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晶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南海沉积物中蒙脱石的成因探讨被引量:20
- 2011年
- 南海粘土沉积学的以往研究都认为粘土矿物主要是陆源碎屑提供,包括蒙脱石在内的粘土矿物都是在周边流域经风化作用形成后输入到南海,再经不同洋流的搬运作用而发生沉积,忽略粘土矿物在海底的自生成岩作用及海底火山物质原地风化作用的影响。然而,南海表层及晚第四纪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过高(达到30%~40%以上),似乎同周边流域沉积物的供给能力相矛盾。研究认为,南海蒙脱石有两种最可能的潜在来源或成因:1)主要是陆源碎屑提供,粘土矿物被输入到海洋环境后发生的差异沉降和分选作用可能大幅度提高蒙脱石的相对含量;2)海底火山物质的原地化学风化作用,基性火山喷发物质容易在海水作用下原地风化成自生蒙脱石。文章建议在南海粘土沉积学的未来研究中,加强调查粘土矿物的差异沉降和分选作用以及火山灰的原地风化作用,在理论和机制上研究南海蒙脱石的成因。
- 刘志飞李夏晶
- 关键词:蒙脱石粘土矿物
- CHIRP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数据处理及其应用
- 张琴刘志飞李夏晶
- 文献传递
- 台湾物质主导了南海北部末次冰期以来深水细粒沉积物的组成
- 鉴别深海陆源沉积物的来源及其物源区贡献时间序列的定量分析,是开展深水沉积动力学和深海沉积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深海沉积物的多来源性及其相互混合和干扰,加之地质历史时期物源区的潜在变化、沉积物入海后受表层和深层洋流搬...
- 李夏晶刘志飞Christophe Colin杨文光
- 南海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高分辨率黏土矿物记录及其时间序列物源区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南海北部MD05-2904孔末次冰盛期以来黏土矿物学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伊利石(29%~48%)、蒙脱石(14%~45%)、绿泥石(17%~28%)和少量高岭石(6%~14%)构成了该孔的黏土矿物组合,其时间序列变化不具冰期-间冰期的旋回特征.物源区分析显示,MD05-2904孔的蒙脱石几乎全部都是源自吕宋岛,全部高岭石都是源自珠江,而伊利石和绿泥石分别由珠江和台湾岛提供.根据同这3个主要物源区和南海表层现代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成分的对比,采用伊利石结晶度的线性剥离方法,建立了各主要物源区对南海北部陆坡黏土矿物相对贡献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吕宋岛和台湾岛的贡献在24.1~17.5kaBP都维持在30%~40%,而珠江的贡献平均仅有25%;在进入17.5~14.0kaBP后,吕宋岛的贡献快速降为20%~25%,台湾岛的贡献从18kaBP的平均25%上升至平均35%,而珠江的贡献上升为平均40%;在进入全新世后,这3个主要物源区的贡献显著差异化,吕宋岛的贡献小幅上升并维持在27%~35%,台湾岛的贡献快速上升并维持在55%~60%,而珠江的贡献逐渐回落至全新世中晚期的平均15%.各物源区的黏土矿物贡献可能受黏土矿物形成、季风降雨剥蚀、洋流搬运能力、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 刘志飞李夏晶COLIN Christophe葛黄敏
- 关键词:黏土矿物伊利石结晶度末次冰盛期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
- 预处理过程对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半定量分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粘土矿物学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是地球科学特别是海洋沉积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XRD测试条件对粘土矿物研究的鉴定和半定量分析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评估各种预处理方法和测试条件,对粘土矿物分析结果及其应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4种组份不同的源粘土矿物,通过多个平行样品分析,比较多种不同实验条件(乙二醇饱和时间,加热温度测试条件;滴片和刮片制片方法等),评估其对粘土矿物半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饱和时间24小时、490℃加热2小时、定向薄片刮片制样方法是粘土矿物学XRD测试分析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乙二醇的饱和时间取决于样品中蒙脱石的相对含量,蒙脱石含量越高,所需的饱和时间越长,对多数样品的测试结果显示饱和24小时能够完全分离出蒙脱石矿物;加热温度对不同粘土矿物组分的晶体结构影响各不一样,蒙脱石在400℃时完全崩塌,而高岭石在490℃时基本消失,研究认为在490℃时加热2小时是鉴定粘土矿物类型的适宜温度条件;制片方法对粘土矿物分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低角度区(2口值为3°~8.9°),即对蒙脱石含量的半定量计算产生影响,我们建议采用定向薄片的刮片方法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蒙脱石含量。
- 李艳丽刘志飞赵玉龙李夏晶贺子丁
- 关键词:沉积物粘土矿物预处理加热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