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6篇急性
  • 4篇动脉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抑郁
  • 3篇手术
  • 3篇数字减影
  • 3篇数字减影血管...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减影血管造影
  • 3篇梗死
  • 3篇成像
  • 2篇电刺激
  • 2篇动脉瘤
  • 2篇血清

机构

  • 27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作者

  • 27篇李志伟
  • 7篇刘波
  • 6篇王娟
  • 4篇余雨
  • 3篇刘洁
  • 3篇谢鹏
  • 3篇杨德雨
  • 2篇冯桂波
  • 2篇聂勋兰
  • 2篇帅杰
  • 2篇彭国光
  • 2篇廖娟
  • 2篇唐川
  • 1篇邵高海
  • 1篇王法祥
  • 1篇李远
  • 1篇钟家菊
  • 1篇王勇
  • 1篇王群波
  • 1篇王杰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值模拟描述血管壁厚度对复杂颅内动脉瘤流固耦合分析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背景:颅内动脉瘤病死率高,有限元分析预测其破裂风险目前成了一个热门课题。有限元分析需要可靠的流固耦合模型,动脉瘤的血液模型很易得到,而血管壁模型无法直接获得,只能人为设置,这可能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目的:探讨有限元建模时血管壁厚度的设置对复杂颅内动脉瘤流固耦合分析的影响,为颅内动脉瘤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更可靠的建模方法。方法:通过3D脑血管造影取得一67岁男性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串联动脉瘤的三维数值模型。术后通过管壁增厚的方法构建出血管壁模型,人为设置的壁厚为0.3,0.4,0.5,0.6 mm,得到4个流固耦合模型。根据术中测得的数据,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颈内动脉串联动脉瘤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比较4个模型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4个模型的血液流线图、血液压力降图、血管内壁壁面切应力均无差异(P>0.05)。4个模型血管壁变形最明显处均在颈内动脉C2段,但血管壁越厚者最大变形量越小(P<0.01)。4个模型血管壁Von Mises应力均在I,J两点处达到局部最大值,血管壁越薄者局部最大值越大(P<0.01)。证实血管壁厚度的设置会对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流固耦合分析结果造成影响,欲得到准确计算结果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厚度。
刘波李志伟
关键词:生物力学颅内动脉瘤血液动力学流固耦合
脑供血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评估被引量:18
2015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逐年提高。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而良好的侧支循环情况在此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构建良好的侧支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评估是关键。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评估侧支循环的金标准,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侧支血管的分布和所代偿的供血区域,若碍于其有创性,可考虑选择无创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测量侧支循环血管的血流流速、确定血流的方向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从任何角度动态观察颅内的血管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成像范围内的全部主要的血管及其分支,但各种技术均存在局限性,掌握各评估技术的优缺点对于做出合理的联合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对此展开综述。
李乾露杨德雨刘波李志伟
关键词:侧支循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
盗血椎动脉的直径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盗血椎动脉的直径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6例SSS患者,DSA提示均有单侧锁骨下动脉近心端严重狭窄导致同侧椎动脉血流逆向供应病侧上肢。根据血流逆向椎动脉的直径分为4组,<2.0 mm组4例、2.0~<2.5 mm组4例、2.5~3.0 mm组4例、>3.0 mm组4例。对每组每例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处给予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erebr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及球囊后扩(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通过CT灌注成像了解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后循环供血改善情况。结果每组每例患者介入治疗后狭窄的锁骨下动脉直径恢复到70%以上,同侧血流逆向的盗血椎动脉全部恢复为正向血流。CT灌注成像提示:每组每例患者后循环供血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3.0 mm组改善最明显。结论严重病变的SSS患者给予PTAS+PTA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盗血的椎动脉直径越大,疗效越好。
刘波帅杰李志伟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脑血管支架成形术CT灌注成像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分析中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初发的6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艾森格个性问卷(EPQ)、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评估患者,调查PSD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D发生率为36.76%(25/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D与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个性、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无明确关系,而与脑卒中部位、性别、经济情况、家庭关怀度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PSD患病率较高,女性、左侧脑卒中、经济状况差、家庭关怀度差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王娟李志伟余雨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流固耦合模型的建模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流固耦合模型的建模方法。方法:通过3D脑血管造影取得1位患者左侧颈内动脉巨大螺旋形梭状动脉瘤的原始数据,使用MIMICS 12.0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动脉瘤血管段STL格式的表面模型,将表面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 12中处理得到双层NURBES曲面,使用UGS NX 8.0处理曲面得到流固耦合的颈内动脉瘤几何模型。把几何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 14.0进行流固耦合计算评价其可靠性。结果:迅速快捷地构建出流固耦合的几何模型,模型形态几乎和患者实体一致,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 14.0能够很好地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结论:联合运用MIMICS 12.0、Geomagic Studio 12和UGS NX 8.0能够快速构建可靠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流固耦合模型,为这种脑血管疾病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可靠方法。
刘波谢鹏李志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有限元建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电刺激及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比电刺激及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治疗效果,为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各49例分别随机分配到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激组,即真性球麻痹-电刺激组,真性球麻痹-针灸组,假性球麻痹-电刺激组,假性球麻痹-针灸组。4组皆在早期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给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 d。结果:假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障碍恢复有效率分别为88.0%和83.3%,两种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差异(P>0.05);真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76.0%和41.7%,2种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均有效;真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疗效更佳。
王娟李志伟余雨
关键词:吞咽障碍急性脑卒中电刺激针灸
VitalStim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聂勋兰刘洁李志伟
关键词:电刺激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
坐-站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强化坐-站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某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的8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坐-站训练,每次15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对2组患者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分,同时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及步态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BS,FAC评分及TUGT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2组患者的BBS,FAC评分及TUGT结果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患者的BBS,FAC评分及TUGT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步速、步幅、患侧及健侧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2组患者步速、步幅、患侧及健侧步长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坐-站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残障及后遗症,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聂勋兰李志伟郑天会刘洁廖娟
关键词:脑卒中
卒中后疲劳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oSF)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它的存在。1999年,Ingles等[1]对PoSF进行了第1次系统的研究,将它从卒中后心理情感后遗症中区分出来,对其进行了单独评价。
唐川李志伟
关键词:发病率
瘦素与老年痴呆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4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起病隐匿。早期以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短暂的时间和空间记忆缺失为主要表现,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以人格、情感、行为改变为主的全面性智能衰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瘦素与AD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二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毕有才李志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学阿尔茨海默病代谢瘦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