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均洪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X线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 7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囊肿
  • 3篇骨囊肿
  • 3篇CT表现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瘤样
  • 2篇动脉瘤样骨囊...
  • 2篇血管
  • 2篇腰椎
  • 2篇枢椎
  • 2篇寰枢

机构

  • 8篇佛山市中医院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李均洪
  • 5篇梁振华
  • 5篇黄耀渠
  • 4篇方挺松
  • 3篇梁振华
  • 3篇曾效力
  • 3篇柯祺
  • 3篇潘献伟
  • 2篇彭加友
  • 2篇陈卫国
  • 2篇黄钰坚
  • 2篇秦红卫
  • 2篇夏成德
  • 1篇周守国
  • 1篇邓凤贤
  • 1篇彭涛
  • 1篇董相宇
  • 1篇房惠琼
  • 1篇杨延斌
  • 1篇樊长姝

传媒

  • 3篇CT理论与应...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烟雾病MRI表现与MRA血管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成人烟雾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磁共振血管(MRA)分级及异常代偿血管网的关系,为烟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大脑MRI及MRA检查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oukin’s评级方法分别对每侧大脑半球进行MRA评级,同时对颅底烟雾状血管网(MMV)的个数进行评分。分别评价脑MRI表现(脑出血、急性脑梗塞、脑软化灶及脑萎缩)与MRA分级及MMV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MRA分级脑出血、脑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05;χ~2=8.21,P=0.04),MRA分级Ⅱ、Ⅲ级患者脑出血发生率较高,Ⅰ、Ⅳ级患者急性脑梗塞发生率较高;不同MMV评分脑出血、脑软化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P<0.001;χ~2=11.42,P=0.02),MMV评分4和5分患者脑出血发生率较高,1和2分患者脑软化灶发生率较高。结论:MRA分级及MMV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烟雾病(MMD)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初步预测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可能,为临床预防MMD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指导意义。
梁振华何伟红黄耀渠马富强李均洪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肺撕裂伤的CT表现和动态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肺撕裂伤患者的首次检查和治疗后复查的CT资料。结果:51例患者共249个病灶,CT表现为气囊(22个)、气液囊(182个)和液囊(45个),周围伴不同程度肺挫伤。20例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气囊可以演变为气液囊或液囊,气液囊可以演变为液囊,但未有逆向演变者。结论:气囊、气液囊和液囊是肺撕裂伤的典型CT表现和动态演变过程。
黄耀渠李均洪梁振华
关键词:撕裂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与MRI表现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对48例病理证实的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CT与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CT检查19例,MRI检查15例,另有14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在48例中,36例发生于长骨,其余跟骨5例、髌骨4例以及耻骨、髂骨及距骨各1例。在CT上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多表现为偏心溶骨性透亮区,有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病灶内可见粗细不等分隔或骨嵴,原发灶特点与相同原发病相仿。在MRI上病变边缘在T1WI及T2WI上均为低信号的完整或不完整环,病灶内亦可见同样低信号的间隔,囊腔内的液体在T1WI呈不均匀低或中高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其囊壁及囊内间隔一般强化较明显,而囊性部分则未见明显强化,原发灶特点亦与相同原发病相仿。结论: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与MRI对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曾效力陈卫国邓凤贤李均洪
关键词:骨囊肿磁共振成像
成人骨盆骨折16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评价成人骨盆骨折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骨盆骨折行CT检查的成人患者110例,随机抽取20例为常规剂量240mA扫描,剩余90例按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随机分成3组低剂量组(第一组BMI<19kg/m2,第二组20kg/m2≤BMI<28kg/m2,第三组BMI≥28kg/m2),管电流分别使用40、80、120mAs,其余扫描参数同常规剂量组。记录各扫描剂量产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按正常图像(优)、图像有少许伪影(良)、图像有严重伪影(差)评定图像质量,并对图像满足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除120mA组的满足诊断率为93.3%,其余各组图像的满足诊断率均为100%,各低剂量组40、80、120mA的CTDIvol分别是常规剂量组的17.4%、34.8%和52.2%;其DLP分别是常规剂量组的19%、38%和57%,低剂量组的CTDI与DLP值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骨盆骨折的低剂量CT扫描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同时可以较CT扫描常规剂量减少,可明确地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方挺松彭加友李均洪樊长姝
关键词:骨盆骨折低剂量扫描
双低剂量CT主动脉血管造影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在64排螺旋CT应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剂量进行主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把佛山市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临床疑诊主动脉病变需行CT主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双低组,每组40例。常规组120 kV,200 mA,对比剂80 mL、注射速率5.0 mL/s;双低组100 kV,244 m A,对比剂0.75 m L/kg、注射速率5.0 mL/s。比较两组患者碘对比剂的使用量、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内碘对比剂的强化程度、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主动脉CTA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双低组患者的主动脉升部、降部、腹腔干、肾动脉水平处腹主动脉、左髂总动脉内所测量的CT值分别为(486.5±88.6) Hu、(460.3±82.7) Hu、(447.4±79.2) Hu、(459.0±86.8) Hu、(454.4±77.9) Hu,常规组对应测量部位的CT值分别为(446.0±46.0) Hu、(420.0±62.3) Hu、(407.9±49.6) Hu、(414.1±73.7) Hu、(409.5±77.2) Hu,双低组的CT值较常规组高约1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部位小动脉的显示双低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其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常规组,分别为(4.5±0.5)分和(4.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和对比剂使用量分别为(9.63±1.05) mGy、(609.5±52.5) mGy·cm、(9.1±0.8) mSv和0.75 mL/kg,常规组对应值为(13.08±1.38) mGy、(820.9±68.5) mGy·cm、(12.3±1.0) mSv和80 mL/kg,双低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采用双低剂量行主动脉血管造影的方法可行,其能显著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量,且对小动脉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扫描方法。
梁振华黄钰坚方挺松曹贤东李均洪柯祺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小动脉
多层螺旋CT矢状位多平面重组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对腰椎间孔狭窄(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LFS矢状位MPR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LFS共32个椎间孔狭窄,均见椎间孔上下径及前后径减小,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周脂肪间隙狭小或消失,其内神经根受压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MSCT矢状位MPR对LF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潘献伟黄耀渠李均洪
关键词:X线计算机腰椎椎间孔狭窄
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CT与MRI诊断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CT检查,22例行MRI检查,另有9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CT表现有18例呈偏心性改变,19例呈膨胀性改变,17例边缘呈分叶状改变,17例病灶内可见分隔或骨嵴。有4例突破骨皮质。有3例可见液一液平面。MRI表现有27例呈偏心性生长,28例呈膨胀性改变,26例边缘呈分叶状改变,继发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主体在T1WI上呈低或中高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其中27例内可见分隔,8例可以看到液一液平面。结论CT与MRI对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样骨囊肿诊断有重要价值,尤以MRI价值更大。
曾效力李均洪梁振华房惠琼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相关解剖学异常的多层螺旋CT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相关解剖学参数或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CT室352例无髋关节症状行MSCT检查,扫描范罔包括髋关节的患者的MSCT资料,其中诊断股骨颈疝窝且髋关节存在疝窝者(观察组)63例79髋(双侧16例,单侧47例),诊断股骨颈疝窝但髋关节不存在疝窝者(对照组)47例47髋,在余下的242例患者中按性别、年龄匹配63例非股骨颈疝窝且双侧髋关节均无疝窝患者为阴性对照组。测量各髋关节的股骨颈仅角、股骨头颈偏距率、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交界部宽径、股骨颈七部宽径、髋臼前倾角、前髋臼角、后髋臼角及髋闷凹陷指数等参数。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髋关节的各解剖学参数差异均无统纠一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头颈交界部宽度、股骨颈上部宽度及股骨颈d角均大于阴性对照组,股骨头颈偏距率则小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的股骨头直径、髋臼的倾角、前髋臼角、后髋臼角及髋臼凹陷指数差异均尢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股骨颈疝窝患者存在股骨近端的形态异常,可能与Cam型FAI相关。
黄耀渠李均洪梁振华陈卫国
关键词:股骨颈疝窝螺旋计算机解剖学
骨纤维结构不良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骨纤维结构不良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病理证实的骨纤维结构不良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另有2例分别行CT及MRI检查。结果单骨型11例,其中股骨5例,肱骨4例,腓骨1例及桡骨1例;多骨型1例,同时累及髋臼、坐骨支及股骨。在CT上可见病变不同程度膨胀,5例成单囊状或多囊状改变,3例成囊实性改变,实性部分呈磨玻璃样改变。在MRI上,6例均呈囊实性改变,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均匀或不均匀低、等信号,在T2WI上呈均匀或不均匀低、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或中度强化,其囊性部分呈T1WI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变薄,3例囊内见分隔,1例见液-液平面,增强扫描后仅有囊壁及囊内分隔强化。结论 MRI对骨纤维结构不良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比CT有优势,但作出准确的术前诊断仍需结合X线或CT。
曾效力李均洪梁振华柯祺
关键词:骨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对小儿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儿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寰枢椎损伤的CT扫描资料。结果齿状突骨折4例,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15例,颈2/3椎体右侧椎小关节半脱位1例,寰枕关节半脱位1例。CT全部诊断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1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清楚地显示小儿寰枢椎骨折和脱位的情况,能准确确定损伤的类型。多层螺旋CT是小儿寰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应用。
夏成德秦红卫李均洪
关键词:寰椎枢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