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咏兰

作品数:249 被引量:823H指数:20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8篇生物学
  • 36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5篇汉族
  • 34篇年龄
  • 34篇蒙古族
  • 34篇古族
  • 28篇面部
  • 26篇体脂
  • 26篇活体测量
  • 25篇头面部
  • 23篇年龄变化
  • 21篇体脂率
  • 21篇体质
  • 21篇族群
  • 16篇体质量
  • 16篇成人
  • 15篇叠舌
  • 15篇舌运动类型
  • 15篇体型
  • 15篇主成分
  • 15篇主成分分析
  • 14篇语族

机构

  • 24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60篇天津师范大学
  • 14篇辽宁医学院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内蒙古医学院
  • 6篇内蒙古工业大...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呼伦贝尔学院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天津市第五十...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46篇李咏兰
  • 138篇郑连斌
  • 74篇陆舜华
  • 46篇宇克莉
  • 40篇包金萍
  • 21篇李传刚
  • 21篇李永霞
  • 20篇张兴华
  • 19篇邱广亮
  • 19篇李玉玲
  • 18篇栗淑媛
  • 16篇陈琛
  • 15篇倪晓璐
  • 14篇孔祥薇
  • 13篇席焕久
  • 12篇傅媛
  • 12篇荣文国
  • 11篇齐晓琳
  • 11篇冯晨露
  • 10篇张瑜珂

传媒

  • 46篇解剖学杂志
  • 38篇人类学学报
  • 34篇解剖学报
  • 26篇天津师范大学...
  • 12篇南京师大学报...
  • 7篇内蒙古师范大...
  • 7篇遗传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6篇精细化工
  • 4篇中国兽医杂志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佳木斯职业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才智
  • 3篇中国科学:生...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广州化工

年份

  • 8篇2023
  • 13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14篇2018
  • 16篇2017
  • 24篇2016
  • 22篇2015
  • 8篇2014
  • 23篇2013
  • 23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双版纳傣族5项舌运动类型被引量:2
2016年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调查了336例(男102例,女234例)中学生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表明:(1)傣族的卷舌率和尖舌率相对较高,分别为58.93%和55.95%,叠舌率、翻舌率和三叶舌率水平较低,分别为4.46%、10.71%和3.57%,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国内其他族群相比,西双版纳傣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均处于较低水平;(3)基于5项舌运动类型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傣族与布依族的亲缘关系最近,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4)翻舌与尖舌彼此相关,表明翻舌与尖舌间存在基因互作关系.
包金萍郑连斌宇克莉李咏兰宋雪田金源倪晓璐
关键词:傣族舌运动类型性别差异聚类分析亲缘关系
中国汉族与日本人、韩国人身高和体重的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探讨同为蒙古人种的中国汉族与日本人、韩国人体质特征的差异和原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2013年在中国36个地区测量了16503例中国汉族人的身高、体重值.将中国汉族11个方言族群的身高、体重值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身高、体重值进行比较,对平均值进行“检验,以此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中国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均低于日本人,特别是20-39岁组与日本人身高差距最大.日本男性的体重与西北方言族群、江淮方言族群和吴语族群最为接近;日本女性体重普遍低l于中国的11个族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韩国人的身高值相对接近于生活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江淮方言族群、吴语族群和北方汉族族群,高于南方汉族族群.韩国人的体重值与东北方言族群和华北方言族群接近,多数高于其他9个中国汉族族群.总的来看,中国汉族的身高值普遍低.于日苓^和韩国人,这种差异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经济发展水平也密切相关.
宇克莉李咏兰席焕久郑连斌陆舜华温有峰包金萍张兴华
关键词:体重测量中国汉族日本人韩国人
卫藏藏族与康巴藏族的Heath-Carter法体型被引量:4
2021年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云南省迪庆400例康巴藏族成人和西藏林芝507例卫藏藏族成人进行了体型研究。卫藏藏族男性(5.0-6.2-1.1)和康巴藏族男性(4.4-5.1-1.6)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卫藏藏族女性(5.7-6.1-0.8)和康巴藏族女性(5.6-5.7-1.1)均为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体型。总体上看,卫藏藏族和康巴藏族体型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卫藏藏族男、女性和康巴藏族男、女性都属于身体线性度低,骨骼、肌肉发达,体脂丰满的体型。卫藏藏族男性、女性比康巴藏族男性、女性的脂肪更多一些,肌肉、骨骼更发达一些,体态更丰满一些。本文从藏族族源的形成以及生活环境的视角,探讨了同为藏族的卫藏与康巴藏族之间体型的异同,和同为生活在高海拔族群间体型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提示藏族具有中国北方民族的体型特征。藏族的多脂肪,骨骼肌肉发达,身体粗壮的体型特征也是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包金萍宇克莉李咏兰李翀张兴华张兴华
关键词:藏族卫藏康巴
山西汉族城市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
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了山西303例(男为150例,女为153例)城市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围、呼气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收缩围,共12项围度测量项目,分析了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情况...
李咏兰陆舜华国海陈琛曹瑜郑思平
海南临高人的体成分
<正>探讨海南临高人的体成分的特点。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临高县测量了415例(男性为211例,女性为204例)临高人的体质量、身高及体成分指标值。临高人男性体质量、身高、总肌肉量及四肢、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热量、水...
宇克莉李咏兰郑连斌包金萍金丹
文献传递
西双版纳傣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体质人类学方法于201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调查了402例(男197例,女205例)云南傣族成人的22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和15项观察指标,计算了12项头面部指数.结果表明:(1)傣族男女的口裂宽、上唇皮肤部高、容貌耳长,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上升趋势;傣族男女的唇高、红唇厚度,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2)傣族男女的口指数、容貌耳指数值随年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3)傣族男女有蒙古褶率,眼裂倾斜度眼外角高于眼内角率呈线性下降趋势,耳垂圆形率、红唇薄唇率呈线性上升趋势.
张兴华郑连斌宇克莉包金萍李咏兰田金源宋雪倪晓璐
关键词:面部年龄傣族
城市汉族的瘦体质量和脂肪质量被引量:6
2018年
2009-2013年测量了城市汉族成人10451例(男性5048例,女性5403例)的16项指标值,研究了不同纬度地区汉族城市成人的瘦体质量、脂肪质量值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31个族群脂肪质量、瘦体质量均数彼此相差较大,脂肪质量最大值男性、女性均为保定汉族;最小值男性为宜春汉族、女性为宁乡汉族。瘦体质量最大值男性为呼兰汉族、女性为南阳汉族;最小值男性为赣州汉族,女性为琼海汉族。2)各族群女性脂肪质量值均大于男性,而瘦体质量值均小于男性。3)胸部、臀部(女性还有腹部)围度的发育以及全身的皮下脂肪发育水平影响着城市汉族脂肪质量的发育水平,躯干与下肢围度(男性还有上肢骨骼)发育情况影响着城市汉族人的瘦体质量发育水平。4)随纬度的增加,即从中国的南方到北方,城市汉族人的体质量、脂肪质量、瘦体质量均呈线性增大。脂肪质量、瘦体质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共同引起了体质量规律性的变化。
李咏兰郑连斌
关键词:纬度
贵州屯堡人皮褶厚度的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屯堡人成人皮褶厚度值的年龄变化特点以及与中国其他族群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在贵州省安顺地区调查了506例(男251例,女255例)乡村屯堡人的6项皮褶(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分析了屯堡人成人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变化的特点。结果:屯堡人男性肩胛下皮褶最厚,肱二头肌皮褶最为菲薄,躯干部的皮下脂肪厚度高于四肢。女性则是肱三头肌皮褶最厚,肱二头肌皮褶最为菲薄。女性6项皮褶厚度值大于男性。男性6项皮褶厚度均与年龄不相关(P>0.05),女性只有面颊皮褶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对男女5个年龄组的6项皮褶厚度值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男性只有髂前上嵴皮褶的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屯堡人6项皮褶厚度值大于中国南方族群。结论:屯堡人皮下脂肪发育与南亚类型族群差距较大,相对接近于其他汉族族群,特别是与汉族(四川)、汉族(江苏)、汉族(安徽)以及布里亚特人接近。
郑连斌李咏兰宇克莉包金萍荣文国齐晓琳倪晓璐冯晨露
关键词:皮褶厚度年龄屯堡人
黎族人的瘦体与脂肪质量指数被引量:3
2018年
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五指山市5个黎族村寨测量了607例(男为308例,女为299例)黎族人体质量、身高等6项体成分指标值,计算了黎族人的体脂率(P_(bf))、瘦体质量(m_l)、脂肪质量(m_f)、瘦体质量指数(I_(lm))、脂肪质量指数(I_(fm))。研究发现,女性体脂率、脂肪质量、脂肪质量指数都明显大于男性,瘦体质量、瘦体质量指数均明显小于男性。随年龄增长,黎族人身高、瘦体质量逐渐减小,体脂率、脂肪质量、脂肪质量指数逐渐增大。受试者特征曲线显示身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指数都可以适宜评价黎族人的体脂率,而且脂肪质量指数对体脂率的估算准确性比身体质量指数更高。这也提示脂肪质量指数是比身体质量指数评价肥胖更好的指标。
张兴华宇克莉金丹李咏兰包金萍郑连斌
关键词:体脂率肌肉量黎族
浙江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对浙江省诸暨市439例(男195,女244)汉族人群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浙江汉族卷舌率为69.20%,叠舌率为19.80%,翻舌率为36.00%,尖舌率为76.50%,三叶舌率为9.60%,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我国各族群中,浙江汉族叠舌率、翻舌率偏高,卷舌率、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山东汉族、湘语汉族和江西汉族最为接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4)卷舌与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叠舌与翻舌、尖舌,尖舌与三叶舌彼此间存在相关.翻舌与尖舌、三叶舌与叠舌、翻舌之间不存在相关.
张瑜珂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李传刚千慧如
关键词:汉族卷舌叠舌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