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与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以腰痛为主,无神经压迫症状,死骨和脓肿范围不大。其中43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30例采用微创手术,于围术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1、3、6和12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末次随访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融合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痛明显减轻,发热患者体温在2周内恢复正常。微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40±30 min、520±50 m L和630±110 m L,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的180±35 min、350±50 m L和320±80 m L(P<0.05)。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和末次随访时,微创手术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8.7±1.2分、4.5±1.1分、3.5±1.1分、2.0±1.4分、1.3±0.5分和1.2±0.5分,ODI评分分别为(77±6)%、(31±5)%、(23±8)%、(14±6)%、(8±4)%和(7±3)%;传统手术组VAS评分分别为8.5±1.1分、2.7±0.7分、2.1±0.6分、1.9±0.7分、1.1±0.4分和1.1±0.4分,ODI评分分别为(78±5)%、(23±6)%、(14±7)%、(12±5)%、(7±2)%和(7±2)%。其中,术后1个月和3个月,微创组腰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单节段腰骶椎结核,可获得与传统后路手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死骨范围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相邻双椎体脊柱结核患者96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东芝Aquillon one 320排螺旋CT对病灶区进行层厚0.5 mm的连续扫描,并进行二维重建,分别选取病灶区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死骨范围最大的层面,用320排螺旋CT的面积测量工具测量该层面死骨面积。横断面的死骨面积与相邻正常椎体横断面积比值的百分数为横断面死骨范围,冠状面的死骨面积与相邻正常椎体最大冠状面积比值的百分数为冠状面死骨范围,矢状面的死骨面积与相邻正常椎体正中矢状面积比值的百分数为矢状面死骨范围;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死骨范围之和的平均值为综合死骨范围。对96例患者采用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将治疗过程中结核中毒症状减轻、局部疼痛缓解、死骨脓肿范围缩小、血沉和C反应蛋白下降的病例判为治疗有效者,继续保守治疗至疗程满12个月;将治疗过程中死骨、脓肿范围增大,或者达到手术指征,停止保守治疗改为手术治疗的患者判为治疗无效者。对影响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死骨范围,进行Logistic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判断各因素的相对危险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合适的死骨范围阳性参考值(即最适合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死骨范围),此范围以上就是达到手术指征的死骨范围。结果治疗过程中1例寰枢椎结核患者因无法按照其他部位脊柱结核的测量方法测量死骨范围而被排除出组,4例因耐药排除出组(其中1例脓液穿刺培养显示耐药,1例穿刺活检耐药基因检测显示耐药,2例抗结核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培养显示耐药),2例不具备手术指征但患者强烈要求手术而被排除出组。最终入组的89例患者中,58例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31例抗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