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义玲

作品数:33 被引量:35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污染
  • 6篇污染事故
  • 6篇长江
  • 6篇长江流域
  • 5篇土地利用
  • 4篇沙漠腹地
  • 4篇塔克拉玛干沙...
  • 4篇塔克拉玛干沙...
  • 4篇紫色土
  • 4篇流域
  • 4篇环境污染事故
  • 4篇根系
  • 3篇水污染
  • 3篇土壤
  • 3篇区域环境
  • 3篇区域环境风险
  • 3篇玛纳斯河流域
  • 3篇环境风险
  • 3篇风险源
  • 2篇典型流域

机构

  • 23篇河南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新...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四川励自生态...

作者

  • 31篇李义玲
  • 27篇杨小林
  • 4篇乔木
  • 4篇张希明
  • 4篇陈志超
  • 3篇花可可
  • 3篇贺拿
  • 2篇贺玉晓
  • 2篇解婷婷
  • 2篇金英淑
  • 2篇周生斌
  • 2篇朱波
  • 2篇赵晔
  • 2篇李太魁
  • 1篇任华
  • 1篇杨涵
  • 1篇王芳芳
  • 1篇魏疆
  • 1篇揣小明
  • 1篇杜久升

传媒

  • 2篇改革与开放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创新科技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云南科技管理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09
  • 5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探索
2015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突发事件的发生愈发频繁,应急管理形势严峻,高校开设的应急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亟须不断提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分析了"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作为应急管理专业核心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力求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专业一线教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杨小林李义玲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校教学改革
丹江口库区大气氮干湿沉降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大气环境中高氮以干/湿沉降的方式返回地表,进入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可能引起一系列负面生态效应。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8年的大气氮干湿沉降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6~2018年,丹江口库区大气湿沉降中TN、AN、NN、DN通量分别为29.48,10.75,11.27,24.52 kg/(hm^(2)·a),其中,夏季TN、AN、NN和DN湿沉降通量最高,分别占全年各形态氮湿沉降总量的32.85%,43.94%,26.74%,33.59%。(2)库区TN、AN、NN和DN干沉降通量分别为8.38,1.56,1.26,5.77 kg/(hm^(2)·a),从季节分配上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点。(3)2016~2018年库区大气总氮沉降量为37.86 kg/(hm^(2)·a),其中,TN干、湿沉降通量分别占总沉降量的22.13%和77.87%。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过程与通量研究,可更好地揭示大气氮沉降对库区水体养分的输入贡献,丰富库区水体“营养源”的解析,为加强库区氮素管理,降低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提供依据。
杨小林贺梦微陈艺晏李义玲
关键词:氮沉降干沉降湿沉降生态效应丹江口库区
一种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构建区域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构建风险源危险性、受体敏感性和恢复力量化模型,获取研究区域不同研究单元的风险源危险性指数、受体敏感性指...
杨小林贺拿刘德林孙超伦李义玲顾令爽刘涛揣小明朱万晶申霞金英淑
文献传递
基于动态综合评价的区域环境风险差异化管理被引量:9
2018年
借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法"构建了区域环境风险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风险评价-等级分区-差异化管理"的区域环境风险管理方法,并以河南省为案例研究对象,开展河南省18个市级单元环境风险的动态综合评价和"差异化"管理研究.结果显示:(1)郑州、许昌、漯河等市综合环境风险指数最高,分别为13.79、13.46和13.28,信阳、南阳和三门峡等市综合环境风险指数最低,分别为4.15、4.16和5.01;(2)采用系统分层聚类法将河南省18个市级单元聚为5类环境风险等级区,其中,郑州、许昌、漯河等属于高风险区;焦作、濮阳、鹤壁等属于较高风险区;安阳、开封属于中风险区;平顶山、商丘、周口等市属于较低风险区;洛阳、三门峡、南阳等市属于低风险区;(3)根据河南省各市环境风险等级及主导因素的差异,遵循高、较高风险区"重点控制、优先管理"、中低风险区"逐步控制、加强防范"的原则,提出了"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实现区域环境风险动态综合评价,识别区域环境风险主要贡献因子,而且"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方案更符合地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
杨小林顾令爽李义玲杜久升
关键词:区域环境风险
黄河流域城市PM_(2.5)时空异质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选择2000—2020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市PM_(2.5)浓度相关监测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对流域PM_(2.5)污染时空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年度PM_(2.5)浓度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黄河流域PM_(2.5)污染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②黄河流域PM_(2.5)浓度年度均值为52.99μg/m^(3),其中,上游、中游和下游PM_(2.5)浓度年度均值分别为39.35μg/m^(3)、54.65μg/m^(3)、72.53μg/m^(3),表明黄河流域PM_(2.5)污染水平地理梯度分布呈“上游<中游<下游”的态势。③黄河流域PM_(2.5)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聚集特征,下游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大气污染区,但流域PM_(2.5)污染水平空间极化程度不断降低,空气质量朝着空间均衡方向不断改善。④黄河流域城市PM_(2.5)污染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年均气温、人口密度、工业化程度、人均GDP等因素与城市PM_(2.5)污染水平呈正向相关性,降水量、年均风速、植被覆盖度等因素与城市PM_(2.5)污染水平之间呈负向相关性。
杨小林陈艺晏李义玲陈昊
关键词:黄河流域空间自相关影响因素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克拉玛干柽柳根系构筑型研究被引量:26
2008年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采用根系跟踪法挖取成年塔克拉玛干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根系,对其构筑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克拉玛干柽柳水平根系占绝对优势,其根幅与冠幅之比近36:1,根系最大水平半径为27m,主根的垂直分布深度在100cm左右,侧根主要集中在50~150cm的土层,植株主要通过下扎到地下水位的细根(直径小于2—3mm)吸收水分。②根系拓扑结构复杂,拓扑指数TI=0.58,接近于叉状分支结构。③根系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整体分形维数为1.5903(R^2=0.9988),且不同方向根系分形维数与根系的长度、分根数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塔克拉玛干柽柳根系发达,主要通过增加次级根系的分支来扩大其分布范围,从而保证植株在环境中获取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根系构筑型的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柽柳具有很好的根系适应性,从而创造了良好的水分营养环境,以保证其正常生存。
杨小林张希明单立山魏疆解婷婷李义玲
关键词:根系构筑型拓扑结构塔克拉玛干沙漠
基于情景分析的中原经济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战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运用情景分析法研究了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压力与风险。以2015年为基准年,目标年2025、2035、2045和2055年的环境风险需在基准年基础上有所下降作为约束条件,预测在基准情景、清洁生产情景、综合发展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4种情景模式下,目标年河南省环境污染风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情景,清洁生产情景、综合发展情景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可持续发展情景可显著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基于情景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研究区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控制重污染行业发展规模,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强环境风险控制的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复合型"环境风险控制措施,方可有效控制区域环境风险。
杨小林赵晔李义玲
关键词:情景分析区域环境风险可持续发展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3种植物根系构型及其生境适应策略被引量:67
2008年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采用挖掘法挖取塔克拉玛干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塔克拉玛干沙拐枣(Calligonum roborovskii)和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根系,对根系的拓扑结构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3种植物根系均以水平分布占优势,根系浅层化。2)3种植物根系结构的适应性不同,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根系分支模式,塔克拉玛干柽柳根系为叉状分支结构(qa=0.15、qb=0.09、TI=0.658),罗布麻(qa=0.43、qb=0.35、TI=0.83)和沙拐枣(qa=0.52、qb=0.38、TI=0.86)根系趋向于鱼尾形分支结构。3)3种植物根系的连接长度都较大,最小也达1.12m,说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3种植物通过增加连接长度来扩大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范围,从而提高根系的有效营养空间,增加根系连接长度是根系对沙漠腹地贫瘠土壤环境的一个良好适应。4)研究验证了LeonardodaVinci法则,即根系分支前的横截面积等于根系分支后的横截面积之和,3种植物根系分支前后的横截面积符合LeonardodaVinci法则。研究表明沙漠腹地3种植物根系构型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相似的沙漠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根系适应策略。
杨小林张希明李义玲李绍才孙海龙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根系构型拓扑结构拓扑指数
黄河流域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基于69个地级市的PVAR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论文利用2010—2020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市大气污染、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的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探究流域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城市大气污染间的动态传导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城市大气污染具有正向抑制效应,且技术创新作用强度呈边际效用递增趋势;产业集聚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大气污染的作用机制差异明显,其中,上游和中游产业集聚对其大气污染的负向效应明显,而下游产业集聚对其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流域大气污染状况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但是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结果,论文对黄河流域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出系列建议,如依据“重点治理”与“逐步改善”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流域大气污染的“差异化”治理方案;构建新型绿色技术创新激励体系,充分挖掘技术创新的大气污染治理红利;上游和中游城市产业集聚要提升环境准入门槛和环境规制,避免成为“高排放、高能耗”产业转移的“污染避难所”等。
杨小林陈艺晏任华李义玲
关键词:黄河流域产业集聚技术创新PVAR模型
基于分形理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植物根系构型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采用全根挖掘法挖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3种典型自然植物-塔克拉玛干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塔干沙拐枣(Calligonum roborovskii)、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成年植株根系,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其构型特征。结果表明:(1)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3种植物根系均以水平分布为主,根系浅层化特征显著。(2)塔克拉玛干柽柳、塔干沙拐枣和罗布麻根系分形维数分别为1.31±0.05、1.22±0.06、1.14±0.07,分形维数的显著差异表明了3种植物根系分支状况的差异。(3)3种植物根系分支前后横截面积比分别为0.95,1.04和1.06,表明根系具有显著的自相似性和分形特点。(4)根系直径与根长、生物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基径、根系直径等较易测定的指标可以有效地对根长、生物量等构型指标进行预测估计。
杨小林张希明李义玲张永领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根系构型D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