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

作品数:33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油田
  • 7篇双河油田
  • 6篇油藏
  • 6篇含水
  • 5篇注水
  • 4篇剩余油
  • 4篇盆地
  • 4篇高含水
  • 3篇断块
  • 3篇南襄盆地
  • 3篇勘探
  • 3篇含水期
  • 3篇高含水期
  • 3篇凹陷
  • 3篇采收率
  • 3篇层系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结构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特高含水

机构

  • 26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3篇李岩
  • 4篇黎腾
  • 3篇孙宜丽
  • 3篇何登发
  • 3篇李智
  • 2篇杨宇
  • 2篇邱坤泰
  • 2篇刘利滨
  • 2篇张超
  • 1篇余若昕
  • 1篇李海鹏
  • 1篇金东丽
  • 1篇张金全
  • 1篇曲智明
  • 1篇王正欣
  • 1篇周伟东
  • 1篇潘赳奔
  • 1篇苏建栋
  • 1篇马春生
  • 1篇刘玉梅

传媒

  • 3篇特种油气藏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石油石化物资...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应用科技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试采技术
  • 1篇科技与企业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科技纵横
  • 1篇今日科苑
  • 1篇机电产品市场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架式抽油的应用
2011年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卫二油藏经营管理区地处河南山东两省境内,管辖卫城油田卫2块、卫81块、卫229块、卫37块、卫20块等共计5个开发单元及部分零散井。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北端,横跨中央隆起带,地质条件复杂,属于低渗透油藏,探明含油面积11.7Km2,地质储量1374×104t,可采地质储量485×104t,水驱控制储量1214×104t,水驱动用储量890×104t,采油速度为0.75%,采液速度为7.35%,地质采出程度为26.84%,采收率为35.3%,共有油井108口,多为游梁式抽油机,游梁式抽油机为四连杆"硬"连接结构,机械性能好,适应野外全天候连续运转是游梁式抽油机的最大优点。但游梁式抽油机存在着效率低、能耗高、冲程损失大、平衡度调整难度大、冲次、冲程调整范围小等问题。受举升方式的制约,油田机采系统效率提升空间逐步缩小。供液充足、高液量、高含水油井产量的提高,油田机采系统效率的提升,吨油单耗、吨液单耗的降低,乃至油井躺井控制水平的提高,必须选择合适的抽油设备。
曲智明刘利滨李岩
关键词:塔架式抽油设备中原油田
双河油田开发后期优化注水调配技术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注水油田开发后期,沿用传统的注水井调配方法已很难满足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需要,为此提出一种适应油田开发后期需要的新注水调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油藏工程原理定量描述清楚注水井周围含油饱和度的平面分布,确定下步动...
李岩王亚马培申金东丽
关键词:含水饱和度灰色系统模型
文献传递
大尺寸高精度油缸内孔加工方法论证与实践
2000年
液压油缸内孔的技术要求通常都比较高,不仅有严格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而且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往往也很高,若内孔尺寸及工件尺寸和重量在一般内圆磨床上能够满足,便可直接磨削制成,但若尺寸超出一般内圆磨床加工范围,就会给加工带来较大难度。
吴文晓李岩宋云彦李秀军师宪生
关键词:内圆磨床内孔加工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工件尺寸
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变流线精细调整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针对双河油田某区块高含水后期局部区域形成优势流场、注水井注水效率低、油井含水率高、剩余油分布零散、开发调整措施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以集合法筛选确定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类标准,定量划分一、二类剩余油的分布区域,并提出高含水后期储层变流线精细注采调整的方法,对该区块储层的流线进行调整,使原始流线旋转一定角度,进而挖潜零散分布剩余油。以该区块WH5-917、WH7-117两个典型井组所在储层区域为例,进行变流线精细注采调整,使流线转向原来未波及或部分波及的储层区域。自2014年12月变流线调整后,水驱至2016年9月,2个井组分别累计增油0.47×10~4、0.57×10~4t,油井平均含水率分别下降1.21%、1.14%,调整效果较明显。研究成果对同类油田优势流场治理以及剩余油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柏明星张志超李岩张超
关键词:高含水后期双河油田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被引量:2
2021年
南阳凹陷属南襄盆地次级构造单元,是发育在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之上的富油气断陷。研究其地质结构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对凹陷油气勘探和认识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隆升剥蚀作用的盆地构造-沉积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凹陷内2/3D地震、钻井、测录井资料,识别区域性不整合面,划分构造-地层层序,刻画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及凹陷平、剖面形态;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南阳凹陷晚白垩世以来的形成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南阳凹陷发育胡岗组底部(T_(g))、玉皇顶组底部(T_(7))、核桃园组底部(T_(5))、上寺组底部(T_(1))4个区域性不整合面,将凹陷地层划分为基底构造层、胡岗组构造层、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构造层、核桃园组-廖庄组构造层、上寺组-平原组构造层共5套构造-地层层序。受新野断层、禹桐断层、师岗断层等基底断层控制,南阳凹陷表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经历了初始断陷期、持续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共5期构造演化阶段。基底结构复杂、边界断层形态差异及分段差异沉降是凹陷地质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
李智李智杨云飞杨云飞郭文建李岩黎腾
关键词:不整合面地质结构差异沉降南阳凹陷
中高渗油田特高含水期优势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2016年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调研的情况下,针对特高含水期中高渗油田存在油水井间低效无效循环水流通道,注水井注水利用率低的典型问题,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对于中高渗油田优势流场的几种典型的研究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特高含水期的老油田措施调整与剩余油潜带来帮助。
李岩孙宜丽张超
关键词:高含水期剩余油
大斜度定向井在张店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张店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因构造形态复杂、含油面积小、单井钻遇油层少、日产能力低被定为不能系统开发的难采储量。1999年以来,通过新的开发评价揭示了其剖面、平面油气层的分布规律,通过应用大斜度定向井技术,落实了构造形态和储量规模,对主体区块进行了系统开发。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而且实现了少井、多层、高速、高效开发,对于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岩梁光明史莉莉
关键词:大斜度定向井张店油田油田勘探油田开发复杂断块油田
低渗透砂砾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被引量:20
2022年
焉耆盆地本布图油田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早期采用注水开发,储集层伤害严重,注水困难,采出程度低,亟需开展转换注驱研究,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确定本布图油田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原油膨胀性好,易降黏,易混相;最小混相压力为25 MPa,在目前地层压力下可达到近混相驱,驱油效率较高,具有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利用数值模拟对CO_(2)驱开发技术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五点法井网,连续注气开发,预计提高采收率13.37%,CO_(2)换油率0.330 t/t,为下一步矿场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岩张菂樊晓伊张金通张金通叶欢
关键词:焉耆盆地提高采收率驱油机理
孤东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的精细研究及水平井配套挖潜技术的探索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储采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资源接替不足,井网细分、加密潜力相对较小,原油生产稳产难度较大,面对这种形势,需要精细油藏描述,深挖老区剩余油潜力.本文以孤东七区西63+4单元为例,通过厚油层层内精细描...
刘玉梅谭河清周伟东崔文福孙晓燕李岩先冬梅
关键词:精细油藏描述水平井布井方式
文献传递
如何破解“石油工业第一难”
1999年
徐永国李岩
关键词:石油工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