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英

作品数:8 被引量:7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性
  • 5篇梗死
  • 4篇早期静脉溶栓
  • 4篇溶栓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静脉溶栓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治疗急性脑梗...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溶酶
  • 2篇溶酶原激活剂
  • 2篇重组组织型
  • 2篇重组组织型纤...
  • 2篇组织型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纤溶

机构

  • 8篇北京急救中心
  • 2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学英
  • 5篇胡南
  • 5篇左鹰
  • 5篇曾红
  • 4篇王克英
  • 4篇王洪源
  • 4篇王沈燕
  • 3篇赵永春
  • 2篇樊琨
  • 1篇黄飞
  • 1篇张亚清
  • 1篇王沈雁
  • 1篇秦俭
  • 1篇于海玲
  • 1篇李小宇
  • 1篇王英
  • 1篇王玉良
  • 1篇王雁

传媒

  • 2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2005北京...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艾通立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附100例病例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艾通立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同时探讨国人应用 rt PA治疗的最佳剂量。方法 :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 ,A组为rt PA 0 .9mg/ kg,B组为 rt PA 0 .7mg/ kg,C组作为对照组不用 rt PA。溶栓两组先将总量中的 8mg静脉快速推入 ,剩余量在 1h内用静脉泵输入 ,总量均不超过 90 mg。观察 3组治疗后 2 4h、9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及 90 d日常生活能力指数 (Barthel) ,同时观察 3组治疗后 3 0 d脑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A组溶栓后 2 4h和90 d治愈及显效率为 41.18%和 76.47% ,90 d Barthel指数为 95~ 10 0分者占 5 8.82 % ,3 0 d脑出血率为8.82 % ,病死率为 5 .88%。 B组溶栓后 2 4h和 90 d治愈及显效率为 3 9.3 9%和 69.70 % ,90 d Barthel指数为95~ 10 0分者占 5 4.5 5 % ,3 0 d脑出血率为 9.0 9% ,病死率为 9.0 9%。C组治疗后 2 4h和 90 d治愈及显效率为2 1.2 1%和 3 0 .3 0 % ,90 d Barthel指数为 95~ 10 0分者占 2 1.2 1% ,3 0 d病死率为 9.0 9%。 90 d溶栓组显效率(73 .13 %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0 .3 0 % ,P=0 .0 0 17) ,严重致残率分别为 13 .43 %和 2 4.2 4%。结论 :急性脑梗死静脉应用rt 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王沈燕王雪里红曾红左鹰胡南李学英黄飞于海玲王洪源
关键词: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爱通立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爱通立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六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rt-PA0.9 mg/kg,B组rt-PA 0.7mg/kg, C...
王雪里红曾红樊琨王克英左鹰王沈燕胡南李学英赵永春王洪源
文献传递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63
2006年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rt-PA0.9mg/kg,B组rt-PA0.7mg/kg,C组为对照组,不用rt-PA;每组又各分为两个亚组,低分子肝素组(A1、B1、C1)和非低分子肝素组(A2、B2、C2)。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指数(BI)评定溶前及溶后24h、3d、7d、90d的疗效。结果90d各组的有效率:A组79.80%,B组86.55%,C组63.70%;90d显效率:A组68.75%,B组74.85%,C组42.05%;90d痊愈率:A组46.05%,B组39.45%,C组21.10%;90d病死率:A组11.76%,B组10.39%,C组18.03%;以上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总出血发生率:A组20.59%,B组18.18%,C组0;各组48h内脑出血率:A组8.82%,B组6.49%,C组0;14d脑出血率:A组10.29%,B组7.79%,C组0;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脑出血率:A组1.47%,B组2.60%,C组0,A+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d重度致残率+病死率:A组23.52%、B组22.08%、C组32.79%,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0d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量0.7mg/kg与0.9mg/kg疗效基本相同,对于部分高龄体弱的中国人,0.7mg/kg可能更为安全经济。
王雪里红曾红樊琨王克英左鹰王沈燕胡南李学英赵永春王洪源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脑梗塞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对急性缺血性心脏病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对急性缺血性心脏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定性测定入院时及距胸痛发作间隔10h的cTnI和定量测定相同时点的cTnT。同时随访患者发病后1、3、6、12个月的疾病转归,以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为终点评价指标。结果cTnI或cTnT异常患者与正常者相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TnI或cTnT异常与终点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cTnI或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微小心肌坏死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左鹰王克英王英王雪里红王沈雁王雁曾红李学英胡南王玉良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疾病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抬高峰值对近期及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抬高峰值(maxSTE)对近期及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268例STEMI患者于再灌注治疗前后动态观察心电图,采用反映ST段恢复的不同计算方法,包括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h ST段抬高总和(sumSTE)、单导联ST段抬高峰值(maxSTE)、ST段抬高总和的恢复百分比(sumSTR)、单导联ST段抬高峰值恢复百分比(maxSTR),评价其对6个月内及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术后1 h sumSTE是预测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独立的因子;仅maxSTE危险分层是6个月死亡独立的预测因子;maxSTE危险分层与术后1 h sumSTE均对2 a以上的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具有独立预测价值;maxSTE高危组较中低危组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增加2.3倍(P=0.000),死亡增加6倍(P=0.000),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增加4.5倍(P=0.000)。结论maxSTE高危是STEMI再灌注治疗后6个月死亡最强的预测因子,对远期心脏不良事件仍有独立的预测价值。maxSTE危险分层较其他ST段测量方法更加简单直观,有助于识别高危病人。
李小宇李学英秦俭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
爱通立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爱通立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六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rt-PA 0.9 mg/kg,B组rt-PA 0.7mg/kg,C...
王雪里红曾红王克英左鹰王沈燕胡南李学英赵永春王洪源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爱通立静脉溶栓临床疗效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自从1984年Dougherty等首次报道一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来,单纯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的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
李学英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
脑心综合征180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80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64.7%,其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及心肌酶的增高。提示脑心综合征发病时间较旱,与病变部位、意识障碍程度及预后有关。结论防治脑心综合征对安全度过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有较好作用。
李学英张亚清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发病机制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