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劲高

作品数:57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狼疮
  • 10篇细胞
  • 8篇肾炎
  • 8篇系统性红斑
  • 8篇红斑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7篇红斑狼疮
  • 6篇预后
  • 6篇急性
  • 5篇蛋白
  • 5篇凋亡
  • 5篇手霉素
  • 5篇髓系
  • 5篇狼疮肾
  • 5篇狼疮肾炎
  • 5篇急性髓系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机构

  • 27篇中山大学附属...
  • 2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2篇广东省人民医...
  • 9篇广东省人民医...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东莞东华医院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广州新海医院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57篇李劲高
  • 25篇黄湖辉
  • 21篇宛霞
  • 17篇徐安平
  • 15篇佘妙容
  • 10篇宛霞
  • 7篇吕军
  • 7篇付莎
  • 6篇彭琪
  • 6篇李倩
  • 6篇陈景
  • 6篇赖德源
  • 6篇彭洪泉
  • 6篇黄辉
  • 5篇杜欣
  • 5篇魏姗姗
  • 5篇梁艳仪
  • 5篇夏平方
  • 5篇刘擘
  • 5篇林伟

传媒

  • 6篇新医学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获取所有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初诊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柔红霉素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耐药率(P=0.006)及复发率(P=0.020),提高患者总生存率(P=0.007)及无病生存率(P=0.005);2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米托蒽醌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耐药率、复发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米托蒽醌组疗效及安全性均无差异,但疗效均优于柔红霉素。
魏姗姗李劲高万长春廖鹏军彭琪夏平方李倩佘妙容陈景陈少贤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米托蒽醌柔红霉素META分析
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TA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IA、T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91例,随访至2013年9月,比较两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IA与TA方案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率、总反应率、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方案中位无复发生存比TA方案明显延长(分别14.14和9.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IA方案患者超过6个月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TA方案(15.8%vs 48.6%,P=0.002);总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治AML诱导治疗方案中,与TA方案相比,IA方案明显减少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延长无复发生存。
夏平方李劲高万长春魏姗姗李倩林伟杜欣佘妙容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
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L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KG1a细胞中分选LSC。从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离纯化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reactive natural killer,a1-Io-NK)细胞;LDH法检测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lo-NK细胞诱导LSC凋亡及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和ULBP1-3的表达。结果: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率明显增高,在效靶比为5:1、10:1、20:1时分别为(60.52%±3.52%vs 22.08%±2.07%、73.93%±2.33%vs 28.99%±3.13%、83.08%±1.32%vs 36.4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在效靶比为10:1时,allo-NK细胞诱导LSC的凋亡率为7.84%±0.34%,明显高于LSC未处理组(3.3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上调,高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可能通过上调NKG2D配体增强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
李倩魏姗姗李劲高陈少贤陈景黄晖婷彭琪夏平方佘妙容
关键词:地西他滨白血病干细胞NKG2D配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CD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CD19基因第4外显子705位点(以下简称CD1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相关性。方法103例患者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男13例,女90例,其中62例伴有LN。正常对照组110例,男21例,女89例。全部研究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所有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CD1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CD1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SLE患者CD19基因70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9基因70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按性别分层后,男性和女性SLE患者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LN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伴有LN患者与未伴有LN的SLE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与SLE及LN无相关性。
徐安平梁艳仪吕军李劲高宛霞赖德源黄湖辉
关键词:红斑狼疮基因CDL9多态性
米诺地尔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7.4%,其中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1%.本研究旨在探讨米诺地尔在伴顽固性高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降压作用及其副作用.方法 伴顽固性高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例...
冯敏吕军汤颖赖德源黄湖辉张益民宛霞李劲高周家蕃付莎曾玉纯徐安平
小肠平滑肌肉瘤20例临床分析
1998年
目的: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小肠平滑肌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痛(60%)、腹部包块(55%)、肠梗阻(20%)、消化道出血(25%)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小肠平滑肌肉瘤恶性度高,临床中应提高警惕,运用各种检查手段以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
甘小玲詹俊李劲高
关键词:小肠平滑肌肉瘤
烷化剂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烷化剂对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有关烷化剂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 ,以meta分析对其疗效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尿蛋白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有 6篇符合入选标准 ,病例数为 2 34人。综合检验结果 :烷化剂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与对症治疗和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相比 ,其 2 4h尿蛋白的缓解率显著提高 (P<0 0 5 ) ,并且无论是否联用糖皮质激素 ,烷化剂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且合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更好。在病情方面 ,烷化剂对有大量蛋白尿者更有应用价值。【结论】烷化剂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以显著提高蛋白尿的缓解率 ,对于大量蛋白尿患者更有应用价值 ,且合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更好。
黄湖辉黄辉宛霞李劲高
关键词:烷化剂META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血透治疗利福平中毒引起多脏器衰竭1例体会
2003年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急性药物中毒导致多器官衰竭疗效显著.我院透析中心对 1例利福平中毒导致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厂生产的 HA型树脂灌流器和费森尤斯 F6透析器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周穗玲李劲高杨丽芳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透治疗利福平药物中毒多脏器衰竭
手霉素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U937和HL-60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手霉素(Manumycin)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用2 μmol/L 手霉素处理白血病细胞系 U937和 HL-60细胞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色素 C、caspase9、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用荧光染料 JC-1检测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并用 caspase 抑制剂 Z-VAD-fmk 阻断 caspase 的活化,探讨 caspase 在手霉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 2 μmol/L 手霉素处理 U937和 HL-60细胞16 h,△ψm显著下降,相对值分别是0.51±0.07和0.41±0.06(P<0.01)。手霉素诱导细胞色素 C 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激活 caspase-9、caspase8和 caspase-3。50 μmol/L 的 Z-VAD-fmk 可完全阻断 caspase 激活,但仅部分阻断手霉素诱导的 U937和 HL-6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分别减少51.69%和56.47%。结论手霉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 U937和 HL-60细胞凋亡。
佘妙容李劲高杜欣林伟牛新青郭坤元
关键词:细胞凋亡手霉素
狼疮肾炎尿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附102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影响狼疮肾炎尿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为控制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访方式追踪狼疮肾炎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的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狼疮肾炎尿毒症患者中,有37例死亡(占36.3%),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尿酸、Ccr、肾萎缩与否和血尿素氮对预后有显著影响,且为独立因素,而临床分型、性别、狼疮活动指数和血肌酐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高水平的尿酸和血尿素氮为独立危险因素,而肾无萎缩和Ccr的维持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黄辉黄湖辉宛霞李劲高
关键词:影响因素狼疮肾炎尿毒症预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