下旬至8月初持续高温(日最高温度>35℃)导致成虫大量死亡,占55.8%,成虫日死亡数与日最高气温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Crosby指数均<10%,表明'多峰拟合'方法用于幼虫分龄合理可靠。本文明确了油茶象的一些基本生物学特性,并给出了卵、各龄幼虫及雌性成虫形态特征图。
- 马玲曾爱平李志文
- 关键词:日最高气温
- 小腹茧蜂亚科(膜翅目:茧蜂科)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近年来,各国学者以Mason(1981)分类系统为基础,对小腹茧蜂亚科系统发育进行了大量支序研究,并重新评价了Mason(1981)的分类系统.学者基本认为Mason(1981)废弃使用广义绒茧蜂属Apanteles(s...
- 宋东宝游兰韶谭济才李志文
- 关键词:小腹茧蜂亚科系统发育支序分析膜翅目茧蜂科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中国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本文就国内近十多年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的基础研究(种类调查、鉴定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和麻类作物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黄安平朱谷丰曾维爱李志文
- 关键词:麻类作物虫害生物学生态学
- 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系统发育分析(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
- 2005年
- 对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 Cotesia flavipes complex (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分布全世界的 5 个种和外群螟蛉盘绒茧蜂 C. ruficrus,粘虫盘绒茧蜂 C. kariyai,粉蝶盘绒茧蜂 C. glomerata 的 24 个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支序分析的方法探讨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 5 个种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表明,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是一单系群,芦螟盘绒茧蜂 C.chiloluteelli 和汉寿盘绒茧蜂 C.hanshouensis 亲缘关系靠近,共有同一节点,二者与大螟盘绒茧蜂 C.sesamiae 构成姐妹群,此姐妹群再与二化螟盘绒茧蜂 C.chilonis 共有同一最近共同祖先,最后与螟黄足盘绒茧蜂 C.flavipes 构成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单系群.
- 李志文游兰韶马骏陈玲芝肖芬
- 关键词:系统发育膜翅目茧蜂科支序分析
- 油茶象幼虫虫龄的划分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油茶Camellia meiocarpa的专性蛀果害虫,常导致大量落果。幼虫准确分龄是其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控研究的基础,但对钻蛀性昆虫来说,这非常困难。本研究旨在明确研究样地油茶象幼虫龄数及各龄形态指标极差,试图探讨确定钻蛀性昆虫龄数及合理划分虫龄的可靠方法。【方法】收集了1 253头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测量头壳宽、头壳长和上颚宽3个形态指标,用多峰拟合分析频次分布资料,结合戴氏法则判断幼虫龄数。以正态曲线交点作为相邻虫龄分界点,计算各龄幼虫测量指标的平均值、极差、增长率及误判率。【结果】头壳宽、头壳长和上颚宽频次分布多峰拟合均呈显著的5个正态峰(P〈0.01),对应5个虫龄;头壳宽、头壳长和上颚宽3个形态指标均以对3龄幼虫的误判率最大,分别为6.04%,7.03%和6.51%,而对其他虫龄误判率均小于5%,提示3个形态指标均可作为油茶象虫龄划分的可靠依据,以头壳宽最佳。各龄幼虫头壳宽、头壳长及上颚宽增长率依次为1.41~1.54,1.43~1.61及1.44~1.64,基本恒定,其平均值的自然对数与虫龄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油茶象幼虫头壳生长呈间断性几何级数增长,符合戴氏法则。【结论】油茶象幼虫具5个虫龄,不同于前人报道的仅4个虫龄;多峰拟合可用于确定钻蛀性昆虫或野外种群的龄数,特别是为相邻虫龄形态指标重叠区虫龄划分提供有效方法。
- 李志文何立红夏姣马玲曾爱平
- 湖南瓜类实蝇的发生及其关键气象影响因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摸清湖南瓜类蔬菜上南亚实蝇(Zeugodacus tau(Walker))和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Coquillett))的发生概况,2020年6—8月于23个市(县、区)的52块瓜菜地,用诱蝇酮(4−对−乙酰基氧基苯基−2–丁酮、Cue)和诱蝇醚(甲基丁香酚、Me)监测实蝇类昆虫的发生;通过野外调查和室温饲养推断优势种南亚实蝇的生活年史;2021年于攸县混合菜地用Cue诱捕成虫,每日记录诱捕数量,并分析其与关键气象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瓜菜地可诱捕到南亚实蝇、瓜实蝇、具条实蝇(Zeugodacuss cutellatus(Hendel))、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一种棍腹实蝇(Dacus sp.)共5种昆虫;南亚实蝇分布广泛,为优势种;瓜实蝇仅在局部地区为主要害虫;南亚实蝇在湖南一年发生3~5代,世代重叠,第1~2代成虫(即第2~3代幼虫)为主害代,第3代成虫(即第4代幼虫)次之;攸县混合菜地实蝇成虫季节动态呈单峰型,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日最高温度≥15℃时始见成虫活动,日最高温度为33.4℃时诱捕量最大,越远离此温度诱捕量越少;7月7日至9月30日,雨天及雨后1 d南亚实蝇成虫诱捕量显著高于其他天气的,风速对诱捕结果无显著影响。
- 陈运康梅宇宇杨中侠李新文陈越华林宇丰李耀明李志文
- 关键词:瓜实蝇种群动态
- 油茶象种群密度及空间格局被引量:3
- 2019年
- 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油茶Camellia spp.的专性蛀果害虫,常导致其大量落果。本文旨在明确油茶象幼体(卵+幼虫)种群动态、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子,以便为调查取样、长期监测和科学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2017年在湖南常宁普通油茶林,2016年-2017年在湖南益阳小果油茶林于雌虫产卵季节进行了调查,解剖收集的果实并记录其所含幼体数。用6种聚集度指标(m*/m、Iδ、C、I、C a、k)和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模型分析油茶象幼体的空间格局,并探讨其关键影响因子。调查和分析表明,雌虫于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幼体种群密度呈单峰变化,2016年和2017年高峰期分别在7月25日和7月18日。小果油茶林2016年、2017年高峰期种群密度分别为17.95±1.53和16.27±1.06幼体/样株,高于普通油茶林,分别是普通油茶林种群密度(8.16±1.23幼体/样株)的2.20倍和1.99倍,差异极显著(P<0.001)。聚集度指标分析显示,油茶象在普通油茶林均呈聚集分布,在小果油茶林呈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回归模型表明,该虫在两种油茶林均呈聚集分布。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2,表明油茶象幼体聚集是由亲代雌虫本身的产卵行为与寄主果实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给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并绘制了3种抽样精度下最适抽样数随种群密度变化的曲线图。综上,初步明确了油茶象幼体在普通油茶林和小果油茶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并探讨了其关键影响因子。试验结果可为该虫调查取样、长期监测和科学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
- 李志文赵瑞李有志
- 关键词:普通油茶小果油茶种群密度
- 油茶象适应性产卵策略及生态机制
- 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pp.)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广袤亚热带地区,油茶象(Curculio styracis)是其专性蛀果害虫,雌虫产卵于发育中的寄主果实,整个幼虫期在单个果实内发育,因此“油茶象—寄主果实...
- 李志文
- 关键词: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自然选择适应性进化
- 湖南不同二化螟种群对几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明确湖南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程度,利用点滴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对24县/市二化螟种群的触杀毒性,测定了三唑磷和杀虫单对22县/市二化螟种群的触杀活性;利用稻苗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22县/市二化螟种群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1)24个供试种群均对三唑磷均产生抗性,其中12个种群(石门、临澧、安乡、桃江、蓝山、涟源、安仁、望城、衡南、双峰、汉寿和浏阳)对三唑磷的抗性达到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0);10个种群(赫山、道县、江华、湘潭、邵阳、攸县、炎陵、沅江、长沙和宁乡)对三唑磷的抗性处于高水平抗性,其抗性倍数介于40~160倍间;株洲和会同种群对三唑磷的抗性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这24个种群对杀虫单也都产生抗性,其中9个种群(涟源、石门、安乡、临澧、沅江、汉寿、双峰、衡南和桃江)对杀虫单的抗性程度处于极高水平抗性;4种群(蓝山、江华、攸县和浏阳)的抗性程度属于中等水平抗性;其余11个采集点种群的抗性倍数在40~160间,其抗性程度处于高水平抗性。(3)共测定了22个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其中仅会同种群对阿维菌素没有产生抗性,但敏感性已降低(抗性倍数为4.1);2个种群(道县和安乡)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程度处于低水平抗性;8个种群(望城、株洲、醴陵、衡南、祁东、双峰、汉寿和鼎城)的抗性程度处于高水平抗性;11个种群(赫山、长沙、浏阳、宁乡、江永、湘潭、邵阳、安仁、安化、炎陵和攸县)的抗性水平为中等水平抗性。(4)这22个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抗性,其中衡南采集点虫群的抗性处于高水平抗性,其余21个种群均为中等水平抗性。这表明,三唑磷和杀虫单不易推荐用于防治二化螟,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应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延缓其抗性的快速发展。
- 叶波李生智丁文兵贺华良邱林李志文李有志
- 关键词:二化螟三唑磷杀虫单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