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禄
- 作品数:56 被引量:397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菌悬液直接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cA基因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对不提染色体DNA用菌悬液直接进行PCR扩增检测mecA基因诊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方法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15株葡萄球菌分别进行提取染色体DNA后PCR和不提DNA直接PCR检测mecA基因并比较其结果,同时测定其灵敏度。结果:215株葡萄球菌中mecA基因阳性为120株,占55.8%,两种方法结果一致。最低检出浓度为2.5×10^5CFU/mL。结论:不提染色体DNA直接PCR检测mecA基因是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可靠而实用的方法,更简单快速且成本更低。
- 陈维贤张莉萍李兴禄叶耀红黄长武吴倩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CA基因
- 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及对策
- 2003年
- 曾祝伦唐波谯雅嘉李兴禄
-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控指标
- 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后红细胞膜的损伤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膜的损伤,为研究改进过滤血液保养液的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的20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400ml,根据配对设计方法,将血液等量分为两份,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过滤组,对2组的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用BandScan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膜蛋白的组成。用荧光偏振法测定2组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并计算出膜微粘度。分别在0、1、2、3、4、5周检测2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结果:膜骨架蛋白带Ⅰ、Ⅱ和带Ⅶ蛋白在过滤组中明显减少(P﹤0.01),过滤组的荧光偏振度和微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FHb浓度在0周无差异,而在1、2、3、4、5周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浆FHb过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细胞过滤器会破坏红细胞膜蛋白的组成成分,膜微粘度升高,流动性降低,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 王云英李兴禄张莉萍陈安明
-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红细胞膜蛋白膜流动性游离血红蛋白
- 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基因型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我院 2 0 0 2年 2月~ 2 0 0 4年 3月从肺炎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来的 9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监测其流行趋势 ,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 90株PA进行药敏试验 ,并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多态DNA分型(RAPD)法进行流行病原学研究。结果 90株PA菌株被基因分型分为 4 1型 ;抗生素分型分为 2 4型 ;医院感染菌株对 1 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菌株。结论 基因分型法显示ICU病房有多重耐药菌株PA株爆发流行现象 ;社区感染患者用阿米卡星或哌拉西林治疗 ,医院感染患者可用亚安培南或头孢他啶加阿米卡星联合治疗 ;加强细菌实验室的监测工作 ,严格病区的消毒制度 。
- 吴倩陈明镜李兴禄陈维贤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基因分型
-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评价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评价SysmexXT 2 0 0 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方法 用XT 2 0 0 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F 82 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临床血液标本 ,同时手工法血膜涂片分类对照。结果 XT 2 0 0 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 :质控物WBC、RBC、HGB、PLT结果与靶值分别是 7.2、7.0 ;4 .4 2、4 .4 2 ;1 31、1 30 ;2 0 9、2 1 1。分类计数以手工法为标准 ,两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r均 >0 .95 ,但单核细胞r为 0 .377;网织红细胞计数P >0 .0 5。线性 :r>0 .98;重复性 :CV <5 % ;互染率 :均 <1 % ;与F 82 0作对比分析 :r>0 .93。结论 SysmexXT 2 0 0 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线性及重复性均良好 ,计数结果准确可靠 。
- 邱君凤李兴禄孔春欢
-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影响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被引量:3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 ,重新认识分析前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综合管理体系。方法 :用VFP6 .0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 ,对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把样本合格率作为临床部门的质控指标。结果 :临床化学检验的差错发生率为 1.5 3‰~ 2 .0 4‰。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环节差错构成比分别为 6 4 .2 5 %、2 3.83%和 11.92 %。采样不规范、样本送检延时、样本不合格和病人未按规定准备是影响分析前质量的前 4位因素。结论 :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强化全面质量保证的必要阶段和确保结果准确及时的前提 ,需要检验人员。
- 曾祝伦李兴禄
- 关键词:临床化学分析前质量
- 肺炎克雷伯菌AmpC 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础上接种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药敏纸片周围放射性切出琼脂小槽,待测菌的酶粗提物在槽内扩散,分别进行AmpC和ESBLs测定.结果121株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总检出率为2.5%,ESBLs检出率45.5%,AmpC+ESBLs检出率为0.8%.它们对青霉素类,第1、第2、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一些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耐药率为50%~100%不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小于50%,未检出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结论产生ESBLs和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ESBLs和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加强对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其感染者的治疗.
- 黄长武蔡静黄坤容李兴禄吴倩唐芸芸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AMPCΒ-内酰胺酶
- PCR法检测临床常见三种性病病原体717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采用PCR法对717例患者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三项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67.6%;在485例阳性标本中NG54.2%、CT57.3%、UU60.2%;总混合感染率为54.2%,其中NG+CT11.8%、NG+UU13.0%、CT+UU12.0%、NG+CT+UU17.5%。结论: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NG、CT、UU三项检测,不仅简单、快速、准确;而且对多病原感染的确诊和针对性用药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 邱君凤黄坤容李兴禄刘祥贵
- 关键词:性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 纤支镜吸痰细菌L型培养对肺部感染的诊断(附10例阳性报道)
- 1993年
- 本文报道10例经纤支镜吸取下呼吸道痰液进行细菌L型培养阳性患者,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大肠杆菌1例、溶血性链球菌1例,聚团肠细菌1例。本组的临床特点:(1)大多数病例无发热、脓痰史;(2)肺部x线胸片检查多为肺不张,肺部块影或阴影诊断不清者;(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在正常范围内:(4)多数在细菌培养前用过青霉素G。
- 梅同华修建李兴禄周富道
- 关键词:细菌肺疾病支气管镜检
- 特异性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筛选及识别抗原表位的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制备并筛选出高特异性高活性的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 Serotype Inab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为霍乱的预防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灭活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McAb,以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了特异性及排除性筛选,对筛选出的特异性McAb进行了包括亚型鉴定,效价、亲和常数的测定以及特异性的鉴定与分析,并通过单克隆抗体的位点相加实验、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LPS)的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对McAb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融合了386株能分泌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用O1群小川型、O139霍乱弧菌及9种非霍乱弧菌的细菌进行的筛选,最后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的针对该McAb的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2株IgG1,1株IgG2a,1株IgG2b;腹水效价均达10-6;亲和常数达108以上。间接ELISA法及Western blot证实所获的McAb可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相加实验结果显示4株McAb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与LPS的反应表明其中2株针对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2株针对非脂多糖抗原位点。结论获得霍乱弧菌O1群稻叶型特异性McAb,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
- 张娟张君余晓林吴倩蒋飞龙黄长武李兴禄黄爱龙郑建
- 关键词:霍乱单克隆抗体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